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吴海 《新民周刊》2012,(10):40-41
对伊朗的战与不战,被视为今年世界局势的最大悬念。3月11日,美国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企业"号离开美国弗吉尼亚的诺福克军港启程前往中东。这是服役50年的"企业"号执行的最后一次部署,在完成这次为期7个月的军事任务后,它将返回弗吉尼亚,并在12月1日举行退役仪式。  相似文献   

2.
姜浩峰 《新民周刊》2012,(33):72-74
当年,美国人不费一枪一弹,就毁灭了苏联遗留下来的核动力航母。直至最近,俄罗斯才痛下决心,准备制造核动力航母,猛回头,恍惚间二十年!美、英、法、俄,掰手指算一算,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里,唯有中国从未装备航母。当年,决定太平洋战争胜利天平的,正是航母——日本偷袭珍珠港,是想"吃光"美军航母,美军节  相似文献   

3.
一架F-35C"闪电"战机,1月24日降落时"砸"在"卡尔·文森"航母甲板上,起火滚落进南海汹涌波涛中,舆论哗然。2月6日,36秒长的视频上传到网上,揭开了"闪电"最后9秒钟的狂放一刻。从视频镜头来看,应该是来自航母尾部着落航线监控设备。视频最早捕捉到这架"闪电",是1月24日16时31分10秒。此时,远处的海天之间出现了一个黑点,"闪电"正建立起着落航线,准备向"卡尔·文森"归航。  相似文献   

4.
安谅 《新民周刊》2020,(9):87-87
疫情和"大隔离",让人心神不定。但年近八旬的老母亲早就腰腹疼痛,熬过了春节,又持续了一月有余,她坐不住了。明人也决定,当即陪同赴医院查查。这家医院近,条件也好,但据说曾有确诊病人。明人惶恐,和老母亲两人武装到牙齿再出发。  相似文献   

5.
《新民周刊》2012,(38):97-97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于9月25日服役。此舰系从前苏联委托乌克兰制造的"瓦良格"号航母改装而来,其建造工程自1983年在黑海造船基地开工,至苏联解体时尚未完成,为此工程一度中断。1995年,俄罗斯以偿债名义将"瓦良格"号交付给乌克兰,后者于1990年代后期将其出售给中国。"瓦良格"号从黑海运送到辽宁大连港的行程波折丛生。仅...  相似文献   

6.
边芹 《新民周刊》2012,(28):70-72
"入行式"产生的目的就是驯化新来者入行的第一步是学会攻守同盟。所有这些与文明世界背道而驰的做法,都是为了考验成员间一起作恶能作多远,以及新成员承受恶而不背叛能承受多远。被鲜花绣球蒙上双眼我们中国人就像蜗牛,无论走到哪里身上都有自己的小房子,喜欢自处的好处是不翻天搅地,关键是不寻找对立面,尤其不盯着别人的弱点确立自己存...  相似文献   

7.
沈彬 《新民周刊》2020,(8):93-93
专职从事公益工作,能不能拿钱?问题很敏感,其实也到了绕不过去的时候了。2月28日,马云公益基金会公布了1月份的理事会视频,马云碰了公益界工资偏低的"敏感"话题:很多基金会有个大的问题,就是基金会拿别人的钱,但是基金会的工作人员的工资偏低,他们觉得反正是公益,别人的钱才要花得更加小心。我们应该让工作人员更加专业,而专业人需要专业投入。  相似文献   

8.
吴海 《新民周刊》2012,(27):38-39
日本文化中"不加质疑地服从,不愿意质疑权威,坚决‘紧跟程序’,盲目的集体观念以及岛国心态"都对此次核事故产生了负面作用。7月1日,日本关西电力公司在一片抗议声中,重新启动了福井县大饭核电站3号机组。这也意味着日本"零核电"状态在约2个月后宣告结束。  相似文献   

9.
"人家说我的人生多姿多彩,问我满不满意。其实,无所谓满意还是不满意。我这一生,该做的事情都做了,现在我的事情做完了。我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别人。"带着平静的心情,100岁的黄苗子不再理会尘世的颂扬抑或诟病,潇潇洒洒地乘风而去。  相似文献   

10.
孟静 《新民周刊》2012,(29):81-81
每个占领道德制高点的人自己也背负着原罪,比叶蓝秋更深的罪过,但却不妨碍他们用匕首一样的语言戳向那个不认识的人。《搜索》上映之前,我在微博上说:高圆圆这次终于演了一个道德上有瑕疵的女人。高圆圆回复我说,她也有同感。以前她的角色——洁白无瑕、宅男女神,顶多被侮辱被损害,错都是别人犯的。这次也不能说"叶蓝秋"这个人物是坏人...  相似文献   

11.
黄祺 《新民周刊》2012,(29):68-70
60多年前,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的开创者,持一把"借来"的手术摇钻,站上手术台。那一天,是如今一艘超级强大的医疗"航母"的开端。大脑,人体最神秘的器官,也是人类医学最后进攻的"堡垒"。大脑中神经密布,在人体健康的时候,大脑有条不紊地通过神经协调着我们的感知、运动。事实上,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对大脑的了解并不算多。但是,大...  相似文献   

12.
想飞……     
"能不能将这篇展览前言卖给我,因为我的弟弟也是一名航空公司职员。"一位来自美国的女士如此说,让在场人士感到有些小小的为难,毕竟展览没有结束,展览前言还得继续挂在墙上。于是只得和她约定复制一份给她。这是最近在上海市莫干山路50号爱普生影艺坊出现的镜头。一场名为《想飞——那些年他们追过的大鸟》的摄影展,引来摄影人和中外飞...  相似文献   

13.
追梦中国     
钱亦蕉 《新民周刊》2013,(33):26-27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令人唏嘘的话题。如果说中国梦是"喜大普奔"的宏大叙事,那么个人梦想的追逐与挣扎,更多的是"人艰不拆"的过程。然而,没有一个个普普通通的人、实实在在的梦筑底,中国梦又会在哪里呢?或者说,当无数追梦的中国人都能梦圆之时,中国梦毫无疑问也就变成现实了吧。  相似文献   

14.
2014年发生的"岁月号沉船事件"(简称"岁月号事件"),在韩国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韩国市民组织大规模示威游行谴责韩国政府的腐败行为及消极的处理态度。而曾在20世纪民主运动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韩国文学界人士也针对"岁月号事件"做出了强烈回应。本文通过介绍"岁月号事件"给当时的韩国社会造成的影响引出了韩国文学界对此次事件做出的即刻反应,着重考察了2014年韩国几大代表性文学期刊、文人组织对"岁月号事件"的讨论视角、讨论方式等。通过该考察,验证了韩国当代文学的社会参与意识及其浓厚的政治色彩,最后分析了形成韩国当代文学这一特征的几大原因。  相似文献   

15.
天问·火星     
4月24日,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50周年纪念日,中国宣布了第一位火星使者的名字:"天问一号"。按照计划,它将在2020年7月搭乘长征五号火箭,远征太阳系的另一颗行星火星。这将是中国出发迄今最远的一次旅行。"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这是屈原在《天问》里提出的课题,如今中国航天人将派出使者,试图去解开屈原之问。中国的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最先出发的是"天问一号",这是在以特殊的方式向先贤致敬。  相似文献   

16.
沈嘉禄 《新民周刊》2012,(15):88-88
在雨点般的槌声中,迎来了泰坦尼克号沉船一百周年纪念日。14年前,《泰坦尼克号》一下子将全世界征服,电影主题歌换来的眼泪足以将这艘大船再次浮起来。从此,关于这条大船遗物的拍卖消息不时传来耳畔,诱发我的兴趣。当时我的收藏热情非常高涨,几乎每个周末都要赶在天没亮之前去古玩市场寻寻觅觅。相比"新假破"的地摊货,与泰坦尼克号有...  相似文献   

17.
李嵘 《新民周刊》2012,(31):50-53
新世纪里,当"盛会之车"的车轮隆隆驶过北京奥运、上海世博这两个堪称枢纽的站点之后,伦敦奥运会也已悄然顺利到站,欧亚两洲的三座国际大都市四年以来分别演绎了一段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笔者有幸在这三站都能躬逢其盛,如今,站在伦敦再望北京、上海,发现每个地方都有新的可圈可点之处。  相似文献   

18.
<正>主持人:2013年7月,河南安阳市汤阴县孟某在网上实名发帖举报安阳市检察院干警王某受贿,他认为自己举报的对象王某乙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罚,是干警王某在充当"保护伞",因"王某收受了王某乙的100万贿金"。近日,河南省高院公布此案详情,孟某因诬告陷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当时,这一实名举报帖一经发布,迅速被人民网、新华网等多家网站转载。据孟某说,他是通过座机打电话,将别人说王某乙给王某送钱的话录音,然后又写了举报信,通过别人发在网上的。随后,孟某又拿  相似文献   

19.
他们更像是无名英雄,更不容易被人们看见,因为他们把镜头和文字都给了别人,把荣誉和赞美都倾注在了他人身上,他们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守望相助,天涯共此时"的中国力量。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还在肆虐。2021年12月23日0时,陕西西安,这座十三朝古都,主动按下了暂停键,原本生活在喧嚣尘世的西安人,在深夜零下的凛冽寒风中默默地一轮一轮做着核酸检测,昔日热闹繁华的千年古都没有了往日的人潮和欢笑,人们的心情波荡起伏……  相似文献   

20.
舍文 《新民周刊》2013,(1):42-43
作文题"蚂蚁与蜜蜂"。小学生向父亲解释:"老师说,蚂蚁劳动为自己,蜜蜂劳动为别人,所以蜜蜂更好更无私。"父亲回答:"蜜蜂劳动也是为了自己,只不过它在为自己采蜜的时候也可以酿更多的蜜给我们吃。"父子之间的问答,正好是一场关于企业角色的辩论。越来越多的企业把自己当做蜜蜂,盈利之外,他们更希望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来赢得尊重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