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在接受采访时提出"在食品安全方面,我们是全世界监管力度最强的国家"。为回应一些网民对他的质疑,他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解释,认为从政府重视的程度、对食品的常规检测力度、样本数量、基层食品安全信息员的人数、食品安全标准和监督执法队伍等指标来看,中国的监管力度的确是世界最强的。但是,陈君石院士着重强调了一点:"监管力度最强"不等于"政府监  相似文献   

2.
《协商论坛》2012,(7):64-64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称,食品安全是(企业)生产出来的,不是政府监管出来的。近些年,我始终强调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是企业,如果企业不讲诚信,政府投入再大人力物力,也监管不过来,而目前的社会舆论是任何事情都该由政府负全部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随着首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食品安全这一民生问题不仅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提到北京市政协调研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按照市政协常委会工作要点的安排,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与民革市委、民建市委、民进市委、农工党市委、致公党市委、九三学社市委、台盟市委、市工商联、丰台区政协组成联合调研组,就"加强首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问题深入调查研究。调研组认为,首都食品安全总体水平稳步提高,我市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保证首都食品安全的关键是监管体系的完善与加强。2007年6月22日,政协北京市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调研组提交的《关于加强首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并形成了建议案,报送市委、市政府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4.
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话题,也是社会管理的热点问题。如何破解食品安全监管这个民生难题,正在考验从立法到执法的诸多环节。"七八顶大盖帽"不能"单打独斗"□接连不断的食品安全问题,给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来了损害,引发了消费者对不良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谴责,对政府监管部门的不满。不少人认为,引发食品安全问题自然有  相似文献   

5.
正公开透明是事关慈善本质的重大问题也是推动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活力之源今年9月1日《慈善法》正式施行前后,一组与慈善相关的新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与争议。先是《财新周刊》刊文,披露有"全国首善"之称的陈光标慈善造假,引发大批媒体跟进;继而又有《南方周末》探底"一点公益",质疑其借"互联网+公益"创新之名,行庞氏骗局之实;而一则"重庆尿毒症患者募捐8万却花10万买车"的消息在网上迅速传播,再次引发舆论热议。尽管在深圳举办的第五届慈  相似文献   

6.
<正>何权参加6月18日至21日,省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就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先后赴泰州和镇江进行集中视察。省政协副主席何权参加活动并讲话。何权指出,食品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党和政府形象。我们要深刻认识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紧迫性,围绕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切实加强基层监管机构和能力建设、创新工  相似文献   

7.
多部门食品安全监管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食品安全究竟以哪一种方式进行监管最为合适,这一问题一直是学界和政府关注的焦点。本文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回答这个问题。研究发现,"单部门"监管模式在中国不可行,食品安全监管的历史沿革和行政生态决定了我国应采取"多部门"监管的模式,它适合食品安全风险监控的客观需要,总体上利大于弊,存在正效益。  相似文献   

8.
潘益杰  程衍方 《小康》2005,(2):55-55
在本刊的饮食小康调查中的关于食品安全的调查显示,近期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82%的公众表示,这些事件“肯定会”引发自己对周围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心,13%的人表示“可能会”。对于“您认为造成目前食品安全问题频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一多选问题,大多数人选择了“不法食品生产企业和个人利益熏心”,该选项的获选率达到87%。同时,相当多的受访公众认为“对失信企业和个人的惩戒力度不够”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有68%的人选择了这一项。在调查关于政府职能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上的作用同样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关注。认为“各…  相似文献   

9.
公共事     
《民主与法制》2013,(19):4-4
纪委系统“清卡”行动到期 6月20日,全围纪检监察系统清退会员卡活动到期,中纪委此前承诺的“零持有、零报告”引发各界关注。多地纪委称官员会员卡已经零持有,部分单位出现“无人退卡”的怪现象,但不少网民质疑存在瞒报.分析称,对会员卡腐败应标本兼治,重在形成不敢送卡、不敢收卡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虞华  陈光亚  程鑫 《中国发展》2013,13(2):52-58
由于立法理念等问题,目前中国食品安全法律在监管体制、食品安全标准、检测机构、法律责任等方面都存在亟待改进的地方,应当通过加强高位阶的立法来逐步解决。同时,应当创新监管模式,对食品安全集权监管;实现责任网格化管理;建立食品安全举报系统,加大举报奖励力度;加大惩罚力度,提高食品安全违法违规成本;引入"第三方监管"等。  相似文献   

11.
易水 《创造》2015,(6):18-19
<正>加强监管提升食品安全水平;非定点场所价格低可优先考虑;每年各类职业培训50万人以上。进入6月,日历又翻开了新的一页。伴随着盛夏的脚步,一批政策规章也新鲜出台,关注产业发展,呼应社会热点,折射公众期待,使经济社会发展和公民权益得到更多保障。这些新出台的政策规章,将会给我们的经济社会带来哪些影响呢?一起来看看。加强监管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云南省人民政府最近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强对食品安全工  相似文献   

12.
"我们此次来的目的就是看看部门前阶段关于食品安全执法检查自查自纠的情况。"6月27日下午,湖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来到市工商局,就该局开展食品安全执法检查自查自纠情况进行检查。"‘一法两规’是工商部门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主要依据。目  相似文献   

13.
张永建  刘宁  杨建华 《台声》2005,(5):42-44
近期,“苏丹红”等一系列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深切关注,也促使政府重新审视这一关系国家公共安全的问题。中国社科院公布了关于“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及法律演进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组认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较发达国家而言,起步晚、问题多。造成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绝的重要的原因在于缺乏完整的保障体系。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应当把从整体上建立我国食品安全的九大保障体系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和战略目标。一、建立并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现行的《食品卫生法》对体系内其他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天津政报》2009,(11):26-26
<正>津政办发[2009]82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将于2009年6月1日起施行。《食品安全法》对农业、卫生、工商行政管理、质量监督、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  相似文献   

15.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贯彻实施两周年之际,黔西县人大常委会十分关注学校学生食堂的食品安全问题,于6月中旬召开的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上把听取和审议《黔西县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工作报告》作为主要议题,并要求把学校食堂食品质量的监管作为报告主要内容,“学生饭碗”进入人大监督视野。5月30日,由县人大常委会相关工委和食...  相似文献   

16.
《人大论坛》2011,(3):36-39
前一段时间,卫生部作出规定,准备禁止在面粉中添加过氧化苯甲酰,即人们常说的面粉增白剂。但要设立1年的过渡期。对此,很多人表示质疑。2010年12月30日。《新京报》报道,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有关负责人就“撤销面粉增白剂拟设一年过渡期”引发热议回应称,食品添加剂在限量内使用如有安全问题,卫生部会对其立即撤销...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15,(1)
<正>十位深圳市人大代表在实地调研和抽样检测后,约见了食品安全局、公安局、城管办、财政局等部门领导,拷问行政管理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的缺位,但约谈结果并不能让他们满意"我们从四届人大开始关注深圳市食品安全问题,至今已有十年了,我们曾提出过询问案,多次提交建议案,数次参加人大组织或自发组织的视察活动,多次参加食品安全相关的座谈会。"深圳市人大代表郑学定在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说,尽管深圳市人大四届一次会议曾把食品安全问题列为大会议案,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列为重点建议案,交由政府办理,但至今食品安全问题仍  相似文献   

18.
张连珍主持并讲话专题协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7月13至14日,省政协举行十届三十次主席会议。省政协主席张连珍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围绕"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进行专题协商;  相似文献   

19.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一系列保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措施相继出台。2006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正式实施;2007年7月26日国务院公布并实施《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同年8月3日国务院成立了以吴仪副总理为组长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同年8月5日,国务院发布并实施了《关于加强产品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同年8月17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国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指出要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建立健全食品召回制度。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食品安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地方政府应该在食品安全监管中主动承担法律责任,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法律体系建设,从责任追究到具体法条设定都应该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进行设定,要加强地方政府监管法律责任落实,通过扩大责任追究范围、完善责任追究程序、建立长效机制等措施手段,来提升地方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