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没文化的支撑,一座城市的发展将失之臂力,一座城市的文化品牌是让世人记住这座城市的主要标识"。近10年来,百色市西林县着力整合文化资源,发掘句町历史文化,打造文化精品,文化亮点闪现。  相似文献   

2.
刘英 《重庆行政》2014,(2):98-99
正重庆城3000年厚重历史文化的积淀和传承,铸就了今天重庆成为全国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一座城市影响力的衰落与提升与其经济、文化发展密不可分的,作为早在1986年就被国家列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庆,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为提升其城市的影响力奠定了物质基础,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庆在其历史文化传承、文化发展、文化品牌上还需进一步打造和提升。一、重庆母城文化的积淀和传承重庆母城文化是重庆城市文化的根。城市新疆  相似文献   

3.
武汉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了将武汉市建设为“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纵观国内中心城市和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成功经验,深度挖掘和有效整合地域独特的历史人文资源和自然地理优势,提炼和构建城市主题文化,是建设国家文化中心城市的关键举措。武汉市建设国家文化中心城市必须打造武汉市城市主题文化并对武汉市城市文化发展进行顶层设计。本文重点是将武汉市城市主题文化定位于“长江文化之都”,并就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汉正街商贸旅游区文化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是城市的依托,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有着五百年商埠历史的汉正街,蕴含着丰富的商业文化底蕴和自然、人文景观资源。汉正街市场是《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所确立的四片旧城风貌区之一,也是武汉市滨江开发改造的重要区域。开发建设汉正街商贸旅游区,必须发挥比较优势,彰显文化特色,将汉正街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与繁荣的现代商贸相结合,搞好汉正街商贸旅游区的文化定位。一、汉正街的历史文化特征汉正街位于长江与汉江交汇处的南岸,因古汉口之正街而得名。历史上的汉正街曾经是中国内陆的中心市场,对促进16世纪以来本地区乃至中国中南部商品经…  相似文献   

5.
早在2011年1月,日本奈良第三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上,三方提出评选“东亚文化之都”倡议。根据行动计划,中日韩三国于2013年全面启动首届“东亚文化之都”评选,各国选出一座城市共同当选2014年“东亚文化之都”。这是亚洲首次也是最高规格的…‘场区域文化评选交流活动,各国仅选出一个能够代表本国文化的城市。评选综合考核每个城市的文化综合性情况,是对参选城市历史文化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对外文化交流、城市文化建设、城市软硬件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各个层面的综合性评价。  相似文献   

6.
黄万求 《传承》2007,(6):96-97
壮文化是南宁城市文化之根;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形成壮文化独特的内涵和特征;传承与发展好壮文化,对于构建开放南宁、和谐南宁,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国庆 《前沿》2014,(23):92-94
当今,蒙古族历史文化的流失极其严重。大多数蒙古族学生不知蒙古民族的历史文化,甚至有些中小学的蒙古族学生连"成吉思汗"是谁都不知道。蒙古族历史文化严重流失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经济的发展对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冲击,蒙古民族教育制度不完善,国家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发展和传承的相关法律的缺失。因此,研究蒙古族历史文化的法律保护问题极有价值。  相似文献   

8.
文化生态学视野中红色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晖 《求索》2011,(3):104-106
"红色文化"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特定的文化概念。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来看,红色文化的生成和发展具备了遗传变异性、动态平衡性、整体开放性的生态意蕴。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中,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于维护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化"优势种"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生态和谐,维护民族文化生态系统的遗传性和稳定性具有深远意义。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文化力作用,满足社会环境的种种需求,必须加强红色文化的生态建设,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中国士人有着传承和弘扬文化的高度使命感和担当精神,素以“传承文化”“教化民众”为己任,认为士人修己和教化之好坏,关系天下兴亡。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士人有着浓厚的“文化自觉”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
中央商务区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象征与标志,是城市经济、科技、文化的密集区。汉口沿江商务区建设对武汉市江岸区"十二五"期间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落实"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明汉口沿江商务区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汉口沿江商务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据此提出了建设汉口沿江商务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历史街区是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是一座城市的起源和精神支柱,是城市历史风貌的重要传承。海口作为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有极为丰富的历史街区遗存。但长期以来,由于地方政府文物保护观念淡薄,历史街区破坏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12.
地名文化有着重要的文化基因,是城市文化、市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接地气的文化。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记忆。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采取多种方式充分挖掘街区历史地名文化,既留住了乡愁,靓丽了街区,也提升了城市品质。2018年12月,南京市在秦淮区朝天宫街道召开"南京市地名文化传承发展示范街区"现场会,在全市推广了朝天宫街道保护、传承、弘扬地名文化,打造地名文化街区的做法。  相似文献   

13.
阳秀琼 《当代广西》2012,(16):37-39
防城港始建于1968年,1993年设立地级防城港市,至今才19岁年华。"建市时间不长历史长。"这是防城港市领导介绍自身城市特点时必说的一句话。9000多年前的防城港,是北部湾海洋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防城港的先民就已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东汉时期,伏波将军马援奉诏南征平定交趾之乱,沿途改制创新,兴修水利,大办教育,促进中原先进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形成的"伏波文化",  相似文献   

14.
2014年6月,武汉市以参与创建的试点单位数量全国第一、制定地方标准数量全国第一、终期评分全国第一,创建综合效应全国最优的成绩,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城市发展必须充分考虑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要求,以提升旅游产业内涵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在一个新的高度实现旅游发展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新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必须充分考虑旅游与城市发展的新阶段,在城市规划中应有古迹遗产保护规划、交通规划、产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品牌形象塑造等考虑旅游发展的要求,做出符合未来武汉市旅游发展的要求安排。通过武汉历史与经济增长现状提出城市文化设施建设、打造各类文化活动的场所的合理建议,并对文化风貌街区实施有效保护利用,赋予应有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于天山 《前进》2015,(3):48-49
应县地处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大融合的地带,历史文化资源丰厚,地上建筑,地下文物,以及民俗风情都十分宝贵,如何使它们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作用,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和实践的课题。这几年,我们提出了在传承中发展,在守护中进步的思路,在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宝贵经验。一是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同时也是享有文化的主体。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应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  相似文献   

16.
庞龙 《友声》2014,(4):30-32
<正>每一个城市都有其城市文化。国内一些城市乃至世界上的一些著名城市的文化具有公认的鲜明特点,有的开放,有的典雅,有的热烈,有的浪漫。那么济南的城市文化特点是什么呢?结合济南的历史发展做了一些思考,认为济南的城市文化是兼容并蓄的,它在更深层次上表现为一种"中和"之气,所以并不在任何一个单独的方面表现得特别鲜明。这可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做以下几点解读。第一,济南在周王朝的齐鲁边界之交,融齐鲁两文化类型于一炉  相似文献   

17.
张鑑  丁志刚 《群众》2023,(4):10-11
<正>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2022年4月,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对全省历史文化保护对象、活化方式、传承路径及工作机制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特别强调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要与城乡高质量建设、区域特色打造、  相似文献   

18.
何兰  张旭 《前沿》2011,(24):194-196
锦州天后宫位于辽宁西部,是我国现存最北方的妈祖海神信仰的宗教建筑群。该建筑群是锦州自辽代以降军为北方地区重要的经济发达城市的佐证,是锦州经济、文化、建筑发展历史的重要见证。2009年7月,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获得国务院批准,辽宁沿海作为整体开发区域被纳入国家战略,对其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相关研究成为热点课题。深入研究锦州天后宫的历史文化价值,为"实施沿海突破战略,建设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这一新战略服务,是研究的重要目的。  相似文献   

19.
江凌 《长江论坛》2011,(6):25-29
每个城市的文化因其底蕴不同而各显特色,因而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化状态。城市文化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当前,培育和确定城市文化精神已成为一种积极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软实力竞争策略。它主要从以下三个角度把握:一是历史文化传统;二是城市精神文化建设与城市文化精神培育;三是市民共识与城市文化精神认同。黄冈的城市文化精神可以定位于"承继先贤,自强不息,敢作敢为,开拓创新",亦或"承继先贤,开拓创新,开放包容,有所作为"等。  相似文献   

20.
王哲波 《前沿》2011,(21):158-162
黎族文化在进入21世纪后,越发呈现出文化传承的困局;文章将从黎族自身、国家及"地球村"三个层面来对黎族文化传承之现实意义进行初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