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身处媒介社会的青少年的发展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青少年媒体的建设日趋紧迫。作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工具,青少年报刊在电子媒体的冲击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它有电子媒体不可替代的优势,应抓住机遇实行改革。顺应时代的发展;打造报刊文化品牌,吸引青少年读者;注重形象,讲究版面设计;利用网络技术,开办网络版。  相似文献   

2.
基于实践工作的需要,山东省在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而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从长远发展来看,山东省的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仍面临着许多现实困难,如缺乏专门而统一的管理和组织,系统性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法规的缺失,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氛围不足等。基于实践需要,山东省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对策包括成立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领导小组、加强对户外广告、垃圾短信等媒介内容的管理和过滤;把媒介素养教育引入课堂;积极倡导电视台等大众传媒和社会组织的参与;针对家长、教师和媒介从业人员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培训;发挥互联网、3G手机等新兴媒体的教育载体作用等。  相似文献   

3.
媒介具有社会"公器"的性质,媒介素养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从青少年媒体素养现状反思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从政府、学校及青少年自身发展的角度提出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媒介素养是青少年必备的素养之一。建立政府主导和社会协同有机结合的保障机制,设置独立教学推进课程建设,转换教师角色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家庭教育以保证青少年形成良好持续的媒介习惯等,都有利于青少年接受优质的媒介素养教育,形成良好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时代的媒介环境与青少年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互联网是青少年所在媒介环境的一部分,当代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改变了青少年的媒介环境与传播行为.消费能力是影响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关键因素,网络使用权利的不平等制约了青少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网络、电影、电视、手机等媒介以形象的图片和图像替代了抽象的文字信息。它们以自身形象化、趣味性、通俗化的优势,深深抓住了青少年的心,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他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影响和引导着他们的心理和精神。在这种传媒语境下,加强对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便显得尤为重要,即通过社会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使青少年学会并实践认知媒介、评判媒介、调控和利用媒介,培养他们辨别媒介传播内容的能力和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7.
科技造就了虚拟世界,媒介化生存逐渐成为人们的另一种生活状态。部分青少年在高频度使用网络过程中产生了“网络疾病”等一些社会问题。全社会应给予广泛关注。建议通过加强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来帮助青少年科学健康地使用网络。  相似文献   

8.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青少年报刊是党的新闻传媒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共青团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是共青团工作向社会延伸的手臂。青少年报刊应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狠抓报刊的“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和贴近生活。“三贴近”是提高青少年报刊针对性、实效性,增强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也是青少年报刊生命力之所在。“三贴近”是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对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要求。李长春同志也指出:“三贴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宣传立推思想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在广泛阅读中外有关“网络综艺与青少年”的文献基础上,从网络综艺节目的内涵与外延、研究议题、研究缺陷等几个方面,试图呈现“网络综艺与青少年发展”相关研究的基本轮廓.文献表明,网综研究刚起步,聚焦于网综个案成功之道、网综格局与形态分析、网综类型化分析等方面.媒介与青少年研究是热点,议题聚焦在媒介素养研究、传媒权力与青少年权利、媒介与青少年社会化等.网络综艺与青少年发展交叉研究亟待开启.  相似文献   

10.
社会亚文化对青少年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暴力亚文化是青少年从事暴力越轨的精神动力;黄色亚文化是青少年性罪错的土壤和温床;腐败亚文化是青少年心态失衡、报复社会的催化剂;惩罚亚文化使青少年性格压抑,并且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而快餐亚文化则是西方社会蚕食我国青少年思想和情感的腐蚀剂.构建符合时代特点和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亚文化氛围,是预防和遏制当前青少年越轨行为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对青少年发展认识的视角不同,关系到对青少年的发展状况判断以及采取的措施也是不同的,依据对社会化理论、自然青少年观、社会青少年观以及不同社会青少年发展观的视角分析,社会和政府应从青少年主体性出发,满足青少年需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积极完善青少年政策,推动青少年成长成才、推动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少年的发展影响未来国家的发展。因此,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对青少年、社会和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及穗定十分重要。本文介绍了《规划》出台的背景:总结了西方国家和中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介绍了青少年社会工作是促进青少年发展的一种重要工作机制;从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指导思想、理论建设、制度化进程、主要领域、专业队伍建设来全面理解《规划》中关于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思想;以及通过坚持党的领导、关注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构建“两工一心”服务体系、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与矫治、青少年社会工作与青少年志愿服务的相互配合这五个方面开展工作,来有效促进青少年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环境下,各种新媒体形态层出不穷.青少年是使用新媒体的主要群体.目前,由于媒介素养不足而导致的各种青少年问题不时发生并呈上升趋势.过多消费媒介影响了他们的学业和工作,媒体暴力和色情信息危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提高青少年媒介素养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媒体和青少年自身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当前,青少年已成为我国网民的最大群体。从网络舆情的产生及酝酿过程来看,网民的媒介认知能力始终是网络舆情向良性或恶性发展的关键。青少年网民在网络舆情形成中,不仅是在获取和传播信息,同时也是在分析和评价信息。现阶段我国网络舆情发展中存在着监控体系不完善、信息监测与分析技术落后、对突发事件没有相应的快速反应机制、网络舆情导向性不强和对青少年没有专门的引导机制等问题。认识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提高对媒介信息内容的辨别能力,正确获取信息与传播信息,学会对信息进行编码和解码,提高分析信息与评价信息的能力,是解决青少年媒介认知能力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当前,碎片化信息已成为社会生活中新媒介环境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形式和属性等各个方面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不小的影响.这些影响有积极的部分,也有消极的成分.从积极的影响来看,新媒介环境下的碎片化信息为青少年提供了快速获取大量知识和信息的新途径;其传递的双向性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其多元性为青少年看待问题提供了多个角度和多种解决思路.而从消极的影响来看,其产生的亚文化与学校道德教育的伦理指向产生了断裂;其不当内容会对处于青少年叛逆期的价值取向推波助澜;其多元性会使青少年价值观在困惑中徘徊不定.通过新媒介环境下碎片化信息对青少年价值观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影响的探究,进而引申出: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引导应注重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融合统一;对消除碎片化信息的消极影响应标本兼治,即注重社会管理的同时更注重青少年新媒介素养能力的培养;对青少年价值观的教育应开始注重以教育需求带动科技创新的理念等三个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揭示了青少年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本质问题和青少年个体道德发展的关键问题,为青少年成长指明了方向。当前,应以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契机和重点,努力推进青少年发展。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应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把立足现实、挖掘传统与反映时代特点、培育现代公民相结合,把它纳入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青少年社会管理的全过程;同时要重视发挥青少年文化建设的功能,改革青少年道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可能产生一些越轨行为,比如打架、偷窃、吸毒等等,究其原因可归纳为个体心理发展障碍、家庭的变迁、学校和同辈群体以及大众媒介等多方面的影响。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介入青少年的越轨行为,是矫正青少年越轨行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和谐伦理观是青少年在社会生活中为了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相宜相生、和衷共济的融洽状态所遵循的规范和准则。和谐伦理观是青少年马克思主义伦理建设的核心和突破口,青少年和谐伦理观建设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寻求构建青少年和谐伦理观的基本路径,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006—2011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青少年导刊》作者队伍和研究机构的定量统计分析发现:青少年合作研究紧跟学科发展潮流,合作度与合著率呈缓慢增长趋势;研究队伍结构分布科学,但核心研究队伍尚待形成;研究的核心地区已经形成,但地区分布不够均衡;系统分布具有鲜明的聚集特征,高校和青年院校学者是青少年研究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20.
从青少年弱势群体现状考察中国青少年政策的调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与文化变迁的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弱势群体逐渐形成,其形成与目前我国青少年政策形式分散、体系不完善等直接相关。为维护和保障青少年弱势群体生存与发展的权益,我国青少年政策必须强势关注青少年弱势群体发展的利益,鼎力支持青少年弱势群体利益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