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日,泰国公主诗琳通在曼谷向中国水稻专家袁隆平颁发了“金镰刀”奖,以表彰他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正天上有两颗小行星,一颗叫袁隆平,一颗叫吴孟超。两位院士,一位一稻济世、万家粮足,一位披肝沥胆、医者仁心。他们都是所在领域执牛耳者:一位是"杂交水稻之父",一位是"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两人都获得过国家最高科技奖、都是小行星永久命名者。袁隆平还有另一个身份——全国劳模。两位巨星,同日陨落,举国皆殇。"肝胆相照、大医勤朴且济苍生命,稻禾无忧、国士深耕尤思千万家""国之脊梁,吾辈楷模""这世间如你们所愿:医食无忧"人们自发地用文字进行哀悼,字里行间,书写着悲痛、难过和不舍,  相似文献   

3.
陈鲁民 《法制博览》2011,(16):23-23
坚持,是个十分凝重的词。一提到坚持,我们的脑子里就会涌现无数动人故事:勾践卧薪尝胆坚持20年,终于复国成功;司马迁忍辱负重坚持半生,写成“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钱学森、邓稼先们含辛茹苦坚持不懈,搞出了“两弹一星”;袁隆平半个多世纪矢志不渝,试验成功高产搞杂交水稻;李桂林、陆建芬夫妇不畏艰险,坚持在悬崖上的“天梯学校”教书19年,桃李满天下,感动全中国……  相似文献   

4.
李泽良 《工会博览》2010,(7):116-116
杂交水稻是我镇的主要粮食作物,不断提高杂交水稻产量以减缓“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而粮食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势在必行,杂交水稻超高产集成技术是目前提高单产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制度的多元化以及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系统的支配因素,中国对外战略逐步实现了从"三个世界"到"一个世界"、从"敌友外交"到"伙伴外交"、从"意识形态外交"到"经济外交"、从"低层次对外开放"到"全方位对外开放"、从"和平共处"到"和谐共处"的适应性转变。中国对外战略的转变是中国与世界在三十年互动中完成的,是世界系统的支配因素作用与中国自觉选择的结果,它体现了和平、合作、共同发展的理念,实现了中国国家利益、国家发展目标和国际行为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两者间的协同,推动着中国和世界沿着繁荣稳定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6.
2004年6月25日至2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了"中国统战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成立大会暨"世界政党发展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该研究基地设在中国人民大学,由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北京市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组建.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世界政党发展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这一主题,就以下问题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7.
章剑锋 《南风窗》2011,(24):86-88
虫吃了要死,人吃了会怎么样呢?又没有拿人来做试验,所以对抗病抗虫的转基因食品,我们要慎重,我要吃转基因抗虫的大米,尝试有没有问题。现时社会,对于"民以食为天"这一传统信条的敬畏感犹在。以袁隆平为标志,公众对于日渐式微的农耕文明的最后一份温情与认同得以保留。不久前在广西出席第四届中国-东盟现代农业展示交易会,袁隆平足迹所到之处,可谓摩肩接踵,人人争睹"当代神农"风采,一些上了年纪的人,甚至作  相似文献   

8.
近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和上海国际关系学会在沪共同主办了"第四届中国国际战略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来自外交部、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全国台研会、中共中央党校、军事科学院、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以及上海研究国际关系和世界经济的专家学者5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与会者围绕"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与建立中国特色国际战略理论"、"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与营造睦邻友好的大周边环境"、"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与国际经济合作"、"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与国际机制"和"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与文化外交"等5个专题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的研讨。  相似文献   

9.
媒体     
《南风窗》2014,(11):14-14
<正>01中国南北差异之"水稻理论"美《科学》5月9日此篇研究报告提出"水稻理论",认为中国南方人种植大米是导致他们与中国北方人之间出现巨大心理和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上种植水稻的人群会培养出更加强烈的集体意识,因为种水稻付出的劳力非常大,需要邻里间的合作。相比之下,生活在小麦种植区的人更具备独立意识和思辨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种植小麦只需要一半的劳力,也不像种水稻那样需要相互合作。为了排除其他不同文化差异的干扰,研究小组决定把关注点集中于一个同时拥有北方麦作区和南方稻作区的中国,从文化思维、内隐个人主义思想、忠诚、裙带观念的角度测试了来自6个不同地区的1162名汉族学生。  相似文献   

1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逐步形成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和发展道路,它的丰富性、独创性和世界意义日益展现出来。"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道路"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主任张宇教授近年来一直从事过渡经济学和中国转型模式的研究,日前,我们就此问题与张宇教授进行了交流,下面是访谈内容。  相似文献   

11.
钟岷源 《南风窗》2007,(18):58-61
张艳璇,福建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日本北海道大学博士。其研究培育的"以螨治螨"生物防治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害螨防治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为中国生态农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享受国务院有特殊贡献专家津贴待遇。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进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二者相互激荡,对世界和平发展进步产生深远影响,"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和"新时代的中国需要与世界建立什么样的关系以及如何构建这种关系"的中国之问亟须回答。在这一关键历史阶段,习近平外交思想把握时代特征,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回应中国和世界的共同关切,为解决人类共同挑战提供了中国答案,彰显了鲜明时代特征和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益提升和"一带一路"倡议逐步实施,增强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和研究成为中国工商界、知识界和决策者共同的诉求。在此背景下,近年来,区域国别研究在中国发展迅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面临不少问题与挑战。那么,什么是区域国别研究?当前,区域国别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现状如何?我国的区域国别研究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有何成就与不足?如何看待区域国别研究与国际关系研究的异同?如何优化区域国别研究的人才培养机制以进一步促进学科深入发展?围绕这些学术界关心的问题,本刊特邀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研究生孙志强就上述问题对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任晓教授进行专访。任晓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国际政治理论、东亚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代表性著述包括《走向世界共生》(2019年)、《中国对外援助: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五种权力》(2015年)、《本土知识的全球意义:论地区研究与21世纪中国社会科学的追求》(2008年)等。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国内维度上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和国际视野下的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为世界谋大同,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高度统一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奋斗征程中。在"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与"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的时代背景下,这一双重意蕴尤为凸显。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再次向世界宣示:"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这三个"坚  相似文献   

16.
正《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主管主办、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发行,是重点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业性学术刊物。本刊作为2017年度中国百强报刊、国家社科基金首批资助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在学术界和理论界占有重要地位,并为广大读者所关注。本刊格局呈"一体两翼"。"一体"即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尤以马克思主义经典研究与文本阐释为特色;"两翼"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关注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的新发展。本刊特别注重反映当代中国与世界有重大理论意义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世界政治中最重要的因素,对世界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也达到一个新高度。但从中国崛起的大背景看,世界多种不同声音同时出现,再次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推到前台。"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在和平发展进程中的现实选择。以"软实力"为和谐世界理念的价值取向,是构建和谐世界最根本、最直接的动力;"和合意识"是构建和谐世界理念的思想基础及理论资源;"和谐共处"是和谐世界理念的本质,建设和平、和睦、和谐的政治秩序范式是一种理性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加强软实力建设——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飞 《当代世界》2012,(4):37-40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与世界的联系也更加紧密.努力使中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1],是新形势下完善中国外交布局的客观要求.大力提升中国"软实力"是中国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主管,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和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主办的专业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于1980年。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聚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研究,注重研究社会主义与研究资本主义相结合、研究理论与研究现实相结合、研究中国与研究世界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主管,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和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主办的专业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于1980年。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聚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研究,注重研究社会主义与研究资本主义相结合、研究理论与研究现实相结合、研究中国与研究世界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