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中国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意义与农民工问题 城市化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地区的转移。提高我国的城市化率,是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城市化进程对解决中国的人口问题至关重要。(1)城市化是解决目益严重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出路。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顺利进行,需要将滞留在农村的大量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二、三产业,摆脱目前严重失调的人口城乡分布格局对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制约。  相似文献   

2.
建国后我国农村人口回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 ,人口由乡村向城市大规模流动 ,农业劳动力大规模向非农产业转移 ,是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主流。但是建国 5 0多年来 ,这种流动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其间发生了四次大的人口回流 :195 5年的首次回流 ,6 0年代初我国城镇人口的负增长 ,“文革”十年中的人口回流 ,及 1989年— 1991年三年治理整顿时期的人口回流。四次人口回流的形式不同、成因不同 ,但影响都很严重。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本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而一切形式的人口回流都是不正常的。我们要以史为鉴 ,在奔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必须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 ,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流动。  相似文献   

3.
搞现代化建设和西部大开发,必须把战略重点放到开发人力资源、实现人的现代化上。为此,要确立人力资源是我国第一资源、人才开发战略为现代化首选战略、人力资源和人才开发投资应该成为最优先投资的观点。要落实计划生育和发展教育并举,开发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并重,开发技能和提高素质并行,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并进,面对面教育和远距离教育并存等项重大措施,加速我国国民素质和劳动者技能的提高,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全面的智力支持和坚实的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4.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是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主要内容。我国在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面临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巨大压力。因此,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龙头企业和乡镇企业,扩大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走一条有利于充分就业的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道路;利用WTO成员国的有利条件,扩大我国的劳务输出;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增强农村劳动力竞争就业的后劲。  相似文献   

5.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历史进程。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农业生产水平的大步提高是转移的动因和前提条件;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工业化战略的选择,对转移产生很大的影响;另外,目前经济结构发展模式直接影响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及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科学分析国内外快速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实践经验,结合当前各地的实际情况,需要充分认识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意义,着力谋划转移路径和加快政策保障体系建设,科学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6.
据测算,目前我国有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要向二三产业转移,同时每年还以600万的数量递增。如果中国人口峰值是在2035年左右,那么还将总计新增1.8亿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就是说,今后30年中国将有3亿多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时代下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科技进步的核心生产要素是人力资源,而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仍然存在结构不合理、综合素质低下、行动力不足等阻碍农业科技推广前进步伐的问题。只有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改善农村劳动力结构,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转变农业生产观念,增强农民科技意识,提高农民行动力,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科技发展、农业产业提升、农民收入可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8.
最近,江泽民同志在江苏、上海、浙江考察时指出:我们有12亿人口,9亿人在农村。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农业劳动力转移到新兴的小城镇和乡镇企业,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总书记的这一指示,把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小城镇,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  相似文献   

9.
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70%的人力资源在农村,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显得十分重要.然而,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基数大、增长快、老龄化趋势明显;受教育培训程度低;观念落后,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差;与城市人力资源存在巨大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教育相对薄弱;农村人均收入低,人力资源开发成本高;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低.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王志宏 《学理论》2010,(1):102-103
各种形式、各种功能的农村青年社团的建立将为青年农民提供综合性服务平台,是实现劳动力优势向人力资源优势转变并最大可能地满足现代化、城镇化发展的需要。本文讨论了目前我市社团组织存在的问题,主要分析了共青团组织、农村青年中心、各种形式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与途径,为发挥社团组织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1.
宫建伟 《学理论》2008,(7):51-52
我国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对于“农村、农业、农民”这三者孰轻孰重的问题早已引起国人高度关注,也引发了众多研究。“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如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过剩问题一直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桎梏。在准确把握我国国情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和研究我国的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不仅会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农民人均资源占有量,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渐进特质与现实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事关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大局。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困境、制度创新的特征、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来看,渐进式的转移是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拓展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空间的路径选择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指出了拓展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空间的两大路径选择 ,并提出了 5条对策建议 ,即 :改革土地管理制度 ;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改革就业管理制度 ;调整区域经济政策 ;全面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素质。  相似文献   

14.
关增社 《求知》2005,(3):28-30
西青区中北镇共有23个行政村,农业人口35567人。耕地9742亩,人均耕地仅有0.27亩。由于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和国家项目的征地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耕地面积呈现持续缩减的趋势,产生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就业压力不断加大。近几年来,该镇领导班子,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挑战,不断探索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新途径。在实践中,他们通过打造建档案、送技能、建载体、送岗位、给优惠5个平台,较好地解决了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城乡发展的重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当前,在全面加快产业升级和工业化、城镇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必须创新农村劳动力转移思路,加快农村劳动力的“二次转移”,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新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加强进城务工人员中党的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这是对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新任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发展劳务输出,促进劳动力合理流转,是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制约转移的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特征,分析了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日本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经验与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要解决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这方面日本积累了许多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战后初期,大量复员军人、海外撤离以及城市疏散人员的返乡,致使日本农村人口急剧膨胀。1947年日本农业劳动力比重达到53.4%。经过战后恢复和十几年的高速增长,20世纪80年代初徒业就业人口下降到10%,2003年只剩368.4万,占人口的3%左右,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处于同一水平。  相似文献   

19.
王德丰 《学理论》2009,(27):166-16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其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模式,结合我国现实,对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李莎 《瞭望》2007,(33)
为了适应今后城乡统筹的需要,政府应该加大扶持职业教育的力度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过剩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目前,我国的耕地面积是18.31亿亩,人口达到13亿,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且中低产田占总面积的2/3以上。农村的现有劳动力大约为4.85亿人,按照目前的农业生产力水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2亿人以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将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只有采取分层培养模式,将对年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和对中年农民工的短期职业培训相结合,才能将大规模剩余农村劳动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