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昌碧 《创造》2002,(7):12-13
研究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整体水平的支撑作用,运用现代科技武装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形成集约化和产业化相结合的经营方式,这是加快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正>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带动,实行一体化经营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又是农村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不仅是新时期促进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加快小城镇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农村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十二五"以来,南通市注重以项目为载体,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面向国内外市场,全面  相似文献   

3.
农业产业化作为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其含义是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把农业这一产业(产品)与其相关的生产、加工、销售及其服务等各个经营环节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坚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并以入股或经济合同等形式结合在一起,使其彼此协调,互相促进,以获得更多经济效益的一种经营方式。这种经营方式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实践,已在我国基本形成共识,成为农村改革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4.
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问题刘善滨一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标志。传统农业由于经营规模的狭小和落后的经营方式,在全面的市场经济时代,已严重地阻碍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这主要表现为生产所需的资金、技术、资源的短缺。经营成本高、生产效益十分...  相似文献   

5.
宋阳春 《岭南学刊》2006,3(4):62-6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邓小平提出的“两个飞跃”思想为指导,抓住生产发展这个重点,将创新农村经营体制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作为突破点。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6.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 ,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适应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的新形势 ,进一步推进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提高农业竞争力 ,必须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此 ,现提出如下意见 ,请认真贯彻执行。一、充分认识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大意义 ,明确目标任务1 .农业产业化经营 ,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 ,依靠各类龙头组织的带动 ,将农业的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实行一体化经营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方式。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广…  相似文献   

7.
流通在农业市场化过程中的作用刘秉国我国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形成了家庭经营和集体经营的双层经营体制,而农民家庭经营是主要的经营方式,这种经营方式规模狭小,生产分散,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满足家庭生计为基本目标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生产形式在一定程...  相似文献   

8.
《群众》2019,(16)
<正>家庭农场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出来。发展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村经济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随着家庭农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家庭农场逐渐由家庭式经营向企业化经营转变,即家庭农场使用一定的劳动资料,以现代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从事商品性农业生产以及与农产品直接相关的经营活动。家庭农场企业化有其形成和演化过程,主要分为初始、形成、发展和成熟四个阶段。家庭农场企业化经营沿着  相似文献   

9.
蔡跃 《长白学刊》2002,(6):71-72
造成“新东北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传统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当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分散的小规模的个体农户的生产经营主体不适应国际化激烈竞争的要求。因此,必须构造新的市场经营主体。农业的企业化经营是解决“新东北现象”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形式多样的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落实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重庆市荣昌区紧紧围绕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初步形成了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为基础,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龙头企业为骨干,多种生产经营主体共存的农业经营格局,为促进全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和全面  相似文献   

11.
曹永森  徐泰玲 《群众》2020,(6):52-53
家庭农场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江苏家庭农场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总量保持快速增长,形成了多层次支持、示范性带动、规范化发展的良好发展格局。随着家庭农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家庭农场逐渐由家庭式经营向企业化经营转变,即家庭农场使用一定的劳动资料,以现代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从事商品性农业生产以及与农产品直接相关的经营活动。深入探索家庭农场企业化经营的一般规律,明确江苏家庭农场企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促进江苏小农经济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市场经济规则的衔接,将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2.
《春秋》1997,(6)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根据自己学习的体会和近几年的实践,仅就农业经营产业化谈几点不甚成熟的看法。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当前,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向市场的不断迈进,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一是高度分散的小生产难以与国内外大市场相对接;二是产加销脱节的生产经营方式,严重影响着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三是工农分割、城乡分割的经营格局,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潜在优势难以发挥。而实行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作用就在于:能把千  相似文献   

13.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农业经营主体是重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聚焦农业转型升级问题明确提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目标和方向,为甘肃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方式营造了良好的政策制度空间,必须用五大发展理念重新审视多形式、多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问题,明确培育重点,依靠创新驱动实现整体突破。  相似文献   

14.
《传承》2016,(1)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评判指标,其决定着我国的整体实力。当前,农村体制机制改革工作的开展面临着市场运作体系不完善、生产经营方式落后等问题。为更深入发展农业经济,应加强农业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农村村委管理制度,创新农业经济发展与经营模式,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完善农村基础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5.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台湾农村形成了一种以小土地私有为前提的小规模家庭农场经营体制。这种经营方式曾经在5O年代促进了小自耕农经济的迅速发展。60年代,为了提高农业的经营效率,台湾陆续着手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企业化经营方式。这些经营方式在推行的过程中收到了多大的效果,碰到了一些什么困难,未来是否会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发展?本文拟在对台湾农业经营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返乡创业的青年明显增多。对于从事农业经营的返乡青年而言,因为农业生产周期长、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多,以及风险控制更为复杂等,农业经营有成有败。将返乡青年不同类型农业经营模式及其成败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二元农业格局下,传统劳动密集型农业经营几乎没有盈利空间,惟有资本、技术密集型农业才是经济上有利可图的经营方式。但返乡青年要进入资本、技术密集型农业经营,除了个人具备主体能动性外,还需要外界在资本、技术、大市场对接方面的支持。公益性社会组织和社会公益人士固然可提供一部分支持,但以农民自身主体性作为前提,基于群众路线的“民办公助”才能为农户经营提供广泛、持续的资金、技术和市场对接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公安研究》2011,(1):65-65
李宗才在《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2期撰文认为,现代农业建设是解决我国人多地少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农产品产出率的一种新生产经营方式。为了能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对我国目前农业经营体制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治理和制度创新,才能畅通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17,(5)
<正>射阳是农业大县,拥有农业户籍人口73万人、耕地面积202万亩,过去由于土地碎细、分散经营,影响了现代农业技术和装备推广,农业耕作水平不高,农民增收幅度不大,农村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不明显。近几年来,我县在全国率先探索分散农地联耕联种生产经营方式,使耕地变零为整,实现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生产,加快了农民增收步伐,全县农村常  相似文献   

19.
崇州探索实践的“农业共营制”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出发,坚持和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和强化农户承包权,放开和盘活土地经营权,保障和提升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改善和贯彻用途管制权,从而形成了“集体所有、家庭承包、多元经营、管住用途”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我们认为,“农业共营制”有可能是促进我国农业经营方式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对构建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陈辉 《湖湘论坛》2024,(1):41-50
老人农业是一种生产效率不低、社会效益较高的农业经营方式。理解老人农业现象,必须坚持辩证“三农”观。从生产效率的角度看,老人农业的土地生产率依然处于较高水平,契合东亚国家人多地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现实条件;老人农业依然蕴含着增产潜能,在粮价上涨的条件下可以被激活;在村留守农民的饭碗里装自己种的粮食,这是中国粮食安全的关键保障。从社会效益角度看,老人农业增强了农民家庭的发展能力和养老功能;农村青年特别是中西部农村青年面临城镇化成本高和其收入水平低之间的矛盾,其经济压力需要父辈通过经营农业给予支援。肯定老人农业的社会效益,就是要避免单纯从生产效率角度来简单理解农业生产活动的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