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尹正 《日本问题研究》2007,(4):33-35,43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中,中日经贸关系通过互惠合作已经发展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本文通过分析中日经济关系对中日两国经济的重要性和中日经济的互补性,认为从长期来看,中日经济关系还会向互惠互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中日两强并立日趋明朗,中国从海上走出去和日本走向正常化国家的力度和速度几乎同时加大,两国的海上交集、碰撞日益激烈。21世纪初中日两国海权的国家战略设计基本清晰,都有了一系列的指导性纲要,中国的"海洋强国"与日本的"海洋立国",都是国家战略设计。但是中日两国海权的国家战略设计在孕育时间、思维基点、海洋经济基础、历史责任和未来追求上有很大的差别。"海洋强国"与"海洋立国"在国家战略目标、海权方向、治理体系上都有无可避免的碰撞。中国的"海洋强国"与日本的"海洋立国"从本质上讲是中日两国的抱负冲突。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的海洋强国之路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不做国际体系的挑战者。  相似文献   

3.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着力推进货币改革,维护国家货币主权。然而,这一改革却受到日本的阻挠。为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日本加紧对中国东北金融侵略,不断破坏中国货币主权。因美国收购白银所引发的白银风潮,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冲击。为应对危机,国民政府决定实施法币改革。出于策略方面的考虑,改革方案出台前对日严格保密。法币改革实施后,日本社会各界对此表示愤慨,认为此举是中国"抗日"的体现,于是,采用外交威胁、经济破坏、政治干涉等多种手段予以阻挠和破坏。对此,国民政府一方面坚持原则,坚定推进改革,一方面见招拆招,审慎应对。法币改革前后,中日间的博弈与较量,其实质是中国国家货币主权的维护与日本所谓"宗主权"之间的争斗。日本低估了国民党金融治理能力,错判了世界货币发展的趋势,最终在这场"货币战"中落败。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探讨了《万叶集》中咏"云"的和歌与中国文学的关系。通过对《万叶集》文本的仔细研读、与中国古典诗歌作品的精心比对,可发现众多《万叶集》和歌的构思与中国古典诗歌有相似之处。论文通过举例与分析的方法具体论证了两者的关联,同时论证了《万叶集》和歌的枕词、序词等修辞及用词对中国文学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文章使用联合分析法对中国和日本消费者购买轿车决策的差异进行了比较。通过对96名日本消费者和102名中国消费者的调查发现:中国消费者相对最重视轿车的原产地,而日本消费者最重视轿车的价格;大多数中日消费者通过价格对轿车的品质进行判断,并且都赋予轿车"炫耀品"属性;消费者购买决策存在显著的品牌和原产地效应,多数中日消费者对于轿车的选择都存在明显的爱国主义倾向。这些结论为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思想、文化由朝鲜半岛辗转流传入日本,经由日本民族吸收改造,呈现出崭新的形态。在中日思想比较研究的领域中,日本学者沟口雄三以概念比较为切入点,结合两国文化、社会发展的客观史实,通过文献、语源、社会调查等多元化方法,对中日哲学思想中的"天""公私""理"等概念作出了比较。通过比较,探讨了中日思想概念在文化语境中的不同诠释方式,并以此为基础,试图重新建立起对中国和日本的文化认知,同时,也提供了跨学科、跨领域文化比较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以来,中日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贸易商品结构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于中国经济崛起而日本经济低迷,中国在日本对外贸易中的地位迅速提高,而日本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却明显下降。中日贸易发展对中日两国经济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必须认真对待,尽快解决。  相似文献   

8.
读家     
《新民周刊》2012,(45):18-21
环球热点A日本政坛再洗牌日本众议院在11月16日的全体会议上被解散。政府随后在内阁临时会议上敲定"12月4日公示,16日投开票"的众议院选举日程。在此次大选中,执政3年有余的民主党政府将接受民众审判。同时,大阪市长桥下彻的"日本维新会"、前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的太阳党等政坛"第三极"势力将参与民主党和自民党两大政  相似文献   

9.
刘迪 《新民周刊》2012,(41):23-23
日本担心,一旦"右倾化"的结论得到广泛认可,将对日本的世界形象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近半年以来,日本政坛一系列举动令亚洲局势紧张,并给世界带来困惑。今年4月石原慎太郎跑到美国宣布"购岛",9月11日,日本政府宣布将钓鱼岛"收归国有"。另一方面,在日本国内,对外强硬的政治主张则受到拥护。今年9月举行的自民党总裁选举中,各...  相似文献   

10.
刘迪 《新民周刊》2012,(36):20-20
从日本国内政治状况看,既有对华"毅然对决"的极端民族主义势力,也存在亚洲协调派的潜流。今日的中日关系,已进入一个当今世界少有的复杂时期。一方面,世界上第二、第三大经济体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技术交流、人员往来;同时,两国之间国民互信、政治互信却日益丧失。今年4月以来石原慎太郎在美国宣布"购买"钓鱼岛后,中日两国关系更加对立...  相似文献   

11.
日本社会对华心态析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日关系被认为是中国与20多个邻国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尽管中日关系大体上是好的,但是两国之间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为此,本文从中日双方角度对两者之间矛盾的表现及其原因进行分析,进而分析日本失衡的民族心态与当前日本消极民族主义的郁结.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在如何处理中日矛盾问题上,除了事关两国政治基础的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之外,对于双方之间不断涌现的具体摩擦,我们应该继续坚持"韬光养晦"的原则,一切服从于国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的大局.  相似文献   

12.
中日两国在两千多年的交流过程中,形成了剪不断、理不清的关系与认识。回顾中日两国的交往,中国建立华夷秩序,日本被纳入华夷秩序。在华夷秩序下,两国认识上的错位非常明显,究其原因正是华夷秩序对两国彼此认识的影响,使两国看不到彼此的"真相",两国间的冲突也自然不可避免。梳理古代两国认识上的错位,对于近代中日激烈矛盾冲突可以有一个更好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中日茶文化都渗透了儒道释三家思想.虽然三家思想的共同点是以天人合一作为最高的境界,但三者之间并非毫无区别.中国茶文化崇尚道家的天人合一,日本茶道崇尚禅宗的天人合一.本文从中日两国茶事活动中各要素的比较出发,探讨天人合一思想在两国茶文化中的不同体现.  相似文献   

14.
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朝的惨败给中国社会带来空前严重的社会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而战胜国日本则国力日益强大,跻身于资本主义列强的行列。甲午战争后,日本的崛起和扩张加剧了东亚地区国家关系的变化,给这一地区的国际关系带来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东亚国际秩序由以中国为中心的传统宗藩朝贡体系向近代殖民条约体系转型,中朝日近代新型的国家关系逐渐建立起来,传统的宗藩体系土崩瓦解。本文以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与传统华夷秩序的瓦解为切入点,探讨甲午战争后东亚传统邻邦中朝日三国新型近代国家关系建立始末及其对三国关系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完善中日环境合作机制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日本的环境合作项目中,双边合作效果显著。而两国参加的多边层面的环境合作虽然形式众多,但由于大多采取对话方式从而难以落实到具体的行动当中,所以合作的实质进展十分缓慢,尤其在遇到解决跨界环境危机事件的过程中,缺乏有效整合及联合应急的能力,造成效率低下。中日两国应该尝试建立常设性的联合工作小组,以及临时性的联合应急行动小组;中国和日本作为东北亚的核心国家,在东北亚区域环境合作中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完善中国和日本环境合作机制的前提下,两国分别具体执行自己应承担的环保角色;加强中国和日本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合作,减轻两国能源危机压力,这四个方面是合理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各大国的双边关系中,中日关系最富于戏剧性。古代日本谦虚向中国学习,膜拜中国的文明。学习和汲取中国文化、典章制度的劲头可谓如饥似渴,遣隋使、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远涉重洋到中国访问、学习;古代中国多用施行仁德之政为治国之本,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为支撑,怀德布远,有实力而不以实力取胜,结交并友善于包括日本在内的周围各个邦国。近代中国积贫积弱,近代日本则以强凌弱,导致中日之间生灵涂炭,中国屡遭日本侵略的人间惨剧。二战以后,由于冷战而使中国和日本长时期内很少交往,互相闭关锁国,互为敌视对象。1972年以后,中日关系跨上一个新台阶,实现近代以来两国关系从未有过的历史性飞跃。"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等原则,成为中日发展友好关系,双方共同遵守的关系准则。  相似文献   

17.
日本志怪小说《青头巾》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和宗教意义,其"青巾"、"证道得脱"的主题有明晰的佛教文化传承谱系,是日本江户时代的中日两国民间传说、市井文化和佛教思想交汇融合的集中体现;通过对"佛法与情欲的冲突"、"禅密冲突"等既有观点的进一步反思,在回答大谷雅夫教授三个诘问的基础上,认为该小说是以"佛魔一如"思想为核心,以教人不断破除欲执、语执、法执为根本旨归的"佛教叙事"。  相似文献   

18.
刘迪 《新民周刊》2012,(29):18-18
面对中国经济力量迅速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日本存在一种普遍的焦虑。近来,钓鱼岛问题不断发酵。究其源头,肇始于今年4月石原访美时的东京都钓鱼岛群岛购买宣言。那么,石原慎太郎购岛论目的何在,其问题性质如何?4月16日,石原在美国发表讲演,提出东京都购买钓鱼岛群岛5个主要岛屿中3个的主张。我们知道,钓鱼岛群岛中较大的5个...  相似文献   

19.
老曹酷评     
曹景行 《新民周刊》2012,(18):14-14
@南方都市报:山东媒体曝光,有菜农使用甲醛对大白菜保鲜。知情人士称,使用保鲜剂几乎成了业内的一个"潜规则"。南京市场虽对蔬菜入场有严格检测要求,但甲醛并不在检  相似文献   

20.
东亚地区一体化中的中-日-东盟三角关系之互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张锡镇 《东南亚研究》2003,(5):31-36,42
东亚地区一体化,特别是东亚自由贸易的目标之所以迟迟未能实现,其原因在于该地区现存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区外大国势力的牵制、国家利益和地区利益的处理失当以及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历史问题与现实威胁而导致的民族隔阂和互不信任.而作为核心大国的中、日两国之间互不谅解和不合作是东亚一体化主要的障碍.在东亚一体化的缓慢进程中,东盟发挥了倡导和牵头人的作用.中国采取了迂回战术,以东盟促日本,带动了日本的积极参与和合作.中-日-东盟三角互动关系成为东亚一体化过程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