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减灾》2013,(11):60
在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根据国家减灾委员会统一安排部署,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积极拓展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为了宣传纪念日主题"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进一步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防灾减灾能力,邀请杨澜、陈鲁豫、鲁健、杨丹、黄奕等防灾减灾宣传大使,拍摄"5·12"全国防  相似文献   

2.
5月10日,由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主办,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承办的第二届"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这次论坛在总结"十一五"时期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3.
徐娜 《中国减灾》2014,(5):34-37
正他,积极探索,在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和科技应用领域勇于实践;他,开拓创新,倡导了"天-地-现场"一体化灾害监测评估体系;他,求真务实,推动了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的科研和业务发展。他,就是全国民政行业首批领军人才、民政部国家  相似文献   

4.
《中国减灾》2012,(5X):12-17
<正>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自2002年成立以来,肩负起统筹全国民政部门防灾减灾力量的任务,带领各级民政部门努力提高应急水平,着力加强政策创制,认真谋划长远发展,积极创新措施手段,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使得减灾救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基层能力建设成效明显。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为全国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提供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进行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建设,进行防灾减灾教育和培训,立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规划综合防灾减灾事业发  相似文献   

5.
马旦珠 《中国减灾》2012,(5X):57-57
<正>十年锐意进取,十年风华正茂。十年硕果累累,十年春华秋实。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从2002年成立至今,走过了10年的发展历程。作为承担中国减灾救灾信息交流、技术支持、政策咨询、人员培训和基础研究等职能的专业部门,中心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形势下,根据国家防灾减灾工作的需要而设立的。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自成立之日起,就与中国的防灾减灾事业发展同步,担负起培训防灾减灾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6.
6月8日.陕西省延安市防灾减灾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副主任闰志壮、延安市副市长李文浩、陕西省民政厅救灾救济处处长严发友等出席了揭牌仪式。  相似文献   

7.
王东明 《中国减灾》2014,(21):54-55
正今年3月,北京市西城区民政局与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合作申报了北京市西城区科委的"可持续发展项目",5月项目获得立项。项目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在指导西城区什刹海、白纸坊街道开展综合减灾示范街道创建工作试点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北京市西城区综合减灾示范街道标准》(以下简称《标准》)。6月以来,西城区民政局和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项目组(以下简称"项目组")围绕《标准》的制定任务,卓有成效地开  相似文献   

8.
2013年3月28日,第三届全国减灾中心业务交流会在四川省减灾中心召开。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总工程师杨思全及来自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各省(市、区)减灾中心负责人、业务人员40余人参加会议。与会代表围绕“如何加强省级减灾中心业务建设”展开讨论,交流防灾减灾业务体系建设需求,共享国家和省级减灾中心建设发展经验与成果。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有关负责人就自然灾害救助评估、灾害信息管理、灾害遥感监测评估体系与实践、无人机遥感减灾应用、减灾救灾标准体系等领域开展业务培训。四川、江西、上海等地代表介绍了减灾中心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9.
《中国减灾》2012,(2):62-63
为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政策理论研究,深入研讨防灾减灾理论和实际问题,为防灾减灾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新思路、新举措、新见解,现发布国家减灾委办公室、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2012年防灾减灾政策理论研究课题指南。  相似文献   

10.
《中国减灾》2014,(12):24-28
为了进一步总结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经验,研究今后防灾减灾科普宣教工作思路,2014年10月,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在福建厦门召开了全国防灾减灾宣传科普教育工作座谈会。  相似文献   

11.
赵志强 《中国减灾》2010,(10):23-24
为提高各地民政部门防灾减灾工作水平,推进防灾减灾宣传工作的进展,总结第二个“5·12”防灾减灾日宣传经验,9月1日-2日,由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主办、《中国减灾》杂志社承办的全国减灾宣传工作座谈会在黑龙江省黑河市举行。国家减灾中心副主任闰志壮出席了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2.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作为"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于5月10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本次论坛由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主办,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四川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承办,四川省地震局、四川省气象局和四川省减灾中心协  相似文献   

13.
张卫星 《中国减灾》2012,(5X):20-23
<正>尊重科学,善用科技,将传统经验与现代手段有机结合,是做好减灾救灾工作的关键所在。自2002年成立以来,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卫星减灾应用中心)始终围绕国家减灾救灾事业发展大局,以加强减灾救灾业务能力建设为主线,以提升减灾救灾科技支撑能力为着力点,不断拓展工作范围、延伸服务领域,较好地发挥了国家综合减灾领域的科技支撑作用。十年来,中心建立和完善了国家综合减灾业务系统,目前已初步形成八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减灾》2014,(2):30-31
为加强防灾减灾宣传。增强社会防灾减灾意识。2013年12月.国家减灾委办公室举办、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具体承办了首届“中国年度十大自然灾害事件”网络评选活动综合网络投票情况和国家减灾委专家意见。  相似文献   

15.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和环境减灾卫星工程的建设,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灾害遥感监测业务体系已发展成我国防灾减灾重要的支撑业务。业务体系建设现状一、建立了国内外两种数据共享机制。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以环境减灾卫星数据为基本数据源的基础上,与国内外有关单位及组织建立了稳定的数据共享机制。二、建立了常规与应急两种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中国减灾》2012,(5X):7-11
<正>时值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成立十周年之际,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的委员们通过本刊纷纷寄语中心。委员们回顾了中心和国家防灾减灾事业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十年,肯定了中心成立以来对国家防灾减灾科研发展的突出贡献,并对中心未来的发展寄予了殷殷厚望。  相似文献   

17.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和环境减灾卫星工程的建设,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灾害遥感监测业务体系已发展成我国防灾减灾重要的支撑业务。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第三个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减灾委主任回良玉在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主持召开国家减灾委员会全体会议,总结十一五期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分析当前自然灾害形势,安排部署十二五及2011年重点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9.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为扩大“防灾减灾日”影响,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营造浓厚活动氛围.达到良好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效果,2009年3月,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发起首届国家“防灾减灾日”口号、宣传画、动画(视频)和图标征集活动。该活动由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宣教中心承办;  相似文献   

20.
正4月1日下午,民政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康鹏、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总工程师杨思全接待了英国国际发展部国务秘书贾斯汀·格里宁女士一行9人的访问。民政部国际合作司、救灾司以及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的有关代表参加了会谈。会上,康鹏介绍了民政部与英国国际发展部在减灾救灾领域开展合作的情况,杨思全对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的业务体系建设、国内外减灾救灾科技支撑能力与国际合作等工作进行了介绍,贾斯汀·格里宁女士表示英方愿意同民政部和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