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社会学是一门制度科学,具有科学性;教育社会学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下属学科,因而具有人文社会性;教育社会学源于社会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它又是社会学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因而具有交叉性和应用性。上述性质构成了教育社会学的独特学术品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法律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仲云  张涵 《法学论坛》2005,20(3):59-66
中国的法律社会学研究自1980年代复兴以来,学者们建立起了法律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并结合社会实践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法律社会学与社会学法学存在称谓之争,但近期研究以法律社会学的提法为主流。法律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法律社会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理论特征、研究框架、研究的意义等,学者们就此进行了深入探讨,对法律社会学的方法论更是投入了较多的精力。应当有重点地加强新时期的法律社会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在当代社会学领域中独树一帜,具有重要的哲学社会学意义和突出的理论特色。本文通过对布迪厄实践社会学理论的梳理,认为其理论特色主要体现在历史融合性、哲学思辨性、批判性与实践性统一,而哲学社会学意义上的思辨性是其实践社会学的主要理论特色和重大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4.
<正> 菲利普·塞尔兹尼克(Philip Selznick,191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教授、社会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法律社会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论著是《法律社会学》(载默顿等人编:《社会学》一书,1957年);《社会学和自然法》(载《自然法论坛》1961年第6期);《法德、社会和工业正义》(1969年)。一、法律社会学的发展塞尔兹尼克在《法律社会学》一文中首先提出法律社会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他所讲的"法律社会学"包括了"社会学法学"。  相似文献   

5.
宪法社会学是关于宪法的社会学研究,是宪法学与社会学交叉融合的产物,旨在发现人类政治生活中的真实规则。在欧洲和北美,宪法社会学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学术传统。其中,德国的宪法社会学侧重于从政治与历史的角度切入,偏好史论结合,思辨色彩浓厚。法国的宪法社会学具有客观的、旁观者的叙事风格。英国的宪法社会学打上了判例法或不成文宪法的痕迹,致力于素描一部活生生的宪法,仿佛人类学家的调查报告。美国虽然承袭了英国的判例法制度,但美国的宪法社会学透出强烈的现实主义意味,宪法背后的经济关系、利益格局得到了凸显。梳理欧美宪法社会学的学术传统,比较欧美各国宪法社会学的不同旨趣,有助于为当代中国宪法社会学的稳步发展提供理论与方法论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法学与社会学之关系,十分密切而又相互交错。法社会学,亦称法律社会学,社会学法学。它是产生于法学与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它的形成、发展的历史表明,在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方面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试图对创建我国的法社会学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林昊 《法制与社会》2011,(21):238-239
政治社会学,作为一门社会学和政治学互相结合而成的产物,逐渐成为研究政治系统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是探讨政治体系在社会结构中的存在条件的一门独立学科.本文从政治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出发,从当今三种政治学和政治社会学辩证观点和政治社会学的学科地位浅要分析政治学与政治社会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法律社会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法学中的一个横断学科或综合学科法律社会学早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就已在西方国家兴起。但就我国自1949年建国后的法学而论,它还是一个正在创建的新学科。本文所指的法律社会学是法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按照国际社会科学中传统,不仅法学,而且社会学,都有法律社会学这一分支学科。从这一意义上讲,法律社会学也可以说是法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个边缘学科。事实上,法律社会学的研究往往要涉及到法学、社会学以外的其他许多学科,包括自然科学在内。因  相似文献   

9.
监狱社会学是利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监狱进行多方面研究的学科。监狱作为社会的一个独特组成部分,有丰富的社会学研究内容。建立监狱社会学是非常必要的。监狱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监狱中存在的比较具体的非法律问题和现象。监狱社会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认识价值和实用价值。在促进监狱管理水平的提高,保障监狱的安全运行方面,监狱社会学的实用价值,要大于监狱学和监狱法学等监狱学科。  相似文献   

10.
涂尔干是社会学年鉴派的创始人,在其名著《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中,他一方面批判地继承了始于孔德的社会学理论,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分析方法确立和分析"社会事实",使社会学得以成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他以社会学方法对犯罪的分析独具一格,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1.
当代西方课程的社会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的社会学研究是当代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新领域。它产生于独特的西方社会背景,课程研究和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又为其提供了内在逻辑依据。新教育社会学派和新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派对课程的社会学问题作了集中的探讨。西方学者关于课程的社会学研究,对于人们重视课程的社会性质.认识课程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研究者的局限性,难免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法社会学又称法律社会学。它是由法律学与社会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方面,它以人类社会中的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因之可以被划入法学的范围之内;另一方面,它在研究法律现象时,必须与社会现象相结合,使用社会学的方法,因此,它又往往被认为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13.
李阳 《法制与社会》2011,(10):274-275
美国著名批判社会学家C·赖特·米尔斯在他的《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一反传统社会学思维,在批判美国社会学传统的几种偏向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独特的心智品质——以个人困扰、社会历史与时代事件相联系思考社会问题的方法和思想,这种"社会学的想象力"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本文认为社会学研究应该避免科层制倾向,将自由与理性作为研究的基本价值取向,以此来更好的履行社会学研究的政治职责。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将社会学和法律紧密地结合起来,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科学的、严谨的治理制度,而只有将这种治理方案转化为法律才能真正地实现社会学与社会治理的有效结合.因而对社会学与法律关系研究的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从国家法律的含义以及基本特征入手,进而基于埃利希“法律社会学”视角,具体探析社会学与法律之间的具体关系,包括社会学与法律的根本目的以及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不同点等,以期为后续社会学与法律之间的关系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迪尔凯姆与韦伯在西方社会学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是任何一个研究社会学的人所熟知的。两位几乎同时代的思想家从各自不同角度出发建构了迥然不同的社会学理论体系,形成了社会学中的整体主义的、实证的传统和个体主义的、人文的传统的对立。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社会科学发展史上,学术研究"本土化"向来是一个不断被提起并热议的论题。教育社会学自传入中国之日起就面临着"本土化"的问题,"本土化"意识随即兴起,这一时期其"本土化"的目标主要在于"本土契合性",即教育社会学的教学和研究要如何契合中国的语言、社会和文化条件等方面。随着社会学及教育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与中国社会和教育的现实问题的密切结合,尤其是近代中国学者在参与乡村教育及乡村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努力将实践经验转化为构建教育社会学"本土化"的理论资源和现实素材的基础上,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本土化"研究得以不断发展。回顾和梳理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本土化"的历程,不仅能促进教育社会学学科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也可为当前教育社会学"本土化"相关理论问题之探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社会团结中的法律——略论涂尔干社会理论中的法律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洪义 《现代法学》2000,22(4):140-144
作为学院派社会学的创始人 ,法国近代社会理论家涂尔干一方面继承了始于孔德的社会学方法 ,另一方面坚持启蒙主义传统 ,试图用规范的社会学方法给予社会整体一个理性主义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5,20(3):101-101
赵利生在《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2期上撰文《社会学的历史与使命》介绍:英克尔斯指出,勾画社会学的内容,探讨社会学的对象,有三种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关于比较法社会学的对话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关于比较法社会学的对话朱景文斯图尔特·马考利一、法社会学中的法的概念朱:马考利教授,非常高兴有机会到美国法社会学的中心———威斯康星大学法学院研究比较法社会学。我发现,某些法社会学家所使用的法的概念不同于法学家。在法学家看来,法的概念限于国家所制定...  相似文献   

20.
<正> 法律社会学(又称法社会学)是一种用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法和法律现象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从方法论上说,它可以归属于社会学,但从它研究的对象来说,则属于法学,基于此,人们又说它是一门边缘科学。 在我国,长期以来,一提起法律社会学,就认为是“资产阶级的”货色,是为“垄断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