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以中国之大、人口之众,机关、企业、学校、部队、工地……每天吃集体食堂饭菜的人该有多少!但说起食堂,人们却总是不以为然,谁没吃过食堂啊?不就是大玻璃窗后面站着拥有无数的"决定性瞬间"的掌勺师傅;永远脏兮兮、滑腻腻的地面;以及可疑的不锈钢饭盆……说这话,只能说明你很久不去职工食堂了。况且,要是让没食堂饭可吃的职工听见,准得急。君不见,每到中午,有多少写字楼前的小吃摊早已排上长龙,楼前楼后的快餐店人满为患,没有一部电梯里没有送餐员……经历过这些,你会明白,有种幸福叫吃食堂。  相似文献   

2.
正大约是因了母亲的手艺,我对食堂的评判,总免不了与她比较一番。1999年,我到离家几百里地的高中读书,自此与食堂结下了不解之缘。私以为,食堂不仅仅是果腹之所,更是食之人寻找精神慰藉之处。高中的伙食便宜实惠,对我们这些外地生来讲,每月150元便可以吃饱吃好。记得当时午餐最贵的菜是"茄汁沙丁鱼",只卖2.5元一条,蔬菜都是1.5元以下,米饭也是2毛钱足够吃到饱。食堂师傅常常在打饭菜的时候,照顾外地生,说:"多吃点哈,吃饱了不想家!"这对于没有住宿经历的穷学生们来讲,是很大的心理安慰。记得刚入学,住我上铺的洁,一个人扛着  相似文献   

3.
正无关"深夜食堂"。我说的是我和我的食堂,或者说是关于食堂的"乡愁"。小时候羡慕吃食堂。一次,家里没开伙,父亲给了我5分钱菜金,我在食堂买了一盘雪里蕻腌菜炒青米豆。腌菜咸津津的,青米豆软糯酥香,比我们家水煮盐拌的菜好吃多了,菜里的油尤其厚,吃完饭,碗边上蜿蜒着几道黄黄的油花。一餐饭,吃得我心满意足。成人后,进厂当了工人,单身汉,三餐吃食堂。食堂的菜,自然不是珍馐百味,但每天也  相似文献   

4.
趣话食堂     
正"职工食堂"是个总能令人回味的话题。著名作家叶延滨曾经说过,食堂是中国城市的一种生活方式,在中国城市,有庞大的食堂阶层。虽然社会构成里,有各种各样的单位,但也并不是每一个单位都有一个好的食堂。除了学校,凡是有食堂的单位,必然是政府、事业机构,或者大型企业。听到某人说起单位食堂,别人必然会羡慕,因为那代表了一种社会身份。食堂里有形形色色的故事,单位的人在食堂里吃饭,会间接讨论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上班族不仅每天要面对如何挤上沙丁鱼罐头般的公交车这类难题,一到中午,吃饭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又接踵而至。"吃饭"这桩看起来简单的事,但对许多上班族来说,却成了每天的烦恼。为此,本刊特走访了分散在全市不同区域的多家特色职工食堂,观察这些食堂在经营中是如何突破困境的?他们的经营理念和经验,或可为我们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启示。首农集团北郊农场食堂"伙委会"每周订菜谱■新闻镜头"我们食堂的菜,天天不重样,搭配的还特有营养!"说起单位的职工食堂,首农集团北郊农场办公室文秘石卫锋一脸幸福。再看她碗里的当日主打——"黑六"猪肉炖海带,也已经消灭了大半。石卫锋说,以前工作过的单位,都  相似文献   

6.
正当年吃大学食堂,总是觉得不甚满意,虽然选择多样,每天很痛苦的问题依然是,吃什么呢?反倒是离开以后,对食堂的那些食物分外想念。我已经分不清,怀念的是食物,还是当年的青春记忆……一进大门,左边的摊位是卖粥和茶叶蛋的,绿豆汤是我的最爱。我体内胃火旺,又爱吃辣,出去吃砂锅,总跟老板吆喝"多多放辣椒哦",搞得经常上火冒痘痘,绿豆汤正好给了心理安慰,再加上煮得确实美味,豆子酥烂,汤体浓  相似文献   

7.
食堂琐忆     
正上大学第一年回家,亲友争相问我:"北京的大学里,馒头真有那么大?"他们用手比划着碗口大小,很是新奇。十八岁出门远行,父亲送我到中国农业大学。因为提前入校,院系没有特别安排,就住在招待所里。那天正好下雨,从招待所门房那里兑换了饭票,第一次吃上了食堂饭菜。菜是什么,早已经没有印象,只有主食馒头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父亲回去以后,和很多人说起在这两天的见闻。  相似文献   

8.
登高偶拾     
张媛媛 《工会博览》2006,(20):39-39
一天,小区里来了一辆卖萝卜的拖拉机。十几个老人,手里拿着大袋子抢购萝卜,一买就是上百斤。我觉得很奇怪,干嘛买这么多萝卜?到了冬天萝卜也不过几毛钱一斤,何必储藏这么多?老人们告诉我,他们是要晒萝卜干。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冬天新鲜的蔬菜到处可见,谁还会吃咸萝卜?老人们又说,其实这萝卜干都是给他们出国打工的亲人准备的。这个小区里,平均每三户就有两个人在国外打工,虽然在国外工资比较高,但消费也一样高,特别是吃的方面。所以很多出国打工的人,都是从国内带咸菜或干菜,不舍得在外面买新鲜蔬菜吃。邻居姜阿姨的儿媳在日本  相似文献   

9.
正提到食堂,立刻想起初中高中的食堂,想起那时学习生活中的很多往事。国有国家记忆,我的这些个人记忆,恐怕再过几辈子也忘不掉。千千万万个人的记忆也是国家记忆有机组成部分吧。1982年秋天,我考入县里一所重点初中,心里特别高兴。一是考的不错,二是早就知道去那里上学需要住宿,每天就能吃到好吃的白面馒头。当时农村刚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家里已经能够吃饱,但主要吃玉米、小米和  相似文献   

10.
经历过文革的人都会记得杨荣国,参加过评法批儒会议的人更忘不了杨荣国。他忽而被捧上天,忽而跌入深渊,有人说他吃了周总理的药而使总理早逝,也有人说他呆“四人帮”的黑干将。究竟真相如何?  相似文献   

11.
在二十几岁时,我去了欧洲,在那儿待了5年.当我还在法国的一家语言学校研修时,家道中落,我不得不放弃本想报考的一家厨艺学校,立即打工来养活自己. 年轻是我唯一的资本,我想到巴黎著名的餐厅去实习.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申请的过程中,我吃了多次闭门羹.没有一家餐馆肯把实习的机会给一个没有在法国学过厨艺、法语也不太熟,甚至没有一点人脉的东方人.  相似文献   

12.
正"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经过一夜春雨的洗礼,中铁二十二局潼荣高速公路总承包指挥部新添了一股生机!看,职工菜园里破土而出的时令蔬菜调皮的露出了小脑袋。让职工拥有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心态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项目进场之初,潼荣指挥部领导班子就在思考,如何让职工吃好、吃得放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指挥部领导决定利用食堂门前的空地,开辟一个职工菜园,让职工们吃上绿色、新鲜、无公害  相似文献   

13.
开心酒吧     
尝出来了巴顿将军为了显示他对部下生活福利的关心,搞了一次参观士兵食堂的突然袭击。在食堂里,他看见两个士兵站在一个大汤锅前。"让我尝尝这汤,"他命令道。"可是,将军……"没什么'可是',给我勺子!"将军拿过勺子喝了一大口,怒斥道,"太不像话了,怎么能给战士喝这个?这简直就是刷锅水!"我正想告诉您这是刷锅水,没想到您已经尝出来了。"士兵答道。  相似文献   

14.
校园奇案     
吃食堂的大学生们偶然发现菜里有一枚铁钉。于是,中文系的学生立刻写了份话语铿锵的《失物招领》贴上广告栏:  相似文献   

15.
时下有些“大款”,什么都吃过、什么都玩过了,真不知“款”还该往哪里花好。笔者于是萌生一个意念:能不能让他们花钱“坐牢”呢? 并不是人人都有机会经历坐牢的,一生之中能经历几天也好,所谓  相似文献   

16.
正提起食堂,你可能会想起早晨一杯浓浓的豆浆,中午一份形色味俱佳的牛肉饭;提起食堂,你可能会想起宽敞明亮的餐厅;提起食堂,你可能会想起码放整齐的餐盘、餐筷……但不知你有没有想过,这些美味营养的饭菜背后又有哪些故事?舌尖上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正在我的心目中,工会就是"为奋斗者提供舞台,为梦想者开辟路径"的组织。这还要从我自身的经历说起。那年,作为万千"北漂"中的一员,初到北京的我也经历了一段迷茫与彷徨,"去"与"留"一度让我极尽挣扎。直到我入职北京排水集团,有了工会组织的暖心呵护,助力我从最初的简单体力劳动者,成长为污水处理行业的"全国技术能手"。话说千禧年之际,在距离高考仅剩一个月的时候,我离开了校园,带着些许遗憾与不甘来到了北京,通过努力来改变命运成为了我弥补高考遗憾的  相似文献   

18.
正有人招工有人发钱,却没人签合同缴社保。女工柳志红在超市工作两年后突遭辞退,但不知告谁,不由发问——从经济角度讲,柳志红与单位之间打两年半官司,仅仅讨回3000元经济补偿实在不划算。但是,她执意这么做,图的是"我就想弄明白,我在给谁打工。"从2013年6月第一次申请仲裁,到2015年12月底二审终审判决,其间,她经历过两次仲裁、三次诉讼。1月26日,柳志红告诉记者,她很"佩服"自己的用人单  相似文献   

19.
有位刚从部队转业的干部说过:“我宁愿带一团兵,也不愿带一个班的大学生,他们脑袋灵,嘴巴利,管不了!”那么,让他们自己管自己如何?最近,我到深圳大学采访,无意中,在学生食堂门口,发现黑板报上、墙壁上贴了许多大字报。许多同学端着饭碗边看边吃,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20.
正"我出身农民,知道农民工离乡背井外出打工的艰辛;我也知道,农民工辛苦一年却拿不到血汗钱对他的家庭意味着什么;我更知道,农民工遭遇工伤而得不到任何赔偿,他以后的人生将面临怎样的困境。因此,我懂得做好一名农民工维权律师的意义,帮助他们是我无悔的选择。"时福茂坚定地说。时福茂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十六七岁就开始利用暑假跟随父亲外出打工。他曾当过搬运工,做过建筑工人,对农民工有一份特殊的感情。缘于此,时福茂在1998年踏上律师道路的第一天就告诫自己:一定要利用法律知识替弱者伸张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