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美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构建与完善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时,应借鉴美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先进经验,转变诉讼万能的观念,完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立法,建立各种专门性纠纷解决机构,加强对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监督与支持,注重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2.
漫谈之四——ADR,不讲法律吗?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是在现代以审判为核心的纠纷解决机制的边缘发展起来的,有人认为这是对法治的违背,是与现代的法治精神相悖的。特别是在我国提倡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时代背景下,有人认为发展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是不合时宜的。其实,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不是不讲法治,也不违背法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王晓琼 《山东审判》2007,23(6):48-51
诉讼程序是解决纠纷的重要途径,但也有其内在的局限性,由此产生了对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的现实需求,诉讼解决方式与调解、仲裁等非诉讼解决方式的互动是多元化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4.
林应钦 《中国司法》2004,(11):27-31
ADR为英文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的缩写,中文译为“替代性纠纷解决方法”或“替代性纠纷解决程序”、“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非诉讼程序”,现已引申为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诉讼审判制度以外的各种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或机制的总称①。ADR与诉讼有对立的一面,特别是  相似文献   

5.
冯军 《法治研究》2016,(6):144-152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对法及其适用目的的不同认识,使得法观念成为影响诉讼机制和非诉讼机制在纠纷解决体系中地位和作用的决定性因素.另外,通过诉讼机制来解决纠纷是西方法治发达国家社会治理的基本诉求,与之不同,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人治社会,国家治理是一个与公民权利无涉的范畴,其目的不是为了实现和保障公民权利,而旨在追求社会秩序的和谐.而纠纷解决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机制,社会治理手段的差异必然影响纠纷解决机制的建构和运作.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莆田市“调解衔接机制”的法治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莆田市的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衔接机制是司法调解机制创新的一个典型。其特色在于立足诉讼调解,完善调解网络,主动加强对人民调解、行业调解、行政调解等非诉纠纷解决机制的支持和衔接,借助并整合社会力量共同化解矛盾纠纷。法院通过对非诉讼调解协议的效力确认,赋予其强制执行力,从而解决了制约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发展的难题。这一制度由于立足国情,体现民意,适应了社会经济和法治发展的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任瑞兴 《北方法学》2009,3(4):71-75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我国当前治国理念之表达,也是促使法学界重新审视法治的中国路径之契机。而涉诉信访就是我们在探究法治的中国路径时所必须正视的一个典型问题。它是我国一段时期以来诉权与司法权之间的扭曲关系、重实体正义而轻程序正义的制度设计、诉讼审判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之间纠缠不清之状况的反映和产物。应借助和谐社会的理念.对涉诉信访这一中国的特有制度予以创造性的转化,将其整合为我国法治进程中更为积极和谐的因素,促使诉权与司法权形成良性互动,诉讼审判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相得益彰,彼此促进,把强调实体正义与追求程序正义有机地统合协调起来。  相似文献   

8.
Altemative Dispute Resolution(ADR).译为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选择性纠纷解决方式、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或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现已引申为"对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着的、民事诉讼制度以外的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或机制的总称".①  相似文献   

9.
论ADR对重塑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体系的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 (ADR)是美国近 30年来异军突起的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它是各种不违背法律强制性规定的 ,由纠纷双方当事人自主选择并控制的 ,替代诉讼程序解决民事纠纷方式方法的总称。ADR具有灵活解决纠纷、合理分配司法资源、降低纠纷解决成本等功能。由于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等因素和ADR具有较大的亲和性 ,引进国外ADR的先进经验对重塑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纠纷解决机制的整合性研究初探——一个比较法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对"纠纷解决机制","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或者说"ADR"的研究逐渐兴起,笔者试图探索从法理学和法社会学的角度去分析纠纷解决机制,起于但不囿于对某种机制具体运行的分析,论证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在我国是属于法治建设的一部分,而不是对法治的对抗和抵消。  相似文献   

11.
纠纷解决替代机制又称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普遍采用的英文缩写是ADR)起源于美国,是对诉讼之外的一系列纠纷解决程序的统称,主要包括协商、调解和仲裁三种基本类型。如今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的面临着诉讼数量激增、诉讼费用居高不下、诉讼程序一再  相似文献   

12.
随着法制和诉讼的发展,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在我国社会仍然发挥着其特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体现出它特有的生命力。本文试图对非诉讼解决机制的程序价值进行解析,以便能够对我国的非诉讼解决机制有一个更为合理、科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纠纷解决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明 《行政与法》2006,(3):17-19
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纠纷的社会,而是要从法律的角度把不和谐的纠纷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使社会呈现出稳定而有序的状态。诉讼虽然是现代社会中纠纷解决机制中的最主要的纠纷解决方式,但其并不是唯一的纠纷解决机制。通过诉讼与人民调解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科学配置及时的化解社会矛盾是实现和建构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透过农村中两种处理纠纷的方式,即诉讼的纠纷解决方式和非诉讼的纠纷解决方式,来探讨适合农村环境的纠纷处理方式。非诉讼的纠纷处理方式在农村比较流行,但是这种方式容易造成正义和谐的失衡,作为保护弱势群体的农民的力量不足,所以不能一味的鼓吹采用诉讼外的纠纷解决方式。本文基于正义与和谐的平衡的出发点,试图建构适合农村发展的、和谐的农村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5.
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是指一个社会中多样的纠纷解决方式以其特定的功能相互协调、共同存在,所构成的一种满足社会主体多种需求的程序体系和调整系统。目前我国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立法不完善,法律效力不足;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不堪重负;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能力有限;诉讼内外纠纷解决机制衔接不合理等问题。本文探讨了重构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基本思路,以期为完善我国的纠纷解决机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6.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简称ADR)起源于美国,最初是指20世纪逐步发展起来的各种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现已引申为对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着的、诉讼制度以外的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或机制的总称。这一概念既可以根据字面意义译为"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亦可根据其实质意义译为"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它既包括法院的调解,也包括人民调解和仲裁等多种其他解决纠纷的方式,除此之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还着力于探讨各种纠纷解决方式之间的衔接机制,从内涵上来说是相当丰富的。  相似文献   

17.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虽然在我国历史久远,但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却日益边缘化。笔者认为,非诉讼解决机制具有诉讼机制无法替代的比较优势,因此,有必要从观念、体制等诸多方面探讨非诉讼解决机制的完善,以呼应民事司法改革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伟大命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完善我国多元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境纠纷多发,案件复杂,为建设和谐社会需完善我国多元环境纠纷解决机制。当前,无论是环境纠纷诉讼解决机制还是非诉讼解决机制都存有明显的缺陷,宜有针对性地对它们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9.
刍议ADR机制在我国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DR即AlternativeDisputeResolution英文缩写,意为代替性(替代性,选择性)纠纷解决机制,是一种独立或相对独立于法院诉讼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ADR一词源于美国,现已引申为对世界各国大量存在的民事诉讼制度以外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总称。ADR作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一种替代解决方式,与诉讼(或审判)的解决方式形成协调互动的关系,对于社会纠纷的解决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未来发展走向日益受到世界各国法学界和司法实务界的热切关注,同时,如何发展与完善中国的ADR也是我国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内容。一、ADR概述正…  相似文献   

20.
化解社会矛盾纠纷需要多元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并不是消灭了矛盾纠纷的社会,而是拥有合理的纠纷解决机制的社会。目前,我国诉讼制度面临沉重压力,调解、仲裁等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衰落。因此,要进一步按照依法治国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通过弘扬“和为贵”、“善治”等社会和谐思想,着力建立一套以诉讼为核心、各种非诉讼方式为补充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以协调处理各种矛盾纠纷,确保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