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一直把知识分子当作革命的同盟军。建国后,随着国内形势的变化,尤其是在三大改造完成后,毛泽东对知识分子的偏见有所发展,最终发展成了要求"知识分子劳动化"和接受"再教育"。关于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毛泽东有双重判断标准,一方面是从经济地位的角度出发,认为知识分子是脑力劳动者;另一方面又从政治思想状况上把知识分子划归于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行列。这种划分上的双重标准导致了毛泽东对待知识分子态度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2.
正三大改造完成后,毛泽东要求"知识分子劳动化",文化大革命中要求接受工农群众"再教育",造成"五七"干校和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一直把知识分子当作革命的同盟军。建国后,随着国内形势的变化,尤其是在三大改造完成后,毛泽东对知识分子的要求从"知识分子劳动化"发展为接受工农"再教育"。关于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毛泽东有双重判断标准,一方面是从经济地位的角度出发,认为知识分子是脑力劳动者;另一方面又从政治思想状况上把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3.
书林漫步     
中国高层文胆近30来年,中国出现了这样一个知识分子群体:他们参与我国政治架构设计,为高层政治人物(通常是国家领导人)草拟撰写各种文书,为中南海建言献策。这些知识分子,通常被称为"文胆"。  相似文献   

4.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中国知识分子的"个人自由观"经历了从"外-内的限制"到从"内-外的内省式"转变,唤醒了中国人的自我意识,使更多的人摆脱了传统的框架,有更多的勇气去挑战,去追求个人的幸福。与此同时,中国知识分子的"政治自由观"也经历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承担"的"自觉式"转变,使更多的人主动地投入到政治变革中去,为国家的发展主动地付出。产生如此转变的原因有政治、社会、思想、教育等方面。这场转变促进了"重视个人解放""直接行动""勇担责任"的五四精神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科教兴国"战略等;而党的知识分子方针政策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核心,涉及政治、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如果以党的认识形成的历史为脉络,其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拨乱反正从1976年粉碎"四人帮"到1978年4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前,是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拨乱反正时期。自1957年以来尤其是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所致,我国知识分子的大多数被看成是资产阶级的一部分。很多知识分子被错误地戴上"右派分子"、"反动学术权威"的政治帽子,结果把革命的动力当成了对象。这种失误不仅影响了知识分子队伍本身,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非常重视知识分子的使用和管理,他在这方面的思想可总结为"五要"原则:知识分子的地位要提高;对知识分子的生活要关心;对知识分子的政治要求要适当;对知识分子的管理使用要科学;科研工作要走在前面.  相似文献   

7.
重新认识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政治、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大部分被迫害的知识分子的冤假错案逐步得到平反,给予纠正.对在"文化大革命"中立案审查的一批专业技术干部的冤假错案进行了复查平反;1957年被错划的知识分子中的右派得到改正;并为一大批学有专长的知识分子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使他们甩掉沉重的思...  相似文献   

8.
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使近代中国的政治发生了两个重大的变化:一是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二是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在中国出现了一大批赞成俄国十月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这批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找到了认识中国,  相似文献   

9.
试论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阚志勇 《求实》2000,5(8):34-36
知识分子问题贯穿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始终,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处理知识分子问题的一个优良传统。在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时代背景下,新情况、新问题、新思维、新观念层出不穷,中国当代知识分子也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这使我们不得不再次思索这么一个问题如何加强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文将从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回顾,为什么、怎么样改进和加强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三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0.
<正>一些转型国家推行西方经济理论的"休克疗法",普遍遭遇经济危机、停滞和崩溃——我常讲我是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第六代中国知识分子。中国知识分子素来以天下为己任,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从天朝上国变成"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一个受到列强欺凌的国家,自此,知识分子开始追求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努力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知识分子在延安经历了从自由言说到整风改造两大阶段,其间在党的政治整合下完成了在思想意识、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阶级归属上的群体转型。这一转型反映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如何处理个人与政党、理论与实践、知识分子与群众关系上的政治选择趋向。  相似文献   

12.
浅论中国知识分子阶层的政治参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分子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阶层,其在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不可低估,重视并研究该阶层的政治参与情况,有助于促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文章分析了我国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特点,并提出了完善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王造时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政治理论家和政治活动家,是著名的"七君子"之一,是活跃在中华民国时期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本文以其政党思想为研究对象.在政党思想上,王造时认为,多党并存的政治制度,既是实行民主政治、人民享有充分民主的表现,又可使政府经常保持廉洁奉公,避免走向贪污腐败,因而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决定性条件;世界上最自由最民主的国家,也就是政党最发达的国家,政党最发达的国家,也就是人民政治能力最高的国家.王造时的思想对我国今天的政治文明建设仍然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作为新的社会阶层之一,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是其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包容性和合法性的重要体现。自由择业知识分子融入与现有政治体系吸纳之间的有效互动,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在态度和动机、形式和途径等方面都呈现出一定的特点,而从经济、政治、文化、自身等方面我们可以发现当前影响和制约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诸多困境和问题。从对策来看,关键是要进一步加强引导:针对成长性差异,加强政治引导;针对结构性差异,加强分类引导;针对制度性障碍,加强组织引导。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中国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动机、方式和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不仅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政治参与过程中也扮演着独特的角色。知识分子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政治参与动机和参与方式都带有其鲜明的个性和特点。深刻地揭示新时期中国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动机、方式和特点,对于做好新时期的知识分子工作,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世纪桥》2015,(10)
20世纪的核心词汇是"革命",军事革命、政治革命、思想文化革命,"革命"的张力大到不仅可以改变政党政治形态,还能引起社会生活、思想文化领域的另一场革新。革命风起云涌的变幻在影响着政党的同时,也影响着中国知识分子们的生活状态和职业命运。"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五四"文学革命在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的时刻受到了知识分子们的重新审视,应该说,文学顺应政治情势在当时已是不可阻挡,中国共产党介入革命文学论战有其现实的政治考量。  相似文献   

17.
大革命失败以后,日益走向激进的左翼知识分子越发坚信马克思主义是世界的唯一真理,并以此审视中国思想界,凡是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均视为"反动","反对一切"成为常用语。但1936年后,原来所反对的大都成了联合的对象,"联合一切"成为口号。在这一进程中,左翼知识分子对世界文化的认识,从资社之分又回到中外之别;对中国固有文化的认识,从单以"封建"相称又回到古代、传统等说法;对自由主义的认识,从视其为"帮凶"到承认其"有一长"。这些用语的变化是思想变化的明证,明显受到中共政治斗争策略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知识分子的本质是"具有较多知识"的社会成员,其他因素不能决定一个人是否为知识分子;但是,知识分子的分类及其阶级属性,则往往与知识分子个体所从事的职业及其对社会的态度直接相关。"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论断具有二重性,即进步性和阶段性。考察当代中国知识分子阶层的阶级属性,主要应该从与职业密切联系的社会生产关系的角度去认识。随着中国知识分子阶层自身职业分布结构的重大变化,其阶级属性也相应地呈现为多元化。  相似文献   

19.
<正>在全省党外知识分子中开展"建言献策、建功立业"(以下简称"双建")活动是2008年"辽宁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成立大会上倡议并发起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20.
陈云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正确代表之一。在各个历史时期,陈云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为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陈云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作出了正确论断,指出知识分子中的大多数属于雇佣劳动者;重视广大知识分子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没有知识分子,革命就不可能取得胜利,要和敌人"抢夺"知识分子,批评了各种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偏见,指出和纠正了知识分子存在的缺点和不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知识分子是"国宝";注重中青年知识分子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关心知识分子工作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