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真正的大师     
柯钧 《人事天地》2007,(6):34-34
早就听说,湖南有一位叫残雪的女作家。湖南画家邹建平和小说家何立伟帮我四处找她,我推迟了行程,我觉得这是我应该拜访的人。  相似文献   

2.
过去我们党的文件都讲过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但是据我的印象这是中国改革开放34年来,第一次提社会体制改革,我觉得它有划时代的意义。把社会体制改革和过去我们讲的习以为常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并列了,但是还没有全方位地破题。社会体制改革干什么,我觉得社会体制改革在今天来讲,与经济体制改革同等重要,甚至比经济体制改革更加重要。因为经济体制改革基本完成,框架都完成了,完善了,社会体制改革还没有开始。  相似文献   

3.
云南精神它有比喻,它有名词,这个非常的新鲜。因为承认自己处于边地,承认自己有高原和大山,承认自己和地方的民族特色,也就是说它并不是被全球化的社会作为合唱,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潘石屹 《人事天地》2008,(12):21-21
对于成功,我没有什么技巧可谈,苦练技巧是没用的,就像那些苦练武功的人,一招一式地比划,可是后面突然来一个人,一板砖就把他拍倒了。很多东西,越做得具体、越讲究技巧就越容易教条化,我倒是觉得无为而治更好一些。无为而治,说的是无为,却很有效果,这里面就有一个营造气场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参加公选,既是组织的安排,更是我的意愿,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机会。参加公选考试,我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压力来自于同事朋友的关注,怕自己考不好脸上无光;动力则源自内心深处的上进心,我渴望在这次面向全国的公选中检验一下自己的实力。实践中,压力转化成了动力。动力增强了我的自信,使我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考试,取得了笔试、面试两个第一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6.
小时候,觉得老师最有学问,当一名小学教师是我最初的梦想。来到军营,指导员精彩的演讲点亮了我人生的方向。从那时起,成为一名思想政治工作者是我的企盼。转业到地方,做一名组工干部又成为我新的向往。  相似文献   

7.
潘石屹这个名字出现在我们视线中的频率极高。但我对房产素无兴趣,所以对这位名人的了解曾经仅限于知道:这是一个地产名人。仅此而已,至于怎么有名,做出些什么业绩,我则一无所知。年初的时候,领导告诉我,潘石屹要在我主持的随笔版上开一个专栏,当时听了颇有些担心,一个大红大紫的地产商人写专栏,他有时间写文章吗?他的文笔究竟如何?在读了他的博客之后,觉得放心了很多。  相似文献   

8.
非典十年再回首,当年敢于直言的钟南山是一个被反复提及的人。近日,钟南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些年,有记者问起,我还是会提到我的真实想法,有地方官员提醒说,不要跟上头唱反调,但我不觉得这是唱反调,中央的政策贯彻下去,情况怎样我就怎样讲,这是唱正调。”  相似文献   

9.
到2012年初,《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创刊就满30周年了。学报编辑部希望我能为纪念学报创刊30周年写一篇文章,我不假思索,欣然允诺。这并不是因为我闲着无事可做,而是我觉得我有义务做这件事。一来,学报有恩于我,它是我发表习作的一块园地,是我在学术上成长的支持者与见证者。学报创刊的当年,就采用了我4篇文章。30年来我有三十余篇文章被采用,这不能不说是学报厚待我。30年来,学报对我不抛不弃,我也一直是学报忠实的撰稿人与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乡镇干部,很喜欢看《党员生活》。因为,她是我工作的参谋、生活的益友,所以我非常喜欢她。 我觉得《党员生活》杂志有三大优点:一是信息量大。每期杂志就好似一本“百科全书”;二是实用性强。像《开卷有益》、《普通党员普通事》等专栏,都是我们这里的读者喜欢看的。  相似文献   

11.
卢岩印象     
我是通过东西认识的卢岩。那是2004年的炎夏,有一天东西告诉我,有一个政府官员觉得光认识他还不够,还想认识我。我说为什么?东西说,因为我跟他说了你的很多段子,他笑得合不拢嘴,于是就想亲眼见识,你是不是真如段子中的凡一平那么可爱。我说他是不是对你失望了,才想到见我?东西说你到底见还是不见?我说我今天正好有档期。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内涵苏开源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内学者已从不同视域对此作了探讨和表述。我觉得这些研究有一个共同的不足之处,那就是历史感不强。我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个有其深邃历史内涵的概念。它是整体性的社会转型、加速度的历史超越和突...  相似文献   

13.
“每天清晨,当我睁开眼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广播,调到FM89.7,听江苏音乐台的早间节目《音乐早报》。王丹的声音扑面而来,跳入耳朵,像温暖的春风,听得人心情无比欢畅和愉快!我会觉得这一天是美好的,虽然我知道马上上班就要开始忙碌,但生活不就是这样嘛,忙并快乐着……”——这是一位网友写在博客上的话。  相似文献   

14.
这些年来,不少青年学生经常向我求解《申论》的写作问题。从他们根据历年《申论》试题所写的《申论》习作看,我觉得强化《申论》写作的论证能力是当前有意参加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青年普遍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下是我对《申论》写作的一些建议,若有启迪,幸莫大焉。  相似文献   

15.
关于学习:必须志在必得地完全投入记者:您的事业一帆风顺,求学之路也是这样吗?李开复:不是。刚上大学时,我进了法律系,因为我天真地认为,自己有很高的政治天赋,我觉得自己将来一定要做一位律师或一位政治家。不料,情形完全不像我想的那样。我在专业课上提不起精神,成绩也不好。最终我决定放弃政治和法律专业。  相似文献   

16.
关于社会体制改革,我讲两个意思:第一,到底体制改革改什么?第二,怎么改?改什么呢?我觉得用一个最简单的话来概括,核心就是公权力的重新配置。公权力是国家的,政府的权利,怎么重新配置呢?两个方向:一个是让渡给民间一部分,不是全让。第二,我觉得很重要的是分利。所谓分利,它是非国家、非政府的公权力。也就是说,公权力代表社会的成分,如果把国家和民间这么一拉,会认为国家这个是公权力,民间这边就是私权力,但国家公权力除了政府以外,还有一些不是政府的机构,可以不用。最明显的例子是红十字会,世界各国都有,国家赋予它的权利是非常明确的,你要救援,有些国家做不了。  相似文献   

17.
法学论文写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永前(《法律科学》编辑、法学博士生)我演讲的主题是关于引文注释以及参考文献的规范。我在作编辑的这几年里,经常会收到一些来自检察院和法院的稿件,这些稿件大多集中在对案件和罪名的思考上,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形式方面的问题,就是这些文章很少有注释;有的来稿还带有人民法院印章,像一个判决书一样,像这样的来稿我们一看就觉得不符合形式要求,因为起码的学术规范都没有注意到;有的作者在文章后面列上了一些书籍,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永胜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农业资源是永胜县最大的优势资源,农业经济是永胜县的根本经济。只有立足于这一根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发展农业经济,在大农业上做文章,走农业现代化的路子,农业的发展才有出路。  相似文献   

19.
最好的猎手     
李英 《人事天地》2006,(7):50-50
微软以及其它许多公司在面试中都有一个“秘密测试武器”,这个秘密武器通常被称为“挑战”。我的一个朋友没有通过微软的面试。面试后,我与他共进晚餐。他抱怨说:“我恨死那个主考官了,他简直是个蠢货。他连皮亚诺公理这样的基础知识都不懂!”我的这位朋友对此感到愤怒,因为他觉得之所以面试搞砸,是这个主考官对所谈论话题的无知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探讨青年与使命,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对青年进行使命感的教育,同时又不能不把这一问题与对青年的前途理想教育联系起来.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对“使命“和“理想“这两个概念做一下比较,通过比较来认清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