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暴露出马来西亚银行系统的不少问题和缺陷,不良债权成为马来西亚银行业的最大难题。为此马来西亚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处理银行不良债权的新举措,以改善银行体系的状况和增强银行体系的稳健性。国际社会普遍认为马来西亚是目前受害国中处理银行不良资产最为积极的国家。一、马来西亚银行业不良债权积压厚重马来西亚的银行体系由国家银行、商业银行、国家储蓄银行组成。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又称马来西亚中央银行,成立于1959年1月,是马来西亚银行体系的核心,主要职责是发行货币林吉特、保存国际储备并捍卫币值、代理政府执行…  相似文献   

2.
不良债权是影响日本经济复苏的重要原因 ,对不良债权的处理一般有放弃部分债权和追贷两种方法。在日本取得原价主义会计制度下 ,可将投资者分为健康型和不良型 ,银行应该区分投资者收益所处状态 ,针对不同投资者采取相应的债权放弃或继续融资 (追贷 )行为。  相似文献   

3.
由于货币危机的发生,泰国经济出现了急剧衰退,但1999年后半期开始转入正增长,似乎已顺利地走上恢复的轨道。但是,受到世界性经济衰退的影响,2000年后半期以后景气又趋于减速。1999年后半期开始的景气恢复是由于出口主导引起的,国内需求增长很缓慢。其原因之—是不良债权的问题尚未解决。政府虽然制定了金融重建对策,加强了法制等,但因实际上不良债权任由各银行自主处理,因此不良债权的处理并无进展。不良债权比率虽然  相似文献   

4.
前言1997年经济危机发生以后,关于东亚各国(亚洲NIES、东盟4国、中国)银行部门的探讨开始集中于不良债权问题和金融监督体制的应有状态等。另一方面,银行市场则出现了私人金融部门的扩大这一重要的变化。本文拟从面向私人部门的贷款市场、金融资金运用市场、富裕阶层市场这3个侧面阐明东亚各国的私人金融市场的动向。一.面向私人部门的贷款市场遭受经济危机以后,东亚各国(地区)的银行贷款大多形成了以企业部门为中心的不良债权。另一方面,银行将私人部门定位为收益的支柱,投入了经营资源。东亚各国(地区)的面向私人部门贷款市场发生了4个…  相似文献   

5.
胡晓 《东南亚》2006,(3):6-10
近年来,东南亚四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加快了银行体系的重组和改革。在这一过程中,各国积极采取接纳外资参与的策略。这一举措促进了各国银行体系的重组和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也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与教训。一、外资参与东南亚四国银行重组的现状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东南亚国家金融自由化的推进,外资银行开始相继进军东南亚市场,纷纷在当地设立分支机构。不过,多数国家对外资银行在当地的投资经营仍有不少限制。1997年金融危机后,东南亚四国加快了银行的重组与改革,并把吸引外资参与本国银行业重组作为一个战略性措施。目前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东南亚四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加快了银行体系的重组和改革。在这一过程中,各国积极采取接纳外资参与的策略。它促进了各国银行体系的重组和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也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与教训。一、外资参与东南亚四国银行的现状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东南亚国家金融自由化进程,外资银行开始相继进军东南亚市场,它们纷纷在当地设立分支机构。不过,多数国家对外资银行在当地的投资经营仍有不少限制。1997年金融危机后,东南亚四国加快了银行的重组与改革,并把吸引外资参与本国银行业重组作为一个战略性措施。目前外资参与东…  相似文献   

7.
赵放 《东北亚论坛》2005,14(1):58-61
经济的长期低迷和受不良债权问题的困扰,使日本银行业陷入了困境。在特殊法人改革过程中,人们开始对政府金融机构的作用提出质疑,并围绕“官业”是补充还是压制“民业”以及政府金融机构的作用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相似文献   

8.
前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历史,马来西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采取了该政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马来西亚化政策,过去曾作为宗主国统治该国经济的英国业已从橡胶、棕油、锡等传统的基础产业撤走,政府企业代之涉足于各个领域,甚至在部分领域占据了垄断地位。另一方面,从官方统计的数据看,华人企业随着马来西亚化的浪潮似乎也有了顺利的进展,但是,如果对各个领域加以详细探讨,便会知道到处都有新经济政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一马来化的影响,华人企业有了显著的衰退。银行便是其典型例子。在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期间,除了两、三家银行之外,所谓的当地银行可以说都是华人银行,但现在却恰恰相反,华人银行已经只有两、三家了,因为大部分都成了政府或  相似文献   

9.
1995年第3季度,日美金融界相继发生了一系列堪称“银行风暴”的惊人事件。事件的性质迥然不同,但均具有巨大的影响。 一、特征 (一)日本:金融机构倒闭突增,呆帐严重,信誉下降。日本的宇宙信用社、木津信用社(日本最大的信用社,储蓄额超过1万亿日元)和兵库县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一个月内相继倒闭,其规模是战后以来最大的,结束了日本银行的“永不倒闭神话”。另据日本大藏省估计,日本金融机构的呆帐总额约达40万亿日元(美国对呆帐的定义是利息积欠超过90天的债权和银行实行  相似文献   

10.
印尼总统哈比比在1998年8月15日的演说中提出了新政权所要实行的四大经济改革(参照表1)。但是,实行这四项改革并不那么简单。后两项在政治家和公务员的意志及努力下还比较容易实现,但前两项却比较困难,即使得到国际机构和发达国家的全力援助,要处理数额比经济规模大得多的银行不良债权和外债,对各经济部门和每个国民来说无疑是相当大的负担。不过,实行这两项改革是恢复经济的绝对条件。  相似文献   

11.
巴西(一 )金融机构巴西的银行业在拉美各国中最为发达 ,金融机构不仅齐全 ,而且健全。按 1 987年统计 ,巴西有商业银行 1 0 3家 (其中国营银行 2 9家 ,私营银行5 6家 ,外资银行 1 8家 ) ,储蓄银行 5家 ,投资银行44家 ,开发银行 1 5家 ;此外 ,还有 60 0多家信贷、资助、租赁、保险、证券经销公司以及保险公司。1 988年巴西中央银行对所有的金融机构实行被称作 COSIF的统一的会计计划 ,巴西的金融机构发生了一些变化。表 3反映了 1 988年以来巴西金融体系发生的变化。据统计 ,到 1 996年年底巴西金融系统的银行总数达 2 1 7家 ,其中国有银行…  相似文献   

12.
从1931年到1945年,日本军国主义为了大肆掠夺中国的财富,日本的横滨正金银行、朝鲜银行发行的纸币和日本“军用手票”大量涌入中国。同时日本在中国大陆扶植的伪满洲国、伪华北临时政府、伪察南自治政府、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和南京伪国民政府等也相继成立了“满洲中央银行”、“察南银行”、“冀东银行”、“华兴商业银行”、“蒙疆银行”、“中央储备银行”和“中国联合储备银行”等七家伪政权银行,加入了掠夺中国百姓血汗钱的行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些日伪货币流通在中国华北、东北、华中、华东和华南的特定区域…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后韩国经济政策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国金融危机后 ,金大中政府开始对韩国经济进行全面而彻底的调整 ,已表现出健康发展的新契机。但同时也应注意到 ,此次经济改革过程中韩国取得的成绩仅是阶段性的 ,在韩国经济体系中至今仍存在着许多不稳定因素 ,影响经济发展 ;而政府在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 ,尤其是联合债权银行对产业结构和大企业结构进行调整时 ,许多做法也似乎有悖于经济市场化的根本主张 ,使人感到有重蹈越权覆辙之虞。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泰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泰国金融体系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进行了重大的制度性调整。研究这些变革,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泰国经济的发展进程。 一、银行系统 银行系统是泰国金融业的主体,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银行系统中,国营的非商业银行有5家,即泰国银行、国家储蓄、农业与农业合作银行、政府住宅银行及最  相似文献   

15.
前言1997年7月泰铢美元联动制崩溃后已过了10年时间。在此期间,以受到经济危机直接打击的各国为主,区域内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进行了银行改革。政府主导的重组计划已度过艰难时期,民间金融机构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必须应付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以下将对东亚各国银行部门所发生的变化加以梳理,并指出金融监管当局应比以往更加致力于银行体制的稳定性和效率性。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爆发之后 ,印尼推出了银行体系重组计划 ,包含整顿金融秩序 ,大规模重组银行体系。它在国内市场引起了积极的反应 ,也受到国外银行投资者的欢迎。不过 ,印尼银行体系重组仍面临许多问题与障碍 ,银行体系重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7.
巴基斯坦现有十七家外国银行,主要来自美国和欧洲、中东国家,共计五十四家分行。它们在巴全国商业银行以及外汇经营方面都已占有巨大优势。由于它们的活动不仅为国家经济增添了活力,而且其高超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为国內银行树立了榜样,所以,它们对国民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正被广泛地认识和接受。从能够比较准确反映它们规模的存款基数来看,1983年国际信用商业银行(BBCI)和格林莱银行(Grindlays)的存款额各为2.8亿卢比和1.17亿卢比,在外国银行中分别保持  相似文献   

18.
墨西哥银行的私有化和外国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 1 9世纪 6 0年代 ,墨西哥就开设了第一家银行。自 2 0世纪 80年代末以来 ,墨西哥银行私有化和外国化的步伐加快 ,目前 ,外资已占墨西哥银行总资产的一半左右。墨西哥银行体系的发展经历了 4个阶段 :创始阶段 (1 86 4~ 1 940 ) ;银行专业化阶段 (1 941~1 973 ) ;多功能银行的建立和银行的国有化 (1 974~ 1 989) ;银行私有化和外国化 (1 990~2 0 0 0 )。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市场化与政治民主化是韩国金大中政府的两大施政主张。但受命于危难之际的金大中政府在为克服经济开发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而实施的经济改革中,特别是在政府联手债权银行强行指挥企业具体调整内容的企业结构调整中,许多做法却似乎有悖于经济市场化的根本主张,使人感到有重蹈覆辙之虞。  相似文献   

20.
前言外国银行从殖民地时代开始便以宗主国银行(马来西亚属于英国系统,印度尼西亚属于荷兰系统、菲律宾属于美国系统)为核心,渗透到今天的东南亚国家联盟各国进行活动。但从本世纪初叶以来,它们的活动变得更为突出了。即使在战后由于当地民族主义的兴起,外国银行的渗透活动或多或少受到了一些限制,但是随着外国援助额和民间直接投资额的增加,外国银行又展开了积极的渗透活动。特别是在进入七十年代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