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施事格、受益格歧义句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零引言0.1 所谓“格关系”是指某一句子的核心动词与周围名词性成分的及物性关系。一般来说,一个名词性成分与核心动词只存在一种格关系,如在“他出差”中,“他”与“出差”只存在一种施事与动作的关系。但有时也可能有两种格关系同时存在,如在“鸡吃了”中,“鸡”与“吃”就同时存在施事与动作及受事与动作的两种格关系,这便是格关系歧义。0.2 在现代汉语中,格关系歧义并不少见,除了前面提到的施事格与受事格的歧义外,还  相似文献   

2.
《法治与社会》2004,(8):39-39
2004年6月,我的邻居关善锋老人因突然患脑溢血住进了医院。他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留下一处宅院共有四间房屋,他曾立遗嘱将房产分给两个儿子。后来,在他长达6年的卧病期间,小儿子和女儿一直对他的生活照顾得很好。如今他想立一份遗嘱将房屋给小儿子和女儿。请问:遗嘱公布后还能改吗?  相似文献   

3.
叶青 《法律与生活》2014,(10):50-51
正一名女大学生替人代孕生下一子后,因难以割舍思子之情,请求儿子的父亲能让她探视儿子。遭到对方拒绝后,她走上法庭,讨要探视权。游走在法律与道德盲区间的代孕行为,代孕者是否拥有合法探视权?2014年2月,上海女孩童丽娟代孕生子讨要探视权一案最终达成协议,儿子的父亲同意童丽娟每年有3次探视儿子的机会。童丽娟是一名大学生,她为什么要走代孕这条路呢?代孕背后,是两个家庭各取所需又各有隐痛的离奇故事。  相似文献   

4.
漫画与幽默     
三位母亲自豪地谈起她们的儿子。第一位说:“我之所以相信我的小彼得将成为一名工程师,是因为不管我买给他什么玩具,他都把它们拆得七零八散。”第二位说;“我为我儿子感到骄傲,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律师,因为他现在总爱和别人吵架。”第三位说:“我儿子将来会成为一名医生,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他现在体弱多病;俗话说:‘久病成良医’。”  相似文献   

5.
2000年底,我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访美。在盐湖城的摩门教堂里,一个怀抱中国女孩的美国人引起了我的兴趣,这个美国人便是洪博培,酷爱中国文化,曾任美国商业部副部长、美国驻新加坡大使,如今,他是一家公司的副主席。这个孩子是他收养的中国女儿。 对于一个已经有了5个亲生孩子的家庭来说,为什么还要不远万里收养一个中国孩子呢?我如约来到洪博培的家。在这座有五六百平方米的房子里,装饰了许多中国字画和陶瓷。没想到,这对美国夫妇竟对中国文化有如此浓厚的兴趣。我们的  相似文献   

6.
逃学撒谎、沉迷网络、打架斗殴、顶撞父母……程秋杰曾以为儿子已经坏得无可救药,然而有一天,当她发现儿子与12名同样“坏”的孩子,轮流陪一名无家可归的流浪儿过夜,还给他买来纸笔教他读书识字时,母亲的心被触动了。她打电话把其他12名“坏孩子”的妈妈都叫到现场,妈妈们看到,自己的孩子同样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只是上帝让这些优秀品质睡着了,她们要做的,就是唤醒孩子们这些沉睡的品质。妈妈们当即决定:把13个家庭合成一个大家庭,让每名“坏孩子”都有13位妈妈的疼爱,并有12个兄弟姐妹  相似文献   

7.
父亲知道他今生将面临两个儿子的责怪。从此,他变得更加忧郁。在一个黄错,他来到母亲的坟前,双膝跪倒在地:“小叶呀,我没有管教好两个儿子,我对不起你呀!”他自言自语地哭诉着,哭累了就靠在墓碑上回想母亲去世时的一幕。  相似文献   

8.
这一天,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走进了新沂市墨河司法所的大门,所里正在开会,坐在门口的一位同志首先看到了他:“这个郝献玉,唉,又来了……” 郝老汉今年72岁了,有三个儿子,长子常年在外地做生意,三于在市内工作,只有老二在家务农,也早已与老人分开另过。按理说,郝老汉与老伴两个人正是享清福的时候,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郝老汉与他的二儿子、二儿媳就成了司法所的常客,今天郝老汉状告儿子媳妇不尽赡养义务,明天儿  相似文献   

9.
田野  丛林 《法律与生活》2016,(15):48-49
现年61岁的傅学文是安徽省一名普通公务员,一生清廉.虽说生活清苦了些,但通过省吃俭用,他总算有了些积蓄,可以帮儿子买房成家立业了,这让他感到欣慰.但他没有料到,房没买成,几场官司却在等着他.  相似文献   

10.
儿子12岁出走,他寻找了一年将儿子找回家,父子从此相处了18年。可现在儿子明明在劳教,怎么有人写信来说是他的儿子,而且说得有鼻子有眼,既然如此,他就开始怀疑自己养了十几年的儿子,是个冒名顶替的儿子。  相似文献   

11.
出生于书香门第的他有双重角色:在众人眼中,他是一名公务员,是父母的好儿子、妻子的好丈夫,还是令人羡慕的书法家;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他是吸毒者,也是毒贩。头顶耀眼光环却走入一条黑色人生路,这巨大的反差不仅让他自己感到羞愧、震惊,而且带给人们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2.
《江淮法治》2014,(2):56-56
老王的儿子近因结婚要买房,他是一名工人,手头积蓄也不多,可参加工作30来年了,户头上有一笔可观的住房公积金。老王准备贷款给儿子买楼,购房合同上写的是他儿子的名字.用他的住房公积金还贷。  相似文献   

13.
在河南省焦作市,许多人都认识这一家拾荒的祖孙三人。他们每天都穿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老汉拉着一辆破旧的平板车,老伴跟在后面帮着推车,车上堆放着破烂儿,破烂儿上坐着一个年幼的小女孩。这两位乡村白发老人,他们有一个蹲监狱的儿子。儿子入狱后遭受了一系列打击,首先是家庭发生了变故,然后是不幸患病双目几乎失明。他的精神几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为使儿子感到亲情仍在,给儿子的精神世界一个强有力的支撑点,给儿子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他们背井离乡,拾荒为生,用父母无私博大的爱,用如山的亲情,为儿子铸就了明天的希望。在这背后,不知包含着他…  相似文献   

14.
人生病住院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可这对于安徽省桐城市高桥镇双山村农民崔建武来说却成了心头永远的痛。他那年仅十四岁小儿子住院不到两天便早早离开了人世。为了给在医院死亡的儿子讨个说法,崔建武走上了漫漫诉讼路,这官司一打就是十四年。  相似文献   

15.
来到世上45个春秋,他没讲过一句话。然而,他却有过两次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表彰会的非凡经历。先后有800多名。扒手”栽倒在他的手下——中国第一聋哑警察  相似文献   

16.
《法律与生活》杂志关注丹永安案始于2003年12月。在一个雨夹雪的日子,本刊记者杜智娜走进了丹永安的家。那一年,丹永安的双胞胎儿子10岁。十年前,双胞胎出生时,因医院存在过错,导致两个孩子患上脑瘫,至今未愈。医院方不承认有过错,不愿赔偿。丹永安为给两个孩子治病倾家荡产,他的妻子承受不了打击与他离了婚,他的父母也因照看两个病孙子累倒,一前一后去世。1994年,丹永安走进法院,拿起法律武器捍卫两个孩子的权益,至今已走过漫长的20年时光。本刊关注此案至今,转眼间过去了11年。这期间,丹永安不断申诉,引起32名人大代表和有关领导的关注。《法律与生活》记者盛学友连续两年在全国两会上向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反映该案,引起张立勇的高度重视。如今,丹永安终于等来了"医院存在过错"的判决!  相似文献   

17.
《法律与生活》2010,(19):54-54
两天前,一位律师朋友和我讲起一对母子。儿子是一起宝马汽车损伤案的肇事者,涉及他的这起案件的案情并不复杂。这个男孩是一名大学生,他开着跟同学借来的宝马车“过瘾”时,撞上了一辆停在路边的捷达汽车。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7月,专注援助刑事案件当事人亲属的"天祥关爱计划"设立一周年。在这一年间,这个由检察官杨斌靠父亲出资5000元资金启动的公益项目,已完成15个案例。正在进行中的第16个案例发生在北京——这个案例背后,有一段令人感佩的故事。北京市怀柔县一名农村青年因一点儿琐事杀死了两位"发小",其中一名死者是一名劝架者。在凶手受审时,那名劝架者善良的父亲当庭为被告人求情——为的是他的父亲不要像自己一样失去儿子。通过媒体了解到那位堪称伟大的父亲因命途多舛而负债累累后,杨斌通过"天祥关爱计划"向其伸出了援助之手……  相似文献   

19.
股神的陨落     
2009年11月26日,名动一时的“股市名嘴”汪建中的老父亲汪方才,在汪建中为他买的养老房里服药自杀。汪方才老人曾是一名小学老师.他—直以汪建中为骄傲,街坊邻居们也都夸他教出了个好儿子。而时常被老父亲称赞的儿子汪建中则是北京首放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这位“股市名嘴”曾出资为村里建桥、修路、盖学校,并建立“村民养老基金”,  相似文献   

20.
林达 《检察风云》2015,(7):22-23
贪官实录温州菜篮子集团腐败窝案曾轰动一时,集团董事长应国权父子联手,上演了一幕"家天下"。2014年5月,温州又有一名身兼三家国企的老总被起诉。他和两个儿子及手下合谋导演的两幕贪污大剧,情节和应国权案惊人相似。据温州市人民检察院指控,浙江中盛实业投资公司总经理、温州中瑞房地产公司总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