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加强和改进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根本标准,同时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行动指针。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现阶段最大的实际,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矛盾,对于正确地认识我国国情,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不能把我们的认识停留在这一点上,必须进一步回答它是怎样的一个社会主义社会。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在视察深圳、珠海等城市时指出,“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这一论述,是对数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的理论总结。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的讲话,理解其精神实质,彻底肃清“左”的影响,对于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千秋大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1987年3月,赵紫阳同志就起草十三大报告给邓小平同志写的一封信中说:“看来,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立论,有可能把必须避免‘左’右两种倾向这个大问题说清楚,也有可能把我们改革的性质和根据说清楚。”(郑必坚《我们立论的基础》,《人民日报》1987年11月23日)这里提到的一个立论、两个说清楚之一,就是关于初级阶段论与改革的关系问题。如何认识初级阶段论是改革的根据呢? 首先,初级阶段论高度概括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为改革的性质、内容、目的规定了基本出发点。我国的国情是什么呢?一方面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确立,并且已显示出了其优越性。另一方面是人口多,底子薄,社会生产力总体落后、多层次和发展不平衡结构,呈现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问题,早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就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提了出来。胡耀邦同志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中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去年,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胡耀邦、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等几位领导同志,又重新强调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其中,赵紫阳同志在《关于制定“七五”计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都要坚决贯彻‘两个文明’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民主与法制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在谈到自己的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时曾多次指出:“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又说:“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搞清楚.”邓小平的这些话是就他的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而言的,我们认为,对于他的民主与法制思想也完全适用.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石。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就是因为它是立足于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现实基础之上的。因此,深化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理解,并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要深化和拓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就必须澄清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上的模糊认识或错误认识,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讲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被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提出,其首创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早在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中,首先提出了要扭转不良社会风气问题,指出:“我们建国以后的十多年中,由于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社会风气是健康的”,但是,在“文革”中,“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受到了严重的损害”。究其原因,一是在“过去十来年中,林彪、‘四人帮’把我们的党和政府搞乱了,把我们的社会搞乱了、也把青少年毒害了”;二是随着改革开放,“由于对少数青…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指出:“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是在总结国际和国内的革命与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全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同时,告诫全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克服各种干扰,指出:”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这是邓小平同志生前多次提出的观点。1987年,他在会见一位外国领导人时指出:“我们既有“左’的干扰,也有右的干扰,但最大的危险还是‘左”’。1992年初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又一次指出:“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正确理解这段话的含义,对于坚持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顺利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在今年初视察我国南方发表重要谈话时指出: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我们认为,这段话体现了邓小平同志这次南巡谈话的基本思想,是谈话的核心。这不仅对我国当前的改革和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于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只要我们按照邓小平同志这一要求去做,国家就能长治久安,中国就大有希望。这里,我们试从“基本路线要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纠正“左”的错误中,常常碰到这样的问题:由于人们对“左”深恶痛绝,希望对“左”铲而净之,往往把什么错误都记到“左”的帐上,甚至把一些正确的东西也当“左”的东西扔掉了。譬如,我们讲共产主义理想,有人说是“左调入云”;我们讲组织纪律,有人说是“左棍子打人”;我们讲共同富裕,有人说是念“极左经”;甚至把思想政治工作部门斥之为“左家庄”。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把纠‘左’变成‘纠正’社会主义和马列主义。”这种倾向是很不好的,任其发展下去,就有迷失社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国庆讲话中告诫我们:“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是长期的。对于这一点,全国各族人民,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条件下,我们确实应该认真研究如何防止“和平演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试论界定社会主义的方法论问题潘富国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解决的首要的和基本的理论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把社会主义建成什么样子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样两个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指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我们没有完全搞清楚。事实确是这样...  相似文献   

15.
顾建键 《党政论坛》2006,(11):11-13
江泽民同志对党建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全方位的。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那样,《江泽民文选》“为我们更深入地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好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最好的教材。”  相似文献   

16.
中央领导同志最近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是对马克思理论的新发展,是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理性升华,是中国抓住机遇,发展主义自己,使经济建设跨上新台阶的行动指南。深刻理解“改革也是解放力”的内涵,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与发展,有过许多重要的论述。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内容:第一,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改革的社会。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  相似文献   

17.
关于党性和党性修养问题,对于我们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来说,都是一个十分重要、非常突出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多次讲坚持党性、增强党性的问题。他曾说过:“每个干部都需把党性放在第一位”(《邓小平文选》第2—3页)。陈云同志为适应改革开放的新情况,也强调地指出;“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的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是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的重要课题。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现在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我国当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特殊国情,是考虑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总出发点。这个问题理论界正在展开讨论,这里说的是个人的一些认识。一、提出当前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是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重大成果1、问题的提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遵循重新确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并且吸收了国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适应世界形势的发展,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对以往的理论有许多重大突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认识成果。1985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对外宾的一次谈话中说道;“如果说,我们总结的经验有很多条,那未很重要的一系经验就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03页)前者是关于社会主义的实质和本质特征,后者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逻辑、规律性。两者是不可分的。这是一系列认识成果的总的归结。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要充分认识党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担负的历史重任,充分认识国际敌对势力加紧推行‘和平演变’对我们党的严重危险”。宋平同志提出,为了抵御住帝国主义推行的“和平演变”,必须把我们党建设好,使党在反腐防变的斗争中经得起考验。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和平演变”形势的认识是明确的,对策是正确的,措施是有力的,效果也是好的  相似文献   

20.
卖官鬻爵,古已有之。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讲话中所说:“历史上的腐败现象,为害最烈的是吏治的腐败。由于卖官鬻爵及其带来和助长的其他腐败现象,造成‘人亡政息’、王朝覆灭的例子,在中国封建社会是屡见不鲜的。这种历史的教训很值得我们注意。”在这里江泽民同志深刻地指出了这一问题的严重危害性,应当引起我们充分的警觉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