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爱过无悔     
静静 《西部法苑》2001,(8):25-27
儿子满满问他的爸爸是谁?我就回答他:“你爸爸在国外上班。”我知道这个秘密终究是要被揭穿的。今年春节,2岁多的儿子问他的爸爸怎么还不回家?我就只能骗他说你爸爸在一次车祸中被撞死了……  相似文献   

2.
铁粉暖宝宝     
郭亮 《法治纵横》2011,(3):59-60
“爸爸,这个‘暖宝宝’贴到身上很暖和,真好用。”10岁的女孩乐乐从同学那里要了几个贴身的取暖神贴。乐乐的爸爸说这个“暖宝宝”有的不到一元一个。 “暖宝宝”是什么原理?里面是什么成份?对身体有害吗?孩子用了会不会烫伤? ……他一肚子疑惑。  相似文献   

3.
2013年的春节,对于湖南省公安厅原副厅长杨建农来说,也许是一个最难忘的春节。就在春节的前几天,他收到了他这辈子一份“最沉重”、“最特殊”的礼物,那就是法院对他的一审判决。  相似文献   

4.
《公民与法治》2014,(24):27-27
没完没了! 念斌案,在2014年8月福建省高院依法宣判无罪之后,没想到还会有今天这样的插曲。2014年11月,已经无罪释放的福建“念斌投毒案”当事人念斌,两次来到福州市出入境管理部门办理护照,但被明确告知无法办理。  相似文献   

5.
朱辉 《政府法制》2011,(24):46-47
相传宋恭帝赵显死后许多年,某一天,明成祖朱棣在宫中观赏历代帝王画像,他的眼睛像一台锐利的DNA检测仪,一眼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当时他忍不住自言自语道:“为何顺帝不从元列帝之貌,而合宋列帝之相!”他看出了元顺帝长得不像他的爸爸或者爸爸的爸爸,  相似文献   

6.
生日蛋糕     
生日蛋糕吴正兴清早,女儿亮亮从床上一爬起来就冲着刑检科长大喊大叫:“爸爸,爸芭,今天是我的生日,别又忘了给我买生日蛋糕!”是啊!女儿都10岁了,还没尝过生日蛋糕。他看着空荡荡的床。要是妻在就好了。他摸着女儿的小脸蛋儿:“亮亮乖,爸爸今天一定给你买个又...  相似文献   

7.
“他是一个自身带铁的执纪人”。这是常德木材贮运公司职工对纪委书记廖家和的赞誉。廖家和1981年从部队一名副团长转业到这个公司担任纪委书记。十多年来,他身上保持了军人的本色,许多廉洁自律的事,令人肃然起敬。拒收礼金礼物1991年5月,廖家和70多岁的父亲病故。消息很快传开,职工纷纷前去吊唁,收到礼金就达2000多元。廖家和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在父亲灵堂前和公司办公区贴出安民告示,拒收礼金礼物,并及时召开由公司纪委副书记、退休人员管理科科长和其家属参加的紧急会议,严明治丧规矩。老人遗体火化那天,公司派出一辆东风牌…  相似文献   

8.
大风 《检察风云》2014,(10):68-69
俗话说,惯子不孝,不成材。在四川成都就有这样一位“惯着儿子”的爸爸。就在家人觉得这孩子要被爸爸“惯”得“没出息”时,他的儿子却在12岁那年出版了第—本小说《暖雪》,在成都两天就发行了3000册,之后还新作不断。2013年11月16日,由他儿子主编的杂志《校园风尚》已由中央编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9.
在北京市大禹律师事务所窗明几净的会客室里,刚一落座,曾被媒体评为“中国刑辩十大律师”之一的张燕生就谈起了念斌案。她说,这个年轻人以投毒罪被判了三次死刑,事实上,他没有投毒。说着说着,她就哽咽了……  相似文献   

10.
王永彬 《政府法制》2014,(26):41-41
清廉是做官的本分,坦坦荡荡做人、清清白白为官,是对家人的最好慰藉。 安徽小岗村原党支部书记沈浩“一片丹心、两袖清风”,生前在办公桌上常年放着女儿照片,背面有这样一行稚嫩的字:爸爸我爱你,你别做贪官。沈浩的女儿写下此言时,还只是个10岁的小女孩,但“别做贪官”的真诚告诫,却沉淀着对爸爸淳朴的爱,金钱财物是一时的,总会坐吃山空,精神、品格、能力才是长久的。正因此,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涵养清廉家风,是给子女的最好人生礼物。开国元勋任弼时次女任远征孩提时代获赠一个记事本,父亲得知后严令她送了回去:你不能搞特殊,人生底线要清楚。这句话影响了她一生。并伴随她最终走上纪检监察的重要岗位。  相似文献   

11.
屹立的倾斜     
那年,他带着儿子去欧洲旅游。在比萨斜塔前,4岁多的儿子手指着他的鼻子对他说:“爸爸,这座塔像你。”他笑吟吟地说:“哦,为什么呢?这塔可是倾斜的哦!”“你也是斜的呀!”儿子说,“你和我说话,你在亲我时,不是弯着腰嘛!”儿子的话,让他既难过又欣慰。难过的是儿子自打生下来后就没有享受到什么母爱,欣慰的是自己对他倾注的爱已让他铭记在心。  相似文献   

12.
献礼     
老纪检干部杨大爷因心脏病住院快两个目了。一天,他对小儿子兴苏说:“我要出院回家。”儿子一惊:病还没好,回家干什么?“回去过生日,提前过!’儿子还是疑惑:过生日?这大热的天。杨大爷果断地说:‘什么也不要问,给建国、振亚、惠民打电话,就说6月30日爸爸要过生日。不用回来,不要寄钱,也不要买吃的,每人送一份爸爸喜欢的礼物就行了。”到了这天晚上,杨大爷一家三口围坐一桌,生日宴会就开始了。菜不多,中间是一个大蛋糕。杨大爷用颤抖的手点亮了75根小蜡烛,让儿子斟满了酒。“下面开始献礼。”明白了父亲的心意,兴苏主动…  相似文献   

13.
对2001年8月4日在北京出生的小宝来说,2005年11月的一天是一个晴天霹雳的日子。身边的爸爸经过做亲子鉴定,证明两人没有亲子关系,身边的爸爸转眼间不再是他的亲爸爸了。那么,到底谁是小宝的亲爸爸?  相似文献   

14.
2013年1月3日,刘强收到了一份“礼物”。这份“礼物”是韩国首尔高等法院的一份裁定。 刘强是一名有特殊出生背景的中国公民,他的外婆是一名长期生活在中国的韩国人。在朝鲜半岛沦为日本殖民地那段时期,发生了日本侵华战争。在此期间,数以万计甚至十万计的朝鲜年轻女性被输送到中国战场,成为“慰劳”侵华日军的战地性奴隶。  相似文献   

15.
和雾霾作斗争,爸爸们的神秘礼物
  2014年2月,北京市还笼罩在春节的气氛中,然而比节日气氛更浓的,却是连日的雾霾。在市区一家餐厅里,戴赛鹰、陈海滨和宋亚南三位老朋友聚在一起,老友相逢本该开怀畅饮,然而三人中最年轻的宋亚南却眉头紧锁,心事重重。戴赛鹰拍拍他的肩膀说:“有什么事说出来,我和海滨帮你出出主意。”宋亚南叹了口气,摇摇头说:“这事你们可真的帮不了我。”  相似文献   

16.
远近闻名的“扒窃独行侠”魏玉1980年出生在四川江安县县城一个普通家庭。7岁那年,爸爸在外面有了情人,常常深夜不归,从此,和睦的家庭失去了平衡和安宁。每次爸爸回家,都要借故打骂妈妈,说他一人供养不起她们母子俩。妈妈只能抱着女儿痛哭失声。半年后,魏玉的  相似文献   

17.
从“刁民”到人大代表,这是贵州省瓮安县青年葛启义四年间走过的道路。2008年6月28日,时年15岁的葛启义成为了“瓮安事件”的一个小主角,他拿着汽油瓶冲进瓮安县政府大楼,然后被逮捕。在此之前,他也是一个问题青年,没事游荡在街头,呼朋唤友,打架滋事。这无疑是典型的“刁民”形象。  相似文献   

18.
她就是那个因生父严苛,跟着“干爸爸”漂泊了4年的少女。她的故事,一度被京城媒体争相报道。作为一个“无根儿童”,女孩的经历仿佛在说,“我们的生活需要解困,我们的心灵需要浇灌”。  相似文献   

19.
会飞的童年     
小威廉从出生就被查出患有唐氏综合征,但他的父母并没有放弃。爸爸艾伦每天都为威廉拍摄各种“飞行照”,希望儿子能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艾伦专门建了“T H AT DAD BLOG(爸爸的博客)”来发布儿子的照片,还发起了一个众筹项目,为唐氏综合征患者家庭筹集资金。  相似文献   

20.
禅君 《江淮法治》2012,(18):44-45
他是一名13岁的学生。课余时酷爱搞一些小发明。他曾捣鼓出了“报鸣器”,试制出了信号灯,调制出了“苹果醋”,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科学迷”,他想做“当代诺贝尔”。然而,2012年4月,他在自制小火箭推进器时被炸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