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薇薇 《法学杂志》2012,33(4):104-109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39条规定,《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适用于香港的规定继续有效。《公约》在香港继续适用的理论基础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条约继承,也不是国际法上的禁止反言原则,而是"一国两制"理论在条约继承上的一种制度创新。《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在处理人权条约的继承方面既体现了国家主权、高度自治这一根本原则,又特别重视连续性原则和人权保护原则。  相似文献   

2.
朱立恒 《中国律师》2007,(11):80-82
在国际人权公约体系中,《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是迄今为止最集中、最全面地规定国际刑事司法准则的联合国文件。我国政府已于1998年10月签署了该公约,表明对公约内容认同之意向,因而,批准只是个时间问题。公正审判权是《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关于刑事司法的最重要的内容,而其中辩护权又  相似文献   

3.
TRIPS协议及相关国际公约在我国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的适用上,我国法院在遵循"国际条约优先适用"的原则,即当知识产权国际条约与我国国内法有不同规定,且我国未声明保留的情形下,应优先适用国际公约。在现行的知识产权司法实践中,《伯尔尼公约》、《巴黎公约》等国际公约的适用主要在于确定外国权利人是否有权在中国主张权利以及能主张何种类型的知识产权,至于侵权是否成立及侵权成立后侵权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法院只能适用国内法的规定。在是否具有直接适用的效力上,TRIPS协议不同于《巴黎公约》、《伯尔尼公约》等国际公约,原则上不具有直接适用的效力。  相似文献   

4.
涉及人权方面的国际公约有许多,目前中国已经加入了21个国际人权公约。在所有国际人权公约中最基本的公约有两个,这就是《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国政府继1997年10月签署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之后,又于1998年10月签署了令人瞩目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2001年2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批准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目前,《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正有待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任何一个公约的加入,都意味着国家要承担相应的国际法义务,成员国要定期向公约监测机构就执行公约的情况提交报告,联合国将以公约的标准衡量该国的人权状况。因此,这就要求国内法律的许多内容与国际社会接轨,尤其是现在  相似文献   

5.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规定的罪刑法定原则主要包括基本表述、派生规定和"法"的外延三项基本内容。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罪刑法定原则既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有暗合之处,也存在一些重大的差异。从我国的国情看,我国在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时并不需要保留这些差异。为了实现我国刑法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关于罪刑法定原则规定的对接,我国应对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罪刑法定原则的规定作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6.
我国政府先后签署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两个人权公约与我国宪法人权规定之间,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比较两个人权公约与我国现行宪法人权规定的异同,规范和完善我国现行宪法中的人权规定体系,对于完善我国人权法律保障制度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基础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政府代表于1998年10月5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下简称《民权公约》)。根据我国《宪法》第67条第14项的规定,该《民权公约》还有待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该《公约》签署至今已有9年,与此相关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全国人大常委会已于2001年3月1日正式批准。因此,全国人大常委会何时批准,如何批准该《民权公约》,正受到国内外各方面的热切关注。无庸讳言,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批准《民权公约》,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亟待研究解  相似文献   

8.
对照《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公约》分析,《刑法修正案(八)》在死刑改革方面的进步值得肯定,但与公约要求的、逐步限制死刑适用以最终废除死刑的目标仍有距离;参照《北京规则》、《美洲人权公约》等分析,新修正案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犯罪适用刑罚增加了从宽处理的规定,实现了对弱者的人权保障,但该修正案在建立未成年人及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等方面仍有不足;比照《东京规则》等国际公约分析,其以社区矫正入刑化为代表的非监禁刑之完善,体现了我国对国际公约相关要求的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9.
吴潇 《法制与社会》2011,(10):134-135
我国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后,一直在积极推进国内立法的改进与完善。《公约》中关于禁止酷刑和不人道待遇的规定对我国《刑事诉讼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已由中国政府签署。《公约》第八条规定了免于强迫劳动权及权利限制的几种情况。我国劳动教养制度与《公约》该项权利存在直接的法律抵触。理论上我国有保留、废除、修改三种法律调整之可能。本文主张以修改方式完善劳动教养制度。  相似文献   

11.
饶戈平 《中外法学》2008,(3):448-456
<正>香港的政制发展,包括特区行政首长及立法会议员的选举,本来早经基本法明确规定,正在按照香港的实际情况,朝着普选目标循序渐进地进行。现在有一种说法,执意把《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下简称人权公约)第25条b项说成是香港普选的法律根据,强调必须以该项规定来约束、规范香港的普选,言之凿凿,貌似有理。那么,公约第25条b项到底是否具有在香港适用的法律效力呢?如何看待香港普选同第25条b项的关系呢?事关重大,不可不察。本文试图从国际法层面对这一问题予以阐释和澄清。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介了韩国加入《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后的履约状况与疑难问题,特别介绍了该公约在韩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及履约机制。  相似文献   

13.
人身保护令与人权保障——以刑事诉讼为主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智慧 《中国法学》2004,(4):158-167
人身保护令是发源于英国并盛行于普通法系国家,且为联合国以及区域国际公约所确认的一项司法救济程序制度。本文在较为全面地考察西方人身保护令制度的历史发展和当今国际社会适用该项制度情况的基础上,对我国已签署的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未来批准后履行该公约以及制定中国的人身保护法问题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第14条第6款确认了国际社会公认的对刑事赔偿的一般国际标准。2007年7月27日,人权委员会在其第九十次会议上颁布了第32号一般性意见,在第13号一般性意见的基础上对该条款的适用条件等问题做了进一步的解释,使其更具实践操作的功能。本文就《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及其一般性意见中有关刑事赔偿原则的规定进行了学理分析和案例证明,以期有益于国内刑事赔偿制度的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15.
我国政府已于 1998年 10月 15日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下简称《公约》) ,并承诺将于近期批准加入该公约。这就使我们不得不从《公约》的角度 ,来重新审视我国与《公约》相关的法律制度。其中 ,劳动教养制度由于和《公约》第 8条第 3款“任何人不应被要求从事强迫或强制劳动”之规定不相符合 ,因而成为我国法律制度同《公约》接轨的障碍之一。如何使劳动教养制度既发挥其预防犯罪、保卫社会的积极作用 ,又使其与《公约》协调接轨 ,是法学界需要着力研究的一个问题。将劳动教养制度刑事化 ,似不失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6.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4条和第15条规定的公正审判权适用于判定刑事指控的案件中。刑事的含义决定着公正审判权适用的案件范围;指控的含义决定着公正审判权适用的时间范围。根据刑事的含义,在我国,除了《刑法》的规定之外,还有相当多的行政处罚属于刑事的范畴;根据指控的含义,在实施初查时便已经启动了指控。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时,我国应当对严重行政处罚适用公正审判权提出保留;为了使犯罪嫌疑人在被指控时即受到公正审判权的保护,应当改革我国的初查和立案制度。  相似文献   

17.
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对人权问题的高度重视.并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结合起来的历史大背景下制定的。为了实现《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促成国际合作……不分种族、性别、语言和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1948年12月10日联大通过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系统地提出尊重和保护基本人权具体内容的国际文件──《世界人权宣言》。规定人权不仅包括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还包括经济…  相似文献   

18.
人人都应享有人身自由与安全权。《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9条对人身自由与安全权作了详细的规定,我国宪法及刑事诉讼法等法律中关于人身自由与安全权的规定与公约尚有差距和不足,应加以弥补及完善。  相似文献   

19.
国际人权公约视角下的中国刑法改革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联合国大会在1966年12月16日通过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下简称两公约),此举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国政府于1997年和1998年分别签署了两公约。笔者认为,在加入国际人权两公约以后,我国刑法在法理念和法规范各个  相似文献   

20.
当前,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加强,各国刑事法律国际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人权事业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关注,为此,联合国通过了一系列世界人权保障公约,如,《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这些公约在国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