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毋庸置疑,灾难令性别不平等问题持续加重和增强,使女性的不利处境更为严峻。2005年,在上一届世界减灾大会上,118个国家中只有1 9个在他们的国家报告中提到了女性或性别问题。到2011年,当1 3 3个国家就世界第一个国际减灾协议——《兵库行动框架(2005-201 5年)》的实施情况进行报告  相似文献   

2.
子荷 《中国减灾》2012,(9X):8-9
<正>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最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面前,女性比男性更易面临更多的困难和压力。如何在全球环保减灾行动中纳入性别视角,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强调减灾决策过程中的性别视角在2009年4月召开的由全国妇联和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秘书处联合主办的"性别与减灾国际会议"上,来自43个国家、联合国妇女和灾害管理高级官员、国际非政府组织及学术团  相似文献   

3.
亦然 《中国减灾》2007,(6):46-46
在2000年国际减灾日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一份关于灾害问题的报告中指出:人们已经越来越多地意识到,所谓自然灾害并不完全是自然产生的,事实上,导致灾害损失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联合国的这一判断反映出在世界范围内,人们的灾害观念和减灾行为已经开始发生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减灾》2012,(1):10-13
2011年,时代的车轮滚滚而过,中国也在飞速前进。在前进的洪流中,有我们每一个防灾减灾人的足迹;在每一瞬间,我们都见证着世界和中国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发展和变化。"这一年改变了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媒体都以这样的口吻总结即将结束的2011年。按照世界气象组织报告,2011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之一,而在国际的舞台上,2011年无疑也是"灾难与骚乱交织的一年"。  相似文献   

5.
潘谊 《中国减灾》2012,(9X):10-11
女性占全球人口约一半,女性对减灾能力的作用是整体减灾能力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社会性别的平等是女性减灾能力提升乃至人类整体减灾能力提升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女性对受长期气候变化或灾害影响的自然资源有着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她们可以在减灾工作中大有作为。将社会性别融入到减灾中会使防灾减灾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社会性别提上减灾日程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钱程 《中国减灾》2012,(11):16-17
美国是世界上灾害防治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国家之一。早在上世纪,美国就已开始对本国的地质灾害问题进行立法工作.不断引进防灾新技术,修建抗灾工程,研究灾害机制.在此基础上,美国建立和发展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减灾系统工程,使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8.
《中国减灾》2014,(4):58-58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减灾委完成了2013年自然灾害评估工作,向自治区人民政府提交了3万余字的总结评估报告。此次总结评估工作由自治区民政厅牵头,共有25个减灾委成员单位积极参与。总结评估报告从灾情基本概况、灾情特点分析、救灾工作情况、重大灾害过程评估情况、存在问题和建议5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反映了民政、气象、国土、农业、林业、地震、水利等主要成员单位一年来开展的减灾救灾工作情况,剖析了减灾救灾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6个薄弱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工作的7条建议。  相似文献   

9.
送走20世纪,在回顾所走过的百年历程和探索新世纪的发展征程中,世界范围内,人们已经达成这样一种共识: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带来的后果是人类本身忍受灾害的能力越来越脆弱,在这样的背景下,追求经济增长与减少灾害损失仅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倍的减灾投入,可以获得数以倍计的经济效益,减灾备灾已成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减灾备灾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共同的灾害把我们联系在一起。2005年日本神户世界减灾大会通过了《兵库宣言》和《兵库行动纲领》,旨在增强国际社会抵御所有自然灾害的能力;中国—东盟地震海啸预警研讨会则把灾…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科学技术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1997年1月20~23日在巴黎召开。会议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并作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1国际减灾十年最后阶段的工作和减灾向21世纪过渡的问题会议提出,国际减灾十年的结束工作是召开第二届世界减灾大会。对于这个最后的活动,所有涉足国际减灾十年的组织应提出他们的工作成就报告及21世纪的减灾计划。所有这些国家和组织的报告将作为会议文件的背景材料。科技委认为,在众多的议题中,必须考虑在灾害防御中科学技术的进步。认为第二届世界减灾大会所有的分会,应该根据横滨会议的内容确定其主题…  相似文献   

11.
美国的"9·11"事件、中国的 SARS、印度洋的海啸……,这些人为的或自然的灾害造成的伤害我们至今记忆犹新。在城市中,由于人口密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公共安全等方面的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往往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目前国内防灾减灾形势严峻,特别是城市防灾减灾工作日趋紧迫。2005年5月25-26日,"首届中国城市防灾减灾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对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城市防灾减灾的体制、机制、法制及国际合作等众多焦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本刊现予摘登。  相似文献   

12.
关妍 《中国减灾》2015,(7):25-26
<正>2015年3月14日—18日,第三届世界减灾大会在日本仙台召开。这是国际社会在减灾领域自2005年第二届世界减灾大会以来的再次聚首:来自187个联合国成员国的2800名政府代表,42个政府间组织、236个非政府组织、38个联合国机构和私营机构的3700余名利益攸关方,共计6500余名代表参加了大会;不仅如此,来自国际社会的14.3万名代表参加了公共论坛,各国媒体也派出900名获得认证的记者出席并报道本届大会。  相似文献   

13.
《中国减灾》2015,(7):14-17
<正>3月14日—18日,第三届世界减灾大会在日本仙台召开。国家减灾委员会副主任、民政部部长李立国率领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相关专家出席大会。李立国部长在全体会议和部长级圆桌会议上均作了专题发言,在全体会议上,他介绍了第二届世界减灾大会以来中国减灾取得的重大进展和突出成就,提出了为落实《2015年后国际减轻灾害风险框架》在综合减灾方面将采取的四项举措,并提出了进一步  相似文献   

14.
钱程 《中国减灾》2012,(21):16-17
美国:滑坡减灾纳入国家战略美国是世界上灾害防治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国家之一。早在上世纪,美国就已开始对本国的地质灾害问题进行立法工作,不断引进防灾新技术,修建抗灾工程,研究灾害机制。在此基础上,美国建立和发展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减灾系统工程,使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幅度提高。美国应对地质灾害的主要战略就是预防,下大力气研究与地质灾害有关的一系列基础理论问题和社  相似文献   

15.
<正>综观世界各国减灾策略,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政府和社会普遍认识到减灾救灾的重要性,相比较而言,这些国家对减灾救灾工作的研究较深,起点较高,手段较新,对我国的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减灾》2005,(3):19-20
世界减灾大会于1月18月~22日在日本神户召开。在为期5天的会议上,来自150多个国家的4000多名代表总结了多年来国际社会在减灾方面积累的经验,存在的差距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了《兵库宣言》和《兵库行动纲领》。其中,《兵库行动纲领》为2005年至2015年全球减灾工作确立了战略目标和5个行动重点。成为今后十年全球减灾工作的指导框架。本刊摘要刊登《兵库宣言》和《兵库行动纲领》,作为读者工作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首届亚洲减灾大会通过《亚洲减少灾害风险北京行动计划》2005年9月27—29日,首届亚洲减灾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围绕2005年1月世界减灾大会通过的《2005—2015年兵库行动纲领:加强国家和社区的抗灾能力》(以下简称《兵库行动纲领》)所确定的减灾战略目标和重点领域,结合本地区减灾事业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充分交流了制定和实施减灾战略的经验,深入探讨了区域各国减灾行动的优先领域。会议期间,与会代表深入进行了防灾减灾救灾的经验交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减灾》2004,(1):48-50
国家海洋局防灾减灾的职能是:“发布海洋灾害预报警报和海洋环境预报”。海洋局一直将海洋灾害预报警报工作作为重点任务来抓。五年来,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海洋局的海洋防灾减灾工作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为保障沿海社会经济的发展,防御海洋灾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海洋防灾减灾工作基本情况1海洋灾害基本状况海洋是多种自然灾害的源泉。这是由于海洋中积聚和输送着无比巨大的能量,这些能量一旦以某种突发的方式释放,则可能对人类构成非常大的危害。我国海洋灾害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的海洋灾害主要包括风暴潮、赤潮…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最高,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减灾工作,已经建立了灾害的监测、预测及紧急救援等系统。1998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协助中国政府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国发犤1998犦13号)。为了进一步推动落实《减灾规划》,并建立一个高效快速的灾害信息管理系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民政部于2001年底共同出资设立“中国减灾能力开发”项目(编号:CPR/01/606/07/09),由民政部具体执行。项目的实施期限为两年。项目管理及实施1.组建项目管理办公室,从组织机构上保证项目…  相似文献   

20.
当代女性写作与价值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来自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化思潮一直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学界 ,它带来的直接结果是 2 0年来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泛滥。长期以来一直被有意无意遮蔽与忽视的女性独特的生存本相、性别境遇终于被擦亮。对新时期文学而言 ,这无疑是十分值得欣喜的。欣喜之余 ,我们不仅要问 :当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妇女还在为男女平权奔走呼号时 ,中国妇女早在 2 0世纪中叶就领受到这一权利 ,为什么 30年后女性性别意识才抵临我们的文化空间 ?为什么我们要等待这么长时间才认识到女性性别视野对于文学有这么重大的意义 ?而且这一“抵临”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