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统的治安管理学将治安管理的各项业务概括为几种被管理的对象,这种观点直观粗浅,不能涉及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的内在联系。"权利与义务"视角从治安管理实践中主客体关系的复杂性入手,从而扩大视野,从而弥补了传统定义法上外延不周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治安学基本范畴的思考与确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以来 ,我国治安学界习惯于将“治安”、“治安管理”和“治安行政管理”视作同一事物的不同命名。所以 ,在治安学、治安管理学和治安行政管理学的界定方面 ,也出现也相应的模糊化和非统一化的特征。如果我们不能科学地界定这些基本的理论范畴 ,必然会影响和制约治安学科和治安管理实践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3.
对“治安”一词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前,治安管理学科尚处于从准科学状态向常规科学状态过渡的阶段,而且徘徊了近10年不能作理论上的拓展、深化和飞跃,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一个根本原因,即警学界忽略了对“治安”这一最基本概念范畴的研究和思辩。 万物皆有本源。任何一门学科必须首先研究其学科的逻辑起点,即该学科的本源,如“法”之于法学,“犯罪”之于犯罪学,“管理”之于管理学,“行政”之于行政学等等。这些学科无不对这些最基本概念作出明确的理性界定。“治安”对于治安管理学而言,就是这门学科的本源。因而,必须对其作出明确、科学、理性的诠释。公安高等院校统编试用教材《治安行政管理学总论》(公安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在阐释“治安管理”的概念时开宗明义——“治安管理”即治安行政管理的简称。笔者认为,为了正确理解“治安管理”这一概念,首先应弄清楚“治安”这个词的含义。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把有关“治安”一词的思考,撰之以文,与同仁们商讨。  相似文献   

4.
治安管理主客体的矛盾构成了治安管理工作的基础,如何解决主客体的矛盾是治安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治安管理主体是多元素构成的,由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等组成。以"人"为中心将治安管理客体分为依靠、合作、保护、服务、防范、控制和打击惩治七类,比传统的以"事"为中心进行的划分更具合理性。建立在多元主客体关系基础上的治安管理工作复杂而多元化,理顺这一基本工作机制,对治安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动态治安的内涵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治安是公安机关适应动态社会环境所产生的警务模式上的变化。现行警务工作中所存在的单纯“以快制快、以动制动”的观念和做法不能适应日益动态化的治安环境。真正的动态治安应以管理和防范为基础 ,以警务快速反应机制为核心 ,以提高治安控制网络致密度为主要目标。动态治安的实现关键在于建立起严密的动态治安管理网络。这一网络包括快速反应、治安防范和治安管理三大系统。  相似文献   

6.
我国治安管理学教材建设始于建国初 ,在 2 0世纪 90年代达到高潮。这些教材涉及治安管理学学科称谓及研究对象、治安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及学科地位、治安管理学的基本理论范畴以及治安管理学在治安决策中的作用等重要理论问题。但这些教材存在着现实问题、前瞻性研究不够、未形成自己的学科体系等问题。在教材的编写上 ,应注意宏观性和现实性 ,加强治安学学科体系的研究和建设。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治安管理学尚在形成中,许多理论问题有待探讨。本文试就治安管理学的概念、对象、研究方法和意义作一概述,以就教于前辈和同行。一、什么是治安管理学治安在我国古代是指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最早使用“治安”这个词的是西汉的贾谊。他在一篇向皇帝的上疏中,陈述了当时社会政治的流弊和使国家长治久安的方略,其名叫《治安策》。现代治安是特指符合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并由其法律所规范的一种社会秩序,即社会治安秩序。治安管理,则是公安机关依法从事的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行政管理活  相似文献   

8.
治安学研究的问题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前治安学的研究和发展陷入了困境,问题的核心是治安学的定位。治安理论研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由治安管理经验研究开始向治安管理学科研究转变,由治安管理学研究开始向治安学研究转变两次重要的转折。但在治安管理学、公安学的理论前提下研究、发展治安学理论,路子只会越走越窄。治安学包括理论治安学与应用治安学两个层次。理论治安学是关于社会治安系统运行条件、机制、规律、问题和控制的最一般的原理和方法论,是一门整合、融合了所有与社会治安有关的专门学科和理论的精华,形成系统理论知识的独立学科。应用治安学是在理论治安学一般性理论指导下,现有关于社会治安的各种专门学科和理论的归类集合。  相似文献   

9.
治安主客体是治安学研究的基本范畴。从大治安角度来看,根据治安主体的法律性质和地位,可将其分成专业治安主体、自发治安主体和辅助治安主体;根据治安主客体关系可将治安客体分为打击的客体、防范的客体、控制的客体、引导的客体、保护的客体、服务的客体。分析治安主客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期对治安主客体的关系应当从动态中去把握,应当在社会转型期优化治安主体结构,壮大治安主体力量,发挥三类治安主体的整体效能;还应当顺应时代要求,照顾到治安客体的实际需求,追求治安负价值的最小化。  相似文献   

10.
解决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界域问题,应从“治安”概念着手研究;“治安”的内涵虽然可以确定,但“治安”的外延却是无法穷尽的。依据治安内涵来审视现有警察行政管理任务,它们都是为达到维护治安秩序的目的而服务的。换言之,现有违反警察行政管理的行为均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界域。因此,应将“治安管理处罚法”命名为“警察行政处罚法”。  相似文献   

11.
12.
13.
面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的现实要求,要保持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要实现快速发展,而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没有金融的带动,就没有高新技术的持续开发和产业化。要继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必须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进一步创新体制、制度和机制。该文通过分析中国目前科技创新与金融融合存在的问题,从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金融机构科技投资、政策性科技与金融结合等角度,提出有利于科技创新型的金融支持体系和服务平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初启动的高校合并,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战略举措,在促进高校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高校合并并非简单地1 1=2,在伴随着巨型大学蜂拥而起的同时,高校合并中所出现的速度太快、摊子太大、管理太难、学科融合太慢等弊端也日益显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何在高校合并中趋利避害,实现高校合并1 1>2的组织教学和育人的多级优化,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这是今后高校合并和合并后高校发展必须正视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英美警察学者多年来采用参与者的直接观察、问卷调查、访谈、对数据和卷宗进行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围绕警察职业特点,对警察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普遍的心理和行为方式、以及这些心理和行为方式所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试图找出更为科学的警察培训及管理方法,其研究成果深化了人们对警察职业和警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丰富了警察科学的内容,影响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16.
朱瑛  郭三保 《理论月刊》2004,22(6):38-39
随着科技置换军事并与经济耦合,科技的政治功能日益显现,世界已逐步由“军事政治”进入“科技政治”时代,“科技政治”已成为我们时代重要的政治特征。这告诫我们:必须发展科技以提高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7.
延伸与扩展:乡镇民主的启动与突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主跟随利益走.中国的改革是从微观开始的.整个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主要是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分户经营,建立健全家庭经营制度.家庭成为利益主体,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和人身自由支配权.  相似文献   

18.
假如我们要从以下三个候选人中选择一位来造福全人类,您会选择哪一位呢?先来对他们的基本条件作一些对比: 候选人A:笃信巫医和占卜家,偷养了两个情妇,嗜好吸烟喝酒;候选人B:曾经两次被赶出办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起床,读大学时因吸食鸦片险些被开除,每晚都要喝一公升白兰地,烟不离手;候选人C:曾是国家战斗英雄,保持素食习惯,从不吸烟,不贪女色,只偶尔来点啤酒,年轻时没有做过什么违法的事,酷爱读书,懂艺术,有专著出版。  相似文献   

19.
20.
《大医精诚》论述了优秀的医生不仅要有高超的技术,还要具备高尚的医德。它主要从对待病人、对待同行、对待自己三个方面论述了医德的“精”和“诚”。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要注重言传身教。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坚持“精”、“诚”、“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