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和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并结交一些知心朋友。朋友不可不交,但切忌乱交,尤其是一些身居要职的领导干部,交友更应慎重。时下,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一些身居高位的领导干部纷纷落马,从案情的因果关系来看,有相当一部分是与交“大款”朋友有关。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结交“大款”朋友,受贿数百万,吃了枪子。原湛江市委书记陈同庆,结交一批“大款”朋友后,收受贿赂680多万元。于是,他处处为走私犯罪分子充当“保护伞”,使国家流失税款60多亿元。原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徐炳松,一个堂堂的副省级干部,却与社会上…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在结交朋友方面不能不慎之又慎。因为有些“朋友”就是瞄着你手中的权力而来的,他们千方百计和你交朋友的目的,就是为了谋取非法利益。他们想方设法地讨好你的同时就在为你设置陷阱。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厅前党组书记兼副厅长褚之田就是让他的“好朋友”黄俊杰拉下了水,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对领导干部来说,谨慎交友,从善交友,择廉交友也是加强党性修养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3.
正人是社会的人,不可能没有交往。正常的交往无可厚非,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促进个人成长进步也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党员干部有人际交往,结交朋友,本是人之常情,但如果不能净化好自己的朋友圈,无原则交友,不谨慎择友,不能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与一些所谓的朋友工作上、生活上、经济上不清不白,就在一定程度上给自己埋下了"雷",必将后患无穷。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持  相似文献   

4.
人生在社会上,总要与人交往,总要结交朋友,为官者也不例外。从表面看,这似乎是人的生活细节;实质上,它却与人的正邪、与为政的顺逆关系重大。对此,古人就有深刻认识,主张交友必须谨慎。明代的冯梦龙在《喻世明言》中说:“取友必须端,休将戏谑看。”意思是说,交朋友必须详审、谨慎,不可把它当成儿戏。清代的张延玉在《杂兴》中也说:“君子慎与择,休与毒兽伍。”意思是说,君子在结交朋友时要注意选择,不要结交心地狠毒、品德不好的人。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领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1943年4月周恩来在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重庆,向红岩、曾家岩“两岩”工作人员做报告所写的《怎样做一个好的领导者》,在毛泽东领导思想中占有显著的地位。 《怎样做一个好的领导者》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讲了领导者的定义,领导者的立场,领导者与领导机关,什么是正确领导,领导者的任务,领导群众,结交朋友,领导艺术,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可以说是一篇言简意赅、深刻通俗、很有特色的中国领导学导论,对领导的本质、领导的职能、领导的方法艺术以  相似文献   

6.
廖承志生前长期负责港澳事务,主持党的侨务工作,被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公认为最可亲近、最可信赖的知心朋友。在廖承志看来,开展侨务工作,处理港澳事务,就是要善于结交各方面的朋友。他说:“三教九流都可以结交,只要心中有数,只要做到‘你有乾坤,我有日月’。”他认为:“交友贵在雪中送炭,持之以恒。”他不仅为团结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对设立深圳经济特区,实施对外开放政策,也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选择朋友,就是选择命运。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现代社会,交友是有一定学问和讲究的,交友必须有原则有技巧,不能什么人都交往,要慎交友交好友。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担任着管理社会的责任和使命,更应该注意交友问题。  相似文献   

8.
平视     
平视,应该说是一种极好的交友、处世与认识事物的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却只有少数人能用这种具有生存智慧的眼光看待事物和认识自己与他人,因此也就只有少数人能达到人生目标而不留下悔恨。可以说,能做到平视的人,才能交真正的朋友,才能正确认识事物,才能做到荣辱不惊,才能永远充满活力地工作和生活 仰视,是一件很紧张的事。由于敬仰一个人而去结交他,必定心中紧张、慌乱而六神  相似文献   

9.
人生在世,谁没有几个朋友?正如台湾作家余光中所说:一个人生命里不见得有太太或丈夫,但绝对不可没有朋友;一个人不能选择父母,但可以选择朋友。一个人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固然与客观环境有关,但从根本上说,还取决于他自身的思想和努力。交好友,一生受益;交恶友,抱憾终生。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生活中都不乏因结交朋友而影响个人命运的事例。  相似文献   

10.
正君子之交:指贤者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莫逆之交:指情趣一致十分要好的朋友。逆,相反。莫逆,一致。贫贱之交:指在贫困时结交的知心朋友。平昔之交:指往日结交的朋友。忘年之交:指不计年岁长幼而重在德行才能而交的朋友。忘形之交:指彼此以心相许、不拘形迹的朋友。刎颈之交:指即使掉脑袋也不变心的朋友。  相似文献   

11.
<正>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情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络的基础纽带。共产党人是重感情、讲感情的,人的一生总会有一些朋友。联谊交友是做好党外人士工作的基本方法,也是统战工作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重要举措,更是统一战线团结联合的重要法宝。一、诚实待人,把握真诚基础联谊交友  相似文献   

12.
漫话交友     
马誉炜 《前线》2020,(2):46-46
交友是个老话题,但又是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老话通俗地说出了交友的重要性。《诗经·小雅·伐木》曰:“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用山林间孤鸟鸣叫来寻求同伴的例子,说明朋友相处的重要性。交友,看似平常,实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少数领导干部热衷于交"小兄弟"。他们在厂矿企业、街道社区、田间地头鲜见身影,却与一帮"小兄弟"打得火热。对此,需要引起高度警觉。一些领导干部结交"小兄弟",固然与"小兄弟"的死缠硬拽有关,但也暴露了自身不正当的交友动机。有的认"大款"  相似文献   

14.
曾亚波  曹习礼 《党风建设》2002,(2):12-13,44
人生在世,谁没有几个朋友?一个人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固然与客观环境有关,但从根本上说,还取决于他自身的思想和努力。交好友,一生受益;交恶友,抱憾终生。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身为领导干部,一定要严格交友的原则,慎交友、交好友"。谨慎交友,与谁交友?是新时期党员干部保持自身纯洁性、先进性的重要课题。与家庭和睦者交友"家和万事兴"。和睦的家庭是工作事业进步的后方大本营。家庭和睦者有担当精神、有包容胸襟、有谦让品德,与家庭和睦者交朋友,受其影响,必能和谐治家,树立良好家风。"鸟自爱巢人爱家"。一个不爱家人,甚至背叛、抛弃枕边糟糠之妻的人是不可能爱朋友  相似文献   

16.
人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人际交往中因情趣相投、秉性相合而互相结为朋友,自然是件常事。不过,若按孔子的分类,有“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篇》)。一个人如果能同正直、信实、见闻广博的人交友,大有裨益;而与诌媚奉承、当面恭维背后毁谤、夸夸其谈者为朋,显然害莫大焉。从领导干部的角度说,依其为人处世的鉴别能力,多交益友应当说是不成问题。然而现实生活中,因不慎交友而沦为腐败分子的例子却屡见不鲜。一些贪官身边不是总有那么几个拉他下水的“朋友”…  相似文献   

17.
交友杂议     
中国人是重友情的。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把两靠看得同样要紧———尽管朋友未必都靠得住。但重友情是不错的,只要不大过国家情、民族情、事业情。长期在专制下挣扎的升斗小民,风雨飘摇,如沙如蚁,生路窄,自信力差,经不住三长两短,于是交友的最高形式金兰契———拜把子就兴起来了。一个朋友一条路呀。可见交友从一开始就是为着彼此帮衬的,是社会的人的一种需要,首先是生存的需要。后来“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就流传起来,越闹越大,闹得关羽成了神,建起了庙,对他顶礼膜拜。不过这并不说明社会一定怎么冠冕堂皇。大多倒是相反,…  相似文献   

18.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生活在活生生的社会里,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人进行这样那样、或多或少、或紧或疏的交往。不过,交往的需要和愿望人人都有,态度却不相同。有的人交往的需要非常热切,不仅愿意而且主动地行动起来,去有意识地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交各种各样的朋友,结果总是得到许多人的友谊,身边常聚有许许多多的朋友;而有的人虽有交往的强烈愿望,但却不能主动地去交友,去与人接近,而是坐等别人上门求会,结果总是落得个“知音难觅”的空叹,交不到几个朋友;还有的人虽也愿意多个知心的朋友,但这种交友的要求既不强烈也不迫切,采取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不仅不主动地去与别人交往,对别人送过来的交往信号也总是冷漠相待,结果总是落个“孤家寡人”,被人们抛在“朋友圈”之外。  相似文献   

19.
今天,我国社会正处在加速转型的重要时期,面对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领导者应当更加注意学习和运用科学的领导方法.在诸多领导方法中,"分苹果式授权"方法是领导者尤为需要重视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监督干部交友,是干部监督工作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干部的生活作风和政治命运,决不可等闲视之. 管干部的交友,要管得具体、实在.考察和监督干部的"社交圈",往往是形式上的东西多,比较典型的就是胡长清说的"牛栏里关猫"的那一类;粗线条的东西多,大都是"原则上不许如何如何"之类.再具体一点儿,领导干部都交了哪些朋友?与这些朋友经常到什么场所活动,都干些什么?在与朋友的交往中经常谈的话题是什么?等等,就不甚了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