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周莉 《两岸关系》2009,(12):22-24
2009年台湾经济因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而出现负增长。不过,由于两岸经贸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展望2010年,台经济将有望恢复4%以上的正增长,更加紧密的两岸经贸关系将成为台湾经济明显的拉动因素。  相似文献   

2.
杨志强 《前沿》2013,(1):10-13
台湾经济发展分期主要有:政治政策分期、经济发展速度分期、综合分期和时间代次分期四类。笔者综合以上分期方法,以经济转型为主线,考虑各经济指标和影响经济相关因素,将台湾经济转型发展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转型发展准备期(1949—1952年),主要特征是恢复生产;第二阶段为转型发展开拓期(1953~1964年),主要特征是台湾经济从农业向工业转型,台湾经济由内需型向外向型转变;第三阶段为转型发展加速期(1965~1979年),主要特征是农业向工业,手工作业向机械化作业,工业内部制造业比重增加,外向型经济更加明显;第四阶段为转型发展升级期(1980~1989年),主要特征是台湾经济进一步转型,农业比重逼近零,工业升级逐步向策略性工业发展;第五阶段为转型发展深化期(1990~现在),台湾经济遭受重挫,财政盈余转为财政赤字,2001年台湾经济出现了自1947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从此经济波动频繁。  相似文献   

3.
邱立本 《台声》2004,(4):6-9
近年来,台湾经济持续低迷不振,甚至出现战后以来罕见的经济负增长窘境。对此,台湾岛内有舆论认为,是大陆“磁吸效应”造成两岸经贸关系过密的后果。然而事实却正相反。两岸经贸关系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日益成为台湾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尤其自2002年以来,两岸经贸往来已进一步成为  相似文献   

4.
台湾经济在2003年下半年出现回升,主要是由于出口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由于出口的继续增长可能会得到岛内需求回升的配合,台湾经济的前景还是乐观的。近年来由于经济疲软、企业向海外转移和向更高层次技术产业转型导致了较高的失业率。2003年劳动力市场状况已开始有所改善。台湾的经济政策决策需要关心的问题有收入不均程度的扩大和台湾经济抵御国际市场信息技术产品需求波动的脆弱性。 2003年宏观经济评估 近年来台湾经济已经在相当大程度上受到了世界信息技术泡沫经济破灭和全球经济衰退的负面影响。由于信息技术产业在台湾经济占有很重…  相似文献   

5.
最近,台湾经济形势有恶化之势,民间投资不振,企业经营困难,股市交易冷淡,外贸出口出现负增长,经济增长率下调,而物价却普遍上涨。台湾经济形势的恶化与逆转,既有“外患”即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也有“内忧”即内部经济改革困难,政治纷扰加剧,让台湾经济失去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6.
2012年,在外部经济环境恶化与内部需求持续萎缩下,台湾经济形势恶化,外贸出口衰退,投资不足,消费不旺,经济增长下滑。经济改革推进艰难,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收效不大。2013年,尽管影响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但从去年底以来内外经济形势与趋势观察,外部经济环境总体上有所好转,内部投资与消费会有所改善,台湾经济有望呈现恢复性的中低速增长。  相似文献   

7.
鄢磊 《台声》2001,(5):20-20
日前,据有关调查显示, 68%的台湾上市、上柜公司不满意当前岛内经济环境,对于新当局各项主要经济决策不满意度都在 50%以上,其中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最令企业界失望,比例高达 73%。改善岛内投资环境和修改“戒急用忍”的两岸经贸政策,是台湾企业界最强烈的呼声。   事实上,台湾 90%以上的成年人都是股民。原来就有不少台湾股民经由香港投资大陆股市。特别是去年,台湾新领导人上台后,政局动荡,经济不景气,两岸关系紧张,民众信心日益丧失,台湾股市连连下跌。虽然台湾当局动用“国安基金”及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力护盘,但仍无…  相似文献   

8.
经济问题成为马英九上台执政后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考验马英九未来连任的最大挑战。为了协助台湾经济度过金融危机造成的困难,大陆采取了一系列支持措施,在岛内掀起了大陆经济冲击波。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短缺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新的约束条件。而我国台湾地区经济发展早于大陆,早在上世纪就出现过类似的现象。文章以刘易斯模型为基础理论,验证台湾经济的刘易斯转折点。研究发现: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为台湾经济的刘易斯转折点。然而,跨越刘易斯转折点后,台湾经济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台湾当局成功采取针对性政策,实现了台湾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升级、技术进步,通过对外投资延长了产品寿命,克服了通货膨胀,通过教育改革提高了人口素质,弥补了台湾劳动力的短缺,使台湾经济成功克服挑战,给祖国大陆经济发展以启示。  相似文献   

10.
王敏 《两岸关系》2011,(9):27-29
近一段时期以来,全球经济形势出现一系列新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台湾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也有所增加,不确定性也在升高。台湾应从充分利用ECFA、拓展内需以及加强亚洲区域内贸易等方面着手,以消除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所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建民 《两岸关系》2014,(11):25-27
<正>近年来,台湾岛内从蓝到绿,从上到下,出现一股质疑台湾经济对大陆过度依赖的声音,鼓吹台湾要分散市场,减轻对大陆的依赖,降低风险,以维护所谓的台湾经济、政治安全。这是用政治思维对待台湾经济发展和两岸经济关系,会压缩台湾经济发展空间,会让台湾经济迷失发展方向。防范对大陆经济依赖成蓝绿共识台湾蓝绿很难在两岸议题上达成共识,有时甚至立场与主张截然相反。然而,在台湾与大陆经济关系问题上,蓝绿都认为要防范台湾经济过  相似文献   

12.
新台币升值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伟 《两岸关系》2006,(7):32-34
在台湾经济起飞阶段,新台币经历了持续的升值,对台湾的经济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新台币升值期间台湾的宏观经济特征与目前大陆面临的经济形势极其相似。例如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部分年份达到两位数,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台湾1976年,大陆2003年);外贸依存度升高,顺差不断扩大,贸易摩擦增加,外汇储备激增;国际油价高企;对原材料需求增长较快,对外投资明显增加等等。台湾与大陆在不同时间里出现类似的现象绝非巧合,而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阶段。因此,研究当时台湾的经济政策,对当前大陆制定经济政策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这次持续半年多的东南亚金融风暴中,台湾幸运地逃过一劫。但就在台湾当局窃窃自喜于台湾经济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甚小之际,随着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持续发展,外部环境的迅速变化,台湾经济所面临的严峻形势逐渐地凸显出来。台湾属海岛型经济体系,对外贸易占台湾国民生产总值的80%以上,是台湾经济赖以增长的原动力。外贸形势历来是检视台湾经济形势的晴雨表。今年一季度,台湾进出口贸易双双出现严重衰退。据台湾“财政部”统计处公布的统计显示,今年头两个月,台湾的进出口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0.3%和9.9%,其中,2月份出口86.9…  相似文献   

14.
在由于信息电讯技术产品出口暴降引发的 2 0 0 1年经济衰退之后 ,台湾的经济增长预计将在 2 0 0 2年有所复苏。2 0 0 1年下半年的存货补充和出口适度回升的支持 ,将有助于台湾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但结构性的失业仍将是促使制造业生产基地继续向外转移的因素。宏观经济成绩评估2 0 0 1年台湾的经济增长迅速减速出现了 - 1 .9%的经济负增长 ,为近 3 0年来最差的经济成绩。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主要是由于信息电讯技术产品出口的暴跌和出口下降对民间消费与固定资本投资的不良影响。信息通讯技术产品出口占台湾商品与服务出口总额的 50 %以上。出…  相似文献   

15.
3月18日的台湾选举结果给未来台湾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变数。首先,即将成为执政党的民进党至今不放弃“台独”立场,使两岸关系持续紧张对峙,这不仅会加剧台湾社会政治环境的动荡,激化原有的经济矛盾,还会直接伤害台湾整个经济的发展。第二,随着政权转移的实现,巨额的竞选支票急待兑现,台湾财政的困境将进一步加剧。第三,民进党与国民党的经济政策有较大不同,今后台湾的产业政策将朝重视环境保护方向转变,但限于种种现实条件,这种转变的幅度不可能很大。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初台湾经济形势与走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新世纪初年 ,台湾经济出现近 5 0年来罕见的衰退 ,各项经济指标全面恶化 ,创下战后最低记录。台湾经济陷入谷底的原因 ,除了世界经济不景气和台湾经济进入结构性调整等因素外 ,岛内投资环境恶化以及两岸关系前景不明等也是重要因素。未来台湾经济将从中增长时期进入低增长时期 ,如果台湾无法充分运用祖国大陆的资源与优势 ,甚至可能出现“L”型增长趋势 ,即由“长盛期”转入“长衰期”。  相似文献   

17.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这一协议也是大陆迄今为止最重要的惠台措施.随着这一协议及其早期收获清单的逐渐落实,台湾经济将因此摆脱孤立,加入到亚洲区域经济整合进程中来.这一协议的落实,将大大提升台湾经济的竞争力,提升台湾在亚太经贸关系中的地位,有助于把台湾打造成亚洲经贸枢纽,为台湾经济发展带来一个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8.
自1960年以来的台湾经济,在长达40年的“长盛期”里,其快速成长为台湾民众带来巨人财富,“橄榄型(即中产阶级居多)”社会逐渐形成。然而进入21世纪初期,台湾经济发展形势出现逆转。2000年政党轮替以来,台湾经济一蹶不振,2001年跌人低谷,至2004年,人均GDP仍未恢复到2000年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李立 《台声》2008,(9):40-41
最近一段时期,台湾油电价格调涨、股市下跌、通货膨胀严重等等,台湾经济持续低迷,未见“马上好”。这一切都考验着马英九当局处理经济问题的能力。那么,台湾经济的现状怎样?台湾当局应采取何种因应之道提振经济?本文试就此作分析。  相似文献   

20.
2015年,虽然外部经济变数多,但是台湾经济总体上仍会呈现较为平稳的增长态势。2014年,台湾经济逐步从谷底反弹,主要经济指标逐步好转,呈现温和增长态势,全年经济增长预估为3.43%,在多年之后首次成为亚洲"四小龙"经济增长速度之首。其外贸出口、投资与消费出现同步增长,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薪资出现增长、物价走低、失业率下降,但对外经济开放与重大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