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提出坚决防止"带病提拔",对违规使用干部"零容忍",严厉惩处。用人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中组部此次印发的《意见》,直指"带病提拔"、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干部选拔任用上的不正之风、腐败之风,旨在严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纯洁选人用人风气,把选拔干部的权力率先关进严密的制度笼子。一段时间以来,"带病提拔"、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现象  相似文献   

2.
媒体     
正人民日报:以刚性制度遏制"买官卖官"切实封堵买官卖官歧途,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是基础。封堵官位买卖之路,规范权力尤其是"一把手"的权力至为关键。公道正派来自严格程序,清风正气源于严明法纪。让制度更完善,让执行更严格,让问责更严厉,就能织密反腐"天网",使跑官要官者没有市场、让买官卖官者寸步难行,为净化用人风气释放正能量。  相似文献   

3.
2月15日,中组部对吉林省靖宇县原县委书记李铁成、辽宁省宽甸县原县委书记商殿举、安徽省蒙城县原县委书记孙孔文、海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原局长马招德等4起领导干部受贿“卖官”案件进行了通报。通报指出,李铁成、商殿举、孙孔文、马招德作为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本应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带头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但他们却滥用职权,大肆“卖官”敛财,严重玷污了干部队伍的形象,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完全是咎由自取。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要从中汲取深刻教训,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特别是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用人行为的监督,严厉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本期选取李铁成、孙孔文两个卖官者卖官受贿的犯罪事实进行剖析,期望给那些在位者以警示。  相似文献   

4.
宾语 《检察风云》2004,(9):9-11
2月15日,中组部对吉林省靖宇县原县委书记李铁成、辽宁省宽甸县原县委书记商殿举、安徽省蒙城县原县委书记孙孔文、海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原局长马招德等4起领导干部受贿“卖官”案件进行了通报。通报指出,李铁成、商殿举、孙孔文、马招德作为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本应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带头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但他们却滥用职权,大肆“卖官”敛财,严重玷污了干部队伍的形象,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完全是咎由自取。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要从中汲取深刻教训,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特别是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用人行为的监督,严厉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本期选取李铁成、孙孔文两个卖官者卖官受贿的犯罪事实进行剖析,期望给那些在位者以警示。  相似文献   

5.
缤纷语丝     
《江淮法治》2010,(11):6-6
“让卖官者身败名裂,让买官者赔夫人又折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日前指出,要不折不扣执行四项干部监督制度,继续以最坚决的态度同用人上不正之风进行战斗,全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相似文献   

6.
整治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坚决整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问题。”这是党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根本性要求,是党心民心所向,为我们深入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7.
对丁"买官卖官"这样一种被公认为"腐败源头"、"最大腐败"的腐败形式,多年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不断出台有关文件和规章制度,但纵观现有用人体系,漏洞仍在,"买官卖官"的土壤还没有从根本上铲除.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选拔干部必须全面贯彻德才兼备的原则,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如何防止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违反组织人事纪律、以权谋私、买官卖官、权权交易、权色交易、任人唯亲等不正之风,是当前党的建设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强调:“严肃组织人事工作纪律,严肃查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和突击提拔干部等行为,坚决反对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按照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坚决整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问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多次强调,要求重视关心老实人、正派  相似文献   

11.
羊春乔 《检察风云》2010,(14):14-15
根治官场造假,关键还是要在整治用人不正之风上下工夫。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要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坚决整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问题。要防治这类现象的再度发生,必须打好“组合拳”。  相似文献   

12.
买官卖官行为,给执政带来风险,给事业带来危害"使用人导向发生偏移,挫伤了有真才实学、勤勉工作的人的积极性。导致买官卖官行为发生的原因很多,如,落后“官念”作祟。长期以来,不少人把当官作为光宗耀祖、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通过正当途径无法如愿,有的人便通过跑官、要官、买官等实现目标。另外,规章制度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防治买官卖官行为发生,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建立廉政档案,实施常态监督。廉政档案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平时在党风廉政方面的记录,它可以为干部任用提供党风廉政方面的情况。因…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按照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坚决整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问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多次强调,要求重视关心老实人、正派人、不巴结领导的人,防止任人唯亲、唯近。  相似文献   

14.
从法律角度讲,“买官”是行贿行为,“卖官”是受贿行为。众所周知,行贿、受贿均属违法犯罪行为。那么,“买官”、“卖官”理所当然地也属于违法犯罪。与其他违法犯罪不同的是,“买官”、“卖官”现象产生于“官场”之内,而且往往是“一对一”,因而有较大的隐蔽性。《政府法制》1997年第10期刊登的《揭开廉洁书记的面纱》一文,写的就是一个素有“廉洁书记”美誉的地委书记因“卖官”受贿被处以刑罚的事,读来感触颇多。  相似文献   

15.
买官卖官是权钱交易的典型表现,也是人事腐败最为恶劣的形式。近年来,买官卖官问题屡屡发生,而且买官卖官者的胆量和伎俩较之古人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严重损害了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败坏了党风、政风,毒化了社会风气。买官卖官问题严重从近年来查处的案件看,买官卖官问题呈现以下特点:1.从个别趋向多发。买官卖官现象在九十年代初还是极个别的现象,但近年来一些地方却有愈演愈烈之势:数量增多,层次提高,速度加快。其原因在于,从贪官手中买官的官员必然也是贪官,一旦官位到手,必然要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想方设法捞…  相似文献   

16.
新华 《政府法制》2014,(34):48-48
据了解,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组已开展四轮巡视,涉及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7家中央单位、6家中央企业和2所部属高校.巡视发现,有8个地方干部任用存在领导打招呼、拉票贿选、跑官要官、弄虚作假之风,有5个地方甚至存在着严重的买官卖官问题.那么,买官卖官这些见不得光的交易究竟是怎样进行的?  相似文献   

17.
一 买官卖官这种龌龊勾当是腐朽的旧社会旧制度的产物,千百年来都被世人唾弃。但是让人们料想不到的是,在乾坤朗朗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竟还有人干着买官卖官的卑劣交易。何建林在任广西合浦县县委书记期间,县海防办主任、县财政局局长、县糖厂厂长、县劳动局局长、县工商局局长等24人先后向他送钱后,都谋到了各自的官位。福建省政和县原县委书记丁仰宁,在不到3年的任期里,收受“红包”款多达上百万元,其中相当部分与买官卖官有关。河南省原周口地区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曾锦城受贿33.2万元,参与卖官15起。河南省原安阳市市…  相似文献   

18.
一吃苦受累应成为“公仆”最通俗的解释与确认。如果当官就意味着享受,那么无论你设置怎样的选人用人机制,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照例会成为人们竞相抢购的“紧俏商品”;如果当官就意味着发财,那么无论你施以怎样的严刑峻法,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在利益驱动面前也照样大行其道。二对于领  相似文献   

19.
时政中组部发通报严惩三名买官卖官干部。中央组织部上月就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原副秘书长甘雏仁“买官”案。河北省平山县原县委书记刘秀田“卖官”案、山西省吉县原副县长姜建仲“贿选”案发出通报。通报指出,甘维仁、刘秀田、姜建仲身为党的领导干部,本应廉洁奉公,恪尽职守,严格按照党的原则办事,却利令智昏,徇私枉法,大肆买官、卖官、搞贿选,  相似文献   

20.
跑官要官、买官卖官这样的用人腐败问题是社会毒瘤和顽症,自古至今都有,甚至在毛泽东时期也有胆敢伸手要官的人。在毛泽东时期,大致有以下两类人曾经伸手向毛泽东要过官或要过工作,毛泽东都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地加以反对,或严肃处理,或明确拒绝,或严厉批评,从而为我们树立了选人用人上的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