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7 毫秒
1.
我们海外华侨华人翘首期盼着中国华侨博物馆早日竣工,早日开馆欢迎四海宾朋。几百年来,海外华侨华人的奋斗历史和丰功伟绩,辛酸苦难和奉献精神及成长发展,都将在华侨博物馆里得到实物和珍文美图的见证和张扬。“华侨是革命之母”,华侨华人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历史时期的丰功伟绩,对于所在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对于所在国与中国的友好关系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均将进一步昭然于世。  相似文献   

2.
2022年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东南亚之行引发东南亚国家华侨华人持续热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备受瞩目的关键词。恰值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面对海外环境复杂化和不确定性上升,如何有效凝聚华侨华人力量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亟待探讨的重要议题。中国与文莱关系友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文莱政府的积极响应,截至目前两国合作成绩斐然。文章通过梳理分析文莱华侨华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现实基础、实施进展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为中国和文莱友好关系为文莱华侨华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创造了条件,但也存在亟须关注的内外挑战。基于此,文章研究提出继续深入发展中文友好关系,加强对文莱华侨华人的调查研究和与文莱华侨华人的沟通交流,重视发挥文莱华侨华人华商的桥梁作用,注重发挥华侨华人在商贸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民心相通”等方面的作用等推进文莱华侨华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更好地发挥侨联组织在服务“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侨界高新技术人才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积极性、创造性,吸引更多海外高新技术人才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回国创业,中国侨联于2010年8月24日至29日,组织开展了第十届海外高新技术人才为国服务暨第三届新侨创新成果交流会。  相似文献   

4.
1979年中国大陆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利用外资”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吸引海外华侨、华人在中国大陆投资更是“利用外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本文拟通过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大陆经济关系的一个侧面,从海外华侨、华人在中国大陆直接投资的角度,对近十年来海外华人在中国大陆投资的发展变化、投资特点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前景等方面进行论述分析,并与近代华侨在中国的投资进行对比,提出一些看法。一、海外华人在中国大陆投资的发展变化据中国对外经贸部外资局提供的数字显示:“中国在实行对外开放的九年(1979—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侨联主办的《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论坛》于9月29日在北京隆重举办。该论坛以"传承与发展"为主题,来自海外的印尼、英国、美国、巴西、埃及、澳大利亚等16个国家24个中文学校校长及老师、部分海外侨团负责人、市侨联所属侨团北京马来西亚归侨联谊会、缅甸归侨联谊会、北京华商会等20个侨界社团的代表和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  相似文献   

6.
海内外短波     
福建有1000多万闽籍乡亲旅居世界各地据第四届世界福建同乡恳亲大会筹备处透露,福建省有1000多万乡亲旅居世界各地,并成立世界性闽籍华侨华人社团12个。闽籍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的历史可追溯至上百年前,从最初的宗亲、宗乡会馆发展到今天的各种侨团组织,历尽沧桑和变迁。迄今为止,海外闽籍华侨华人社团数以千计。上个世纪末,海外闽籍华侨华人社团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涌现出一批地缘性世界闽籍华侨华人社团,尤其是世界福建同乡恳亲大会、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世界福清同乡联谊会、世界福州十邑同乡总会、世界安溪同乡总会、世界晋江同乡总会、…  相似文献   

7.
2013年5月13—15日,第八届“海外人才与中国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逸夫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研讨会主题为:传递与发展——华侨华人与中外人文交流。研讨会由中山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洛杉矶加州大学教授周敏、华中师范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美国杜鲁门州立大学历史学教授令狐萍、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教授/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厦门大学教授/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博士李明欢分别为大会作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8.
略论海外华人和华人经济①叶祥松海外华侨华人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华人移居海外的记载;唐宋以后,随着海外交通的发达及与邻国交往密切,到国外去经商和定居人数逐渐增多。从宋代后,东南亚诸国逐渐形成了华侨社会,其发展大致上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  相似文献   

9.
华侨华人是中华民族的海外延伸和有机组成部分,而侨团是海外华侨华人的主要组织形式。侨团既是维护华侨华人权益的重要力量,又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战略资源。海外侨团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在新时期呈现出联合化、国际化、年轻化、多元化、专业化的特征,具有参政议政和参与侨务管理的崭新功能。在海外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形势下,中国海外安全需求与供给失衡,海外中国企业与公民面临安全利益保障不足的困境。在“一带一路”安保体系的构建中,海外侨团与私营安保公司、企业等主体都是政府官方安保力量不可或缺的有益补充。海外侨团拥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熟谙住在国舆情社情民情、政商人脉通达、掌握双重语言文化,但新生代华人的多元身份认同和华文媒体的发展困境也为安保体系的构建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充分发挥海外侨团在“一带一路”安保体系中的“安全杠杆”作用,应进一步营造“大侨务”工作氛围、加强侨团自我建设和团企共建、完善“华助中心”服务平台以及推广海外安全联防机制。  相似文献   

10.
新华侨华人的增长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几年来,华侨华人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已经形成的新华侨华人群体,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发展速度日新月异[1]在人数上,新华侨华人的增长势头能否保持下去?是研究新华侨华人发展的重要问题,必将引人注目。各种新闻媒介对该问题的报道,一些论著对该问题的论述,常有浮光掠影或各取所需的现象,这就难免失之偏颇,误导视听。因此很有必要综合分析,认真探讨。中国和新华侨华人移入国以及国际间的各种变化,均有可能影响海外移民的推力和拉力,影响新华侨华人的增减。近年来,出现了不少阻碍新华侨华人增长的因素。一、推力和拉力的逆转…  相似文献   

11.
晋江~[1]地处福建东南沿海,其人民出洋谋生历史悠久,华侨华人遍布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对集中于东南亚各国。据1987年侨情普查统计,晋江共有海外华侨华人94.45万人,其中菲律宾华侨华人65万,占晋江籍华侨华人总数的68.6%~[2];旅居港澳的同胞29.85万~[3],二者合计比晋江本地人口总数还多十几万。改革开放以来,晋江用足用活中央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借助侨外优势,从“三闲”起步,“三来一补”过渡,到三资上路,侨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昔日衣食不足的地瓜县,1991年跨入“全国百…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被世人誉为继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特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人的出国,中医中药也逐渐由华侨传播到海外,并在海外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发展过程。二战以后,尤其是80年代以来,海外掀起一个研究与发展中医药业的热潮。本文选择华侨、华人社会较为典型的美国为研究对象,就华侨、华人在美国发展与传播中医药的历程作一回顾,并就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前景作一分析,以期读者就这一问题有一较完整的了解。一、中医药业在美国的早期发展中医药业在美国的发展离不开华侨、华人的努力。19世纪晚期…  相似文献   

13.
海水流到哪里,华人就漂到哪里,几乎在全球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看到华人的身影。而“唐人街”作为华人海外发展的起点,异地生活的最初依托,同时也作为华人寄托乡愁的理由,无疑在每一位海外华人心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现如今,随着各国各地区交流的日益频繁,炎黄子孙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唐人街”这一地标性风景也随着华侨华人的足迹,遍布于世界的许多地方,同时又因为彼此不同文化的交流和渗透,形成了各地“唐人街”独特的风格。透过美、欧、亚、澳、非等洲诸多城市里各具特色的“唐人街”,透过那些熙来攘往的繁华街道,那些浓郁的东方特色,会领略到世界各地“唐人街”一脉相承的中华风情。  相似文献   

14.
一、序言东南亚地区集中了海外华侨、华人的80%以上人口,东南亚各国的华侨、华人对居住国的战前与战后的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当地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何看待、对待当地华侨、华人的经济地位与经济力量,历来是东南亚各国政府的华侨、华人经济政策的重要课题,从而也是影响东南亚各国华侨、华人经济发展命运的重要课题。除了泰国之外,东南亚地区各国在战前都曾经长期沦为西方殖民国家的殖民地,泰国也是西方殖民国家所控制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战前西方殖民主义者为了达到其在殖民地进行“分而治之”的政策目的…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中国政府对海外华侨华人的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侨务政策发生较根本的根本的变化,其最重要的特点是务实。根据国外侨情变化的特点,特定出有助于华侨华人在当地生根发展,又能促进其为祖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服务的务实侨务政策。一、新时期海外侨情变化与特点新时期海外侨情的特点之一,是华侨华人的总数激增,分布状况有很大变化。50年代初,我国政府对海外侨胞的数量估计为1300—1500万人。在80—90年代,海外华侨华人总数当在3000万人左右。其人数增加的原因,一是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二是新时期产生的新移民。中国人的传统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60…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中国人远赴海外,用自己的双手在海外搭筑起了一段段丰富精彩的人生。这些人生背后不仅是经历的集合,还蕴涵着华侨华人可贵的拼搏精神以及衔木填海的心愿。海外华文文学也在这种环境中应运而生,以文字形式将海外华侨华人独特经历转换为承载着时光记忆的“铅字”。  相似文献   

17.
在亚洲“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华人经济也遭受了很大的损失。这里所说的“华人经济”系由(1)中国大陆经济、(2)中国大陆外华人经济组成,后者又包括①香港(已回归)、澳门(1999年12月20日回归中国)及台湾的中国人经济、②海外华侨华人经济。 从狭义上看,也许只有海外华侨华人经济才能称为“华人经济”,但由于它们相互联系着,所以从广义上进行探讨。这里不单就华人资本的动向,而是更广泛地进行观察。 虽说经济危机,但并非亚洲经济全都陷入了危机,仅从经济增长率及其他宏观数字来看,中国和台湾莫如说经济情况良好。新加坡虽然情况不好,但与其他东南亚国家  相似文献   

18.
海外华文教育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文教育是指海外华侨华人来中国学习中国语言文化和华侨华人在所在国对华族子女所进行的中华民族语言文化教育。海外华文教育是中国语言文化教育在国外的一种延伸,与中国有相通之处,但由于地域、风俗、当地政策等原因,海外华文教育又具有独特的发展特征。目前,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华文经济价值的提升,海外华文教育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13年5月15日至18日,由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国际关系学院、德国马克斯·韦伯基金会、德国佛来宝大学历史系和华侨博物院共同举办的“华侨华人与中国侨乡近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举行。来自德国、美国、新加坡、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们齐聚一堂,  相似文献   

20.
我院李国梁(郭梁)教授著《东南亚华侨华人经济简史》已出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该著作按照东南亚华侨华人在海外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顺序考察了华侨华人资本在当地积累和发展的曲折过程,第一次系统地论还了东南亚地区华侨华人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分析、探讨了华侨华人经济的性质、特点和作用,从根本上否定了歪曲和排斥华侨华人经济的谬论和流行观点,并对国内外近年来研究华侨华人经济的学术动态作了评介。对于华侨、华人经济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如海外华人经济实力增长的估计、华人经济地位与当地民族主义的矛盾、海外华人与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