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1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这天将是欢庆的日子,也是追忆的日子;同样更是身为共产党员的你、我、他共同的生日。在喜迎这个庆典来临之际,给大家讲述我家三代共产党员的故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家出了三名党员,爷爷、父亲和我。我们三代党员在用自己普通又扎实的工作,身体力行,将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2.
<正>王秉达199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北京中铁天瑞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工会主席。说了就要办,想到就要干,干就干最好。这是北京中铁天瑞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工会主席王秉达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作为一名有着18年党龄的老党员,王秉达不仅在工会工作上帮助职工排忧解难,还经常在一线工地项目上亲力亲为,为职工起模范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3.
谈奥运,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资格,因为周围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一个极度缺乏运动天赋的人,很多运动项目,我充其量只是看客而已。不过奥林匹克这个盛会,早已超越了体育范畴,而是更  相似文献   

4.
我深深地思念那片热土——生我养我的遥远的北疆。那里有我熟悉的山,熟悉的水,还有日夜思念的亲人。父亲就静静地躺在烈士陵园。 父亲是一位很平凡的人,50年代初中师毕业后,被分配到当时的西北局办公厅机要训练大队接受培训,次年参军进疆分配到某兵团司令部机要科任译电员。当时,担任机  相似文献   

5.
正6月16日,北京市总工会隆重举行机关系统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向系统内10个单位、182名党龄超过50年的老党员颁发纪念章。颁发仪式上,3位老党员代表重温并宣读入党志愿书,他们用几十年的实际行动践行自己入党初心,为我们做出了榜样;2位老党员结合他们厚重的人生经历,表达了对党的忠诚,对工会事业的热爱,彰显了信仰的力量,爱党之情溢于言表;2位青年党员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学习和生活,畅谈了入党初心,表达了爱岗敬业、永远跟党走的坚定决心,展现了新一代工会工作者的精神面貌。今天,本刊对他们的入党初心进行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正全国劳动模范、党的十九大代表方秋子,在全国高速公路行业被称为收费专家,她在工作中永远的微笑被称作首都表情,她和秋子服务示范班的姐妹们,也被称作最美路姐。2018年春节前,差不多是北京最冷的日子,记者穿着首发集团厚厚的冬装大棉袄,在北京机场南线收费所院内的秋子文化园里和方秋子聊天。秋子文化园以方秋子的名字命名,从多个层面和角度记载、介绍全国交通系统的著名服务品牌秋子服务。文化园旁院墙外就是机场二高速和方秋子日常工作的收费站。这个收费站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是,上下八车道的八个收费岗亭中,有一个形制特殊,岗亭的玻璃窗上醒目地标识着秋子服务示范岗  相似文献   

7.
正2020,庚子之春,注定不寻常,必须被铭记——全民战疫。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泱泱中华,责立天下。置身其中,且立且行。疫情之下,职工开起了花式战疫模式。以厂为家,温暖化作铠甲硬件配齐,水、电、暖保证,拎包入住!今年年初,由于防疫保产需要,首钢矿业公司有600多名职工选择了主动留守。为最大程度减少人员集聚,基层单位各自亮招,车间的库房、休息室、会议室、  相似文献   

8.
儿子喜欢听故事,在我看来,他不是一般的喜欢,简直就是超级故事迷。大概是儿子两三岁的时候,妻子对我说:“你那么会编故事,就讲点儿给儿子听嘛!”我想想也对,自己小的时候不是常坐在院子里听老人们讲故事吗?许多故事至今记忆犹新,有的甚至对我影响很大。于是,我开始试着给儿子讲故事,我本以为儿子那么小,什么也听不懂,可儿子一听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党中央首次颁发了 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这既是对老党员们的关爱关怀,更是对一路拼搏奋进的共产党人的充分肯定。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这项工作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使命感,汇聚全党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持续奋斗的磅礴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它将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一般每年七一集中颁发一次,从而让党龄超过50年、一贯表现良好的的老党员们,深切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关怀和温暖。  相似文献   

10.
李兴耕,1936年生于江苏无锡。曾就读于无锡师范学校、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历史系。1960年回国后一直在中央编译局从事有关世界社会主义、国际共运史和俄罗斯问题的翻译和研究工作。曾任中央编译局国际共运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副会长。1999年12月退休。主要学术成果有:《拉法格传》(专著,1987),《拉法格文选》(上下两卷,合编,1985)、《当代西欧社会党的理论与实践》(编辑,1988),《风雨浮萍——俄国侨民在中国》(合著,1997),《第二国际研究》(合著,1998),《20世纪的历史巨变》(合著,2005),《当代俄罗斯政党》(合著,2006),《饶勒斯文选》(编辑,2008)等。上世纪50年代的留苏学生在后来的几十年间成为新中国各个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的中坚力量。那个年代已渐行渐远,但从那一代人的回忆中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一种向上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正1963年底,我受组织委托,随一个工作组去老挝解放区,任务是从事翻译工作。我在大学学的是泰国语,从未接触过老挝语,不知它和泰语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有一次,我们开车在老挝解放区行走时,由于路面太窄,行人只能排成一字纵队行走。当见到几拨扛着枪支的青壮年走过,同车的领导就好奇地问二"这些是什么人?,老挝陪同答道:"冈尊。"我按泰语词义理解,一听就傻了,而领导正等我翻译呢,于是我也顾不上许多,脱口而出:"强盗。"  相似文献   

12.
正你啥时候回来过年啊?我今年春节值班,回不去了……每年的春节,都会有这么一些人,他们必须在这阖家团圆的日子里守在工作岗位上。这个节日对他们而言,只是另一个工作日而已。坚守嘿,过年好啊,发微信咋不回呢!大伯、舅舅给你发的压岁钱微信红包,也没见你接收啊?那年的正月初二早上,下班走出住区大门  相似文献   

13.
朋友从香港旅游回来,带给我一块手表,告诉我这是香港众多地下钟表作坊仿制的劳力士赝品。接过来一看,外观和国产老上海手表几无多大差别,唯一显眼的倒是表盘正中几个英文字字母。“ROLEX,就这几个字值钱!”朋友笑着说。我没有在意,就戴上了,这一戴倒戴出一段怪味历程。没几天,在清谈的办公室,腕上这物件就被一位喜欢吃比萨饼的哥们盯上了。“R—O—L—E—X”,他捉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建筑工地里应该多是理工男当家。而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工地的办公区内,偏偏有一对儿用电脑、相机、纸笔来办公的80后文科生夫妇,他们用一篇篇稿件、一幅幅照片、一张张报纸、一本本宣传册来记录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点点滴滴,向外界展示了副中心建设者的风采和感人故事。他们就是中建一局北京城市副中心项目部的张志兴和北京城建集团北京城市副中心项目部的张利歌。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将成为城市副中心的主要特色,让蓝绿交  相似文献   

15.
应台湾东吴大学政治系主任黄昭弘教授、中国大陆研究学会秘书长杨开煌教授的邀请,我系张汉清、黄宗良教授和李义虎副教授于1994年12月26日至1995年1月2日访问了台湾。他们在东吴大学政治系、台湾大学政治系、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中共研究》杂志社、中国统一联盟同台湾学者和部分学生,就两岸关系、中国统一、大陆政策及有关国际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换看法,增进了互相了解,并会晤了政大国关中  相似文献   

16.
他本是一个族长的后商,却放弃了回乡当族长的机会,终于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房欧当三的抉择在广州钢铁厂二轧分厂引起了小小的轰动。 1987年,房欧当三从连南瑶族自治县白芒乡火龙村招工进了广钢二轧分厂当合同工。不久,工友们都知道他是瑶族人,并且是族长后裔。他父亲是全村房姓族长,在1500多族人中威望颇高。房欧当三祖  相似文献   

17.
正在移动互联时代,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微信朋友圈也成为人们记录生活,与人交流的重要平台。对于年轻一代在城市里奋斗的农民工来说,朋友圈是工作生活的一部分,是对家人表达爱意的重要载体,更是融入城市生活的一道桥梁。微信朋友圈是一片小天地,记录自己,也联通他人。有人喜欢发朋友圈,是希望能够记录下美好的瞬间;也有人把朋友圈当作表演的橱窗,吸引他人片刻的驻足和点赞。对于年轻一代在城市里奋斗的农民工来说,朋友圈又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他们的朋友圈和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2016,(8)
正背靠大树的央企工人,还是得到了关照。他们从里到外,都已被打上深刻的国企烙印。然后,国企负重前行……没人知道,哪天会挺不住,活不下去。2015年结束的时候,张萍在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下简称武钢)的职业生涯,也被迫结束了。和她一样遭遇的,还有集团公司里的数万人。他们曾共同面临这样的背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钢铁行业受到重创。但4万亿投资拉动的政策,减缓了对这个行业的冲击。2013年,随着投资拉动政策关照  相似文献   

19.
只有当裸露在阳光下的财富及其拥有者,感觉是安全的,在心灵上是坦然的,我们这个民族才算真正进入一个创富民族的行列。  相似文献   

20.
蔡玄晖 《南风窗》2016,(4):84-86
香港是一片特殊的土地,内地动荡的期间,有很多大陆知识分子离乡别井,来到这里重头打拼,这些奋斗史本身就构成了一部另类的中国现代史。从今年第2期起,我们陆续刊发蔡玄晖博士的一系列访谈文章,用来自北大、清华、复旦等著名学府的老港漂口述历史,看他们眼中的峥嵘岁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