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7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按照现代法治理念,法律、法规不再是立法机关专属的“私人产品”,而是涉及社会各方面利益的“公共产品”。立法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广纳民意的过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不断发展,立法民主化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个鲜明的特点。不少地方不仅实行了“开门立法”,在立法程序广泛听取社会民众的意见,而且还通过各种形式向社会征集立法项目,以确保制定的法律、法规符合民众的利益和市场的需求。这就使得,区县人大参与地方立法工作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曾蔚 《人大论坛》2014,(10):32-33
“完善人大工作机制,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立法途径”,是今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专题组承担的一项重点改革任务。省人大常委会根据改革任务要求,结合年度立法计划,边立边改,边改边立,推进和创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工作机制,以多种形式拓宽公众参与立法之路。 注重听取利益相关群体的意见成为新常态。开门立法、尊崇民意,关注利益相关群体的意见,是精细化立法时代背景下,增强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重要命题。在今年的立法工作中,省人大常委会始终注意倾听法规调整和规范的利益群体的声音,尤其是“不同的声音”。  相似文献   

3.
所谓开门立法,即在立法过程中坚持走群众路线,让群众积极参与,实现立法民主化。我国立法法规定“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只有遵循民主的立法程序制定出的法律,才能成为代表最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社会“公器”。因此,推行一种民主化的开门立法程序,对于国家的法治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现代立法被称为“阳光下的事业”,民主立法、开门立法也就成为立法法的一个基本要求。实行开门立法,能够充分发扬民主,使人民群众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为立法机关与老百姓的交流架起桥梁,实现立法为民做主,由民做主。开门立法是吸纳和表达民意的必由之路,是克服部门利益的有效途径。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在近年来地方立法实践中,始终坚持开门立法,不断开拓创新,探索民主立法新途径。我们在地方立法各个环节都遵循民主原则,特别是在法规草案审议修改过程中广泛征求和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除坚持传统的座谈会、讨论会、论证会等征求意见方式…  相似文献   

5.
一般认为,立法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各种利益进行平衡的过程。对公众而言,他们总是希望通过各种表达机制,把自己的利益诉求传递给立法者;而立法者则是在充分听取各方利益表达的基础上,对原始的、多元的利益诉求进行整合、协调和平衡,并通过法定程序,把它们转化成为相应的制度设计。因此,表达和倾听是立法工作中的两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只有两者完美的结合,才可能成就一部品质优良的法律。最近几年,我国开门立法的进程在不断加快,从物权法草案提交全民讨论,到个税法立法听证会的举行,再到劳动合同法草案提交全民讨论——随着民意的全方位介入,普通…  相似文献   

6.
张媛 《人大建设》2007,(1):17-19
随着民主法治进程的推进,从“闭门立法”到“开门立法“已是大势所趋。近年,立法听证会逐渐成为立法民主化进程中的普遍事件,“听证”开始成为百姓耳熟能详的词汇。  相似文献   

7.
法律专家认为,民众参与立法过程,将过去难以接近的立法“神坛”向普通民众敞开大门,是我国地方立法民主化进程中出现的可喜趋势。法律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协调机制,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利益多元化的趋向更加明显,人们的权利义务意识也在不断强化,这在客观上要求立法机关给予民众更多的立法参与权。“开门立法”也符合国际立法趋势,是立法制度可贵的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8.
王士恒 《传承》2010,(6):128-129
因应国家的法制化进程,多元利益主体的形成,使立法体制成为利益分配机制,立法过程成为权力博弈平台,立法博弈正在成为一种治理方式。在动力表现上,社会的多元化发展是立法博弈的内在驱动;在目标表现上,民主与文明是立法博弈的价值诉求;在方向表现上,多元利益平衡是立法博弈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9.
十八大报告强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利益格局正经历重大调整、利益诉求也日益多元化,需要构建相应的利益表达机制和协商对话的平台。积极探索新时期人民有序参与立法的特点及途径,引领开门立法潮流,切实保障公众参与立法的权利,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新时期人民有序参与立法的特点(一)参与立法的主动性逐步提高当前,随着公民素质的提高,我国公民参与立法越来越体现了  相似文献   

10.
目前,河北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的若干规定》。针对相关政府管理部门负责起草法规可能使“部门利益法制化”的问题,该规定提出对有些法规草案可以采取委托或招标方式起草,进一步体现了开门立法、民主立法。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11.
因应国家的法制化进程,多元利益主体的形成,使立法体制成为利益分配机制,立法过程成为权力博弈平台,立法博弈正在成为一种治理方式.在动力表现上,社会的多元化发展是立法博弈的内在驱动;在目标表现上,民主与文明是立法博弈的价值诉求;在方向表现上,多元利益平衡是立法博弈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12.
在今年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贵州代表团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全国人大代表龚贤永说,立法要避免“部门权力利益化、利益法制化”。话音一落,立即引发会场热议。“从开门立法维护公平正义的角度,省人大常委会应该作表率。”3月27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分组审议了本届立法规划草案时,宋平委员的话同样引起了参会人员的共鸣,法案起草部门化这个“最大问题”再次浮出水面。大家表示,应该探索解决办法,改变目前大多数法规草案均由政府提出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合理设置房地产登记的程序,使相关规定更加公正、更加便民、更有操作性,对于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的财产权利具有重要意义。7月28日,《上海市房地产登记条例(修订草案)》立法听证会召开,这是本届市人大常委会举行的首次立法听证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云耕指出,“开门立法”的内涵,是使立法真正表达绝大多数人的意愿,来平衡社会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力求使所制定的法规真正反映民意、体现民智。  相似文献   

14.
迟洪涛 《前沿》2012,(8):11-13
本文从解除某些权威造成的"迷误"入手,对边沁的《政府片论》文本进行深度解读,重点考察其中"破"与"立"的关系,以阐明边沁的真实意图。本文对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进行了严密的剖析,深入探讨功利主义的逻辑工具、心理学基础、权利与义务的对应关系、私人伦理与公共伦理的区分以及政府的正当职能等问题,论证功利主义作为一种公共伦理,意在通过立法艺术抑制不宽容,达成利益的人为同一,以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在市人大立法实际工作中,还是在专家学者眼中,或者是在市民切身感受、耳闻目睹中,2004年无疑是我市开门立法工作步子迈得最大的一年,其开放程度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16.
广集民意、吸纳民智,保障人民群众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是保持法规政治品质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立法决策水平和质量的重要途径。2008年以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坚持走"精细化"立法之路,在科学立法、民主立法道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脚印,书写了新的篇章。开门立法新举措征求民意、反映民情、张扬民权,为相关利益群体提供表达意见的机  相似文献   

17.
随着民主法治进程的推进,从“闭门立法”到“开门立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立法听证在各地日渐升温,逐渐成为我国民主政治生活尤其是立法民主化进程中的普遍事件。“听证”正在从一个学术名词,转变成为中国的法治实践。  相似文献   

18.
闻韬 《人权》2014,(1):42-43
信访活动已经成为民意表达、利益诉求的一个较为突出的社会现象,解决信访问题、保障公民权益也是当前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信访立法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有着深刻的实践基础和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其中重要一项就是看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作为国之大事、民之大事,国家立法关乎社会关系的调整,关乎社会秩序、市场秩序的维护,关乎经营主体、公民权利义务的范围指向、切身利益。社会各界尤其是基层民众有积极参与立法工作的意愿,立法机关也应该开门纳谏,畅通民意反馈渠道,充分听取民众意见,为人民群众参与立法搭建平台、畅通路径,为立法工作接足地气、提供丰富的民意营养。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在整个国家的法律规范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行政立法已经成为现代政府对社会各项事务进行有效管理和调控的不可或缺的手段。然而,一个不应否认的事实是行政立法中的权力寻租现象十分普遍,即立法主体通过立法权的运行而使部门权力利益化和部门利益合法化。对此,立法公开制度和立法参与制度可以起到有效的防范作用,但立法回避制度在其中的作用亦不容忽视。行政立法中的回避制度是指与某一立法项目有直接明显利害关系的单位和个人,不得参与行政法规或行政规章的起草、审查和评审,不得主导立法进程的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