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化隆回族自治县谢家滩乡尔多其那村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走进村里.一幢幢牛羊育肥暖棚、一排排高耸挺拔的杨树和一座座新颖别致的农家小院映入眼帘,党的富民政策使这个曾经贫穷落后的村庄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说.我们的今天,一靠党的好政策,二靠我们有一位好带头人。这位带头人就是村党支部书记、海东地区劳动模范、全国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先进个人马如德。  相似文献   

2.
<正>现年82岁的退休干部、共产党员何显成,自1990年退休后,利用自己擅长的医术,每隔一两个月就骑着马,背着药箱,跋山涉水,到山中牧民家中义务巡诊,使山区的牧民解决了有病无处治的烦恼。多次被国家民委、自治区、兵团、伊犁地区、农四师、霍城县授予"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3.
4.
<正>张新华先后担任天富热电厂、东热电厂党委书记。作为单位主抓民族团结工作的领导,张新华把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纳入岗位工作职责,长期不懈为少数民族大办好事、实事。  相似文献   

5.
<正>黝黑的脸庞,魁梧的身材,稳健的步伐,浑厚的嗓音,脸上时时挂着淳朴憨厚的笑容,给人的感觉总是那么亲切、那么和蔼,他就是二师三十六团公路养护队队长白克日·依明。现年55岁的白克日·依明,曾先后在三十六团当过工人、驾驶员和民族新村村长,1993年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作为一名维吾尔族干部,白克日·依明在工作和生活上,处处以一名党员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做干部  相似文献   

6.
<正>"亲如鱼水心相印,休戚与共同发展。"这是被蒙语译为"泉水涌出的地方"———吐尔根布拉克(团部)各族人民用汗水共同浇灌出民族团结之花的真实写照,它就是矗立在格登山下的新疆兵团农四师七十六团。  相似文献   

7.
为了一句铮铮誓言,出生在回族家庭的李龙晨在方城县袁店回族乡坚守了18年,从副乡长、乡长到乡党委书记,一路走来,艰辛而执著,铿锵而坚定。终于,他从豫西南一个不起眼的民族小乡,走进了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会场,登上了神圣的国庆观礼台……  相似文献   

8.
在祁连县默勒镇.也就是美丽的大通河上游.有一片富饶美丽的大草原,这里草肥畜壮.牛羊欢歌。蒙古、藏、回、土、汉、保安等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们在这个民族大家庭中和谐相处.共谋发展.浓墨重彩地谱写了民族团结进步的乐章。  相似文献   

9.
<正>农二师二十四团地处和硕、和静、博湖、焉耆四县之交,一些周边少数民族患者前来就诊,马德召医生对待他们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几十年如一日为周边少数民族患者医病疗伤,以  相似文献   

10.
在位于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火车西站北五路136号的兵团六建二分公司社区里,居住着这样一个非常奇特的家庭:母亲名叫王江利,是一个未婚姑娘;但她却是一个14岁维吾尔族少年的母亲!这又是咋回事呢?故事发生在1996年12月的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里……这天,长期在外奔波打拼的王江利总算是有了一次和朋友们相聚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章立  苏治花 《共产党人》2009,(22):34-35
“我是回族的女儿,从小到大,都切身地感受着党和政府对回族干部群众的关心和厚爱。”这是喜晓林的心里话。自1999年参加工作至今,她把这些心里话转变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动力,一心一意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群众生活,赢得了回汉群众的广泛赞誉,也赢得了各级组织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2.
正夏燕姣的家庭是由两个民族组成的,丈夫库德来提是农五师八十六团五连一名维吾尔族职工。婚后,夏燕姣不仅和丈夫相敬如宾,指导丈夫科学种田,建立起自己幸福的家庭,而且一有空就到婆婆家抢着干些家务活,与老人唠唠家常;每逢过年过节,她总要为婆婆添置几件漂亮的新衣服;婆婆遇有头疼脑热的,她更是忙前忙后地细心照顾,做上可口的饭菜,买  相似文献   

13.
晓梅 《支部生活》2008,(10):10-10
位于杞麓湖畔、狮子山下的通海县纳古镇,总面积12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8298人,回族6780人,占总人口的81.7%,是著名的“侨乡”和“手工业之乡”。近年来。纳古镇干部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发挥自身传统手工业和经商优势,大力发展个私经济,走出了一条“以发展促稳定,以稳定促和谐”的特色路子,处处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2007年,全镇社会经济总收入27.6亿元,其中个私经济营业收入27.5亿元,实现利税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65元,居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14.
刚察县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的西部。这里居住着藏、汉、蒙古、回等11个民族的群众.总人口4.19万人.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63.83%。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成立于1986年。多年来,科普队紧紧围绕中心、服务中心。以“科教兴青”为己任,常年深入全省各地尤其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开展了一系列促进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发展的先进实用技术推广、科普示范、科技扶贫、科技培训等科技服务活动,取得了较好成绩,成为我省乃至全国科普战线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6.
<正>7月3日下午8点,魏萍和往常一样忙完厂里的活刚下班,就去帮助同事王美芳的丈夫干地里的农活。这样无偿地帮助王美芳家干农活,魏萍已经坚持十多年了。魏萍和王美芳都是农五师八十七团种子加工厂的工人,俩人平时像亲姊妹一样相互帮助。魏萍的丈夫是该团三连的一名农工,承包50亩土地。农忙时节地里的农活多,王美芳就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帮助丈夫干活,魏萍也跟着一同去帮忙。  相似文献   

17.
政策的阳光有没有普照,看群众的笑脸!民生工程有没有落实,看群众的笑脸!一张张盛开在青海湖北岸、祁连山脚下的笑脸,见证着海北藏族自治州自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活动以来所取得的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8.
青海民族影视译制中心成立于1980年.是全国唯一独立的省级专业少数民族语言影视译制机构.承担着全省民族语影视译制和民族音像出版的双重重任.在推动我省三个文明建设、促进民族团结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20多年来.译制中心始终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边远农牧区群众服务的思想,创造了不斐的业绩.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民族语影片译制发行放映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16次受到国务院、中宣部、国家民委、文化部、广电总局、中国文联和省委、省政府等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奖励。  相似文献   

19.
在青海这片古老的河湟谷地上,有一处美丽迷人的地方,它就是平安驿。这里有地道的河湟传统美食,有古老的河湟旧时民居,有传统的河湟民间手工艺品;这里盛开着各民族团结之花,流传着许许多多民族团结的动人故事;花朵的绚丽离不开育花人辛勤的浇灌和呵护,作为海东市平安驿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的陈玉良,为团结之花的竞相绽放付出了辛勤的心血,可谓是平安驿里的育花者。  相似文献   

20.
<正>四师六十四团十五连是一个有汉族、回族、哈萨克族职工群众聚居的农业连队,现有人数796人,少数民族群众322人,占全连总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其中哈萨克族51户、183人。这51户职工组成了一个生产班,被连队称为哈萨克班。由于十五连地处巴基泰沙漠边缘,干旱缺水,每年开春一场风沙,苗就被风沙打得七零八落,前几年,这51户哈萨克族职工人均年收入年年达不到连队其他职工的平均水平。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