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春节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情结。但是今年春节,却有千千万万人选择留下,为防疫牺牲团圆,每个人都了不起!"钟南山的一段视频,点赞每一个"过年不回家的你",也让牛年春节多了一层饱含科学力量的温暖色彩。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的最大仪式感,就是团圆。但今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在哪儿过年、和谁一起过年,成了很多人纠结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章剑锋 《南风窗》2011,(10):64-67
"我6岁参加儿童团,9岁当团长,17岁参加地下党,我干的事儿多了,看的事儿多了。政治那个东西都是悬在上面的,没有生活根基的。一定要有劳动的能力,靠自己的本事吃饭。我就靠我那’两亩菜地’维持生活,谁也不巴结。"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的春节到了,随着21世纪社会的变化,"过年"也出现了很多新问题,比如"回家过年"。几天前听朋友讲,一个年逾60的女儿在接了年逾80的母亲一个电话后,决定今年不回母亲家过年了。不仅不回去过年,她还决定,按照母亲在电话里说的,"她死了不会通知我。当然,她的遗产我也不会要。"朋友在叙述这件事的时候,表现得还算平静,我听了后不禁心里一惊!  相似文献   

4.
最近,从澳大利亚回来,联络一些旧朋友,他们见了我都会问:“这些年,你干什么去了?”我说:“卖青春去了。”真的,我的大部分青春都是卖给了“土插队”和“洋插队”,漂泊在无声滑过的岁月里了。古人说:“青春卖与帝王家”,还为此愤愤不平,其实,他们大可不必如此,他们卖自己,还有个“帝王”可以卖,而我与我相似命运的这一代人,完全是糊里糊涂地卖掉了自己,卖给谁了都不知道。只知道年近不惑之年,还没一块归宿的土地,身前料峭,身后也料峭,竟不知依恋何方。我想我埋葬青春的地方,永远结不出属于生命的丰盛果实。  相似文献   

5.
南方朔 《南风窗》2012,(3):94-94
我们忘了希望总是在小事上,在伟大的小人物故事里,我们才可发现一个社会生生不息的真正动力之源,因为这10个人的故事,我过年的心情也变好了。我喜欢文学,常常在想,影响我最大的作家和作品是谁呢?几经琢磨,雨果这个名字就会第一个跑出来。现代文学里有太多伟大的作家作品,使人赞叹佩服,但会以伟大的小人物  相似文献   

6.
正寻梦人:肖鹏职业:网络工程师平日因为工作忙很少在家陪女儿,马上就要过年了,我和妻子希望能和女儿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春节。但是过年的一些礼节性的事情还是要做,陪女儿的时间又相对减少了,春节期间的安排是我一直比较纠结的事情,希望能给我一些建议。记得小时候,总盼望着过年,因为过年可以穿新衣、放鞭炮、放烟花,拜年还会有压岁钱。这些都是传统春节中应该有的"礼"。孩子的成长永远是父母最关心的问题,因此,过年也一个帮助孩子学习社交、学习礼仪的好机会。  相似文献   

7.
我们都会老     
邻居家老爷子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中了风。我从外地回到老家,和老妈遛弯的功夫,就会偶尔看到他。每次都是老伴搀着他的胳膊走在路上。他走的很艰难。这场景,很痛也很温馨。我们没有搭话。每次都离的很远,但是我知道他们是谁,由于出门在外多年,我想他们定是忘了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七一",我非常荣幸地被邀请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现场观礼。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说:"中国人民也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谁妄想这样干,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这句话说出了人民的心声,现场响起长时间的掌声。我们的前辈用热血和生命维护着祖国的尊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9.
《南风窗》2016,(3)
正安全感、归属感、认同感意义上的"回家",需要一个实际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就是从我们跟亲人,跟土地,跟社群、社区克服分裂开始,跟与传统有关的一个鬼神世界的交流开始。过年的一切,提供的正是这个方案。2016年1月20日,天气很冷,离春节只有十多天了,我接到了一个老乡从北京打来的电话。他第一句话就问我:"过年回家吗?"很像契合情境的套话,在这个时候,一段时间没有联系的中国人,打电话或见了面,就是用这么一句看似平淡无奇的话来粘合彼此,再接着下面的话题。但他语气  相似文献   

10.
又见高耀洁     
我怕我活不到今年冬天了,所以要赶紧把衣服送走。”我要能活到7月份就好了,7月份我的《十年防艾路》就出来了。长江出版社出的,在上海编辑。”我现在一个孩子(艾滋病致孤儿童)也没有,都交给杜聪了,因为我已奄一息了,我要死了,谁给孩子饭吃,谁给他们交学费?”我现在日子真难过。能不能东山再起,再去搞艾滋病的事情,我现在是问。”我现在还有12万个人存款,但是不敢动了,因为每天要吃30块钱的药。解决了吃药问题,我还敢动!”现在我没有负担了,老头儿也不用害怕了。我的儿女怕我死到外头……便死到外面,也要给老百姓争这口气!”  相似文献   

11.
笼罩在媒体阴影之下的总统侯选人是没有真实个体的。在我以前工作的办公室里,曾经流行过一个游戏,叫做"谁是杀手"。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在参加者中,不公开抽签决定一名杀手。然后,在只有主持人和"杀手"知情的情况下,杀手在黑暗中"杀人"(所有人都闭上眼睛,只有主持人知道他/她杀了谁)。当大家睁开眼睛的时候,开始猜测谁是"杀手"。这个游戏的最终成功者,当然是在语言、神色和动作中都成功地掩盖了自己"杀手"真相的人。也就是说,谁最善于撒谎,谁就成为成功地杀死了所有人的"杀手"。  相似文献   

12.
正如今的人们常说:"现在生活富裕了,吃穿不愁,每天都像过节一样。"看看现在,亲戚朋友们互相联络也越来越方便,视频、微信、电话、电子邮箱,就连写信都很少了。互联网都可以星际联系了,多远的距离也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了。所以,过年的情景也就随着时代变化,淡化了许多。弹指一挥间,我也熬成了七十多岁的老太婆,步入了高龄老人的行列了。我也和大家一样,感觉这些年光阴似箭,一年一年很快就过去了。我曾经在自己闲下来时想:时间过得快的原因,可能是不愁吃穿的缘故吧。  相似文献   

13.
正天下老酒出绍兴。故乡绍兴是闻名于世的酒乡、酒城,这大概是没有什么异议的。昔日农村,经济凋敝、商品短缺,老酒于普通农家而言,可能算是"奢侈品"。只有逢年过节,或办红白喜事,农家才喝酒。儿时盼过年,就是两件事:穿一件土布裁剪的新衣服,喝一杯自家做的老酒。过年时,村里家家户户都会或多或少做一缸米酒,年景好时,多做些;年景不太好时,少做些。少小的我,也能从家中做酒的数量,约略看出当年收成和家庭状况。我的奶奶是做米酒的"酒头脑",每每临  相似文献   

14.
正"年""元旦""立春"与"春节"之间有何关系?过年都有那些习俗呢?老北京过年又是怎样一种情景呢?为何年俗也应有时代性?年味儿有哪些新内涵?现代人应如何过年呢?"日日月月俗相近,岁岁年年味相异,世世代代情相连"。进入腊月后,在世界华人圈里关于过年的话题也多了起来。华人心里,过年不仅图的是喜庆、吉祥和团圆,也图的是个乐呵,要过个快乐年,也要过个文化年。今儿,民俗  相似文献   

15.
石破 《南风窗》2011,(24):62-64
"孔子的理想完全没有实现,他生活的时代,礼崩乐坏,谁也不听他的。但他为人的标准绝不在身外,而是只做我认为应该做的。""我们缺乏忧患意识,却有极强的敌情意识。"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64岁的李楯说,"我们只有一对一错,你我不一样,肯定是你错我对;你不改,我就要强制你改,坚持不改,就把你  相似文献   

16.
在路上     
我一直想知道大山背后,到底有什么。——题记朋友其实没有钱了,但他不会跟我说他没有钱,没有钱就不能搭乘一天一个班次的公共汽车到他家过年了。他以征求意见的口吻对我说,要不我们锻炼锻炼胆力,走到我家去?我说客随主便。朋友说,你敢不敢?要翻九座大山呢!我十九岁的耳朵最听不得人家问我敢不敢,我说我是吃饭长大的,不是被人吓大的。说罢冲他挤一下眼睛,我俩笑了。誓师大会就在面部表情上完成。  相似文献   

17.
正亲爱的龚晓光:您好!辽宁的天气逐渐变热了,你们那里如何呢?在你的上一封来信中,我感受到了你的不安。你说,自己太渺小了,工作太平凡。同时,你跟我分享了自己的工作遭遇:因为在工作中"太死板",没有"好人缘",为此你感到苦恼。在你看来,我是一个有"好人缘"的人——不管谁遇到困难,我都会主动跑去帮忙;不论谁跟我提什么私人要求,我都会尽量满足。实际上,你只说对了一半。我是个认死理儿的人,如果违反了我心中的原则,那么,即使是再容易办到的事儿,我也不会"抬抬手"的。  相似文献   

18.
叶竹盛 《南风窗》2014,(21):8-8
<正>知识分子未必是有知识的人。王小波写过,"我年轻时当过知青。当时没什么知识,就被当作知识分子送到乡下去插队"。他还说,当年他被硬推为知识分子,实际上是有人要收拾他。先扣帽子再整人,这是那时的套路。后来知识分子终于正名了,王小波也成了名副其实的知识分子。但是好日子没过多久,这个称谓很快又变得不纯粹了。一些在公共话语圈踊跃发言的人,被戏谑称为"公知",也就是公共知识分子的简称。有时候为了表达更为强烈的感情色彩,就说是"臭公知",算是对"臭老九"的继承。  相似文献   

19.
正寻梦人:周卫法职业:编辑我在北京工作好几年了,爸妈也没有来过北京,一直觉得北京太挤了提不起兴致。由于今年除夕才放假,火车票又不好买,跟父母商量后决定他们来北京过年。趁着春节北京相对人少点儿,带父母在北京逛逛,预计利用大年初一到初五,5天的时间游玩儿,但又不知道怎么安排能尽点孝心,希望能给我推荐一下。  相似文献   

20.
我在南京读书的时候认识了Tina,我们是同班同学。大三的时候开始谈恋爱,一年以后,我毕业去北京工作,她继续留在南京读研究生。就这样分开了三年,中间也就十一、过年的时候见见面。2005年初,我们结婚。结婚前,我们去买戒指。当时我工作没几年,没有什么太多的积蓄,加之还要供房贷,所以囊中颇为羞涩。偏偏我又是个不喜欢向家人伸手的人,总觉得结婚是我们俩的事,应该我们自己处理。但是,结婚这么大件事,无论如何——也要有块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