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中国,只要有地铁的城市,就有于松伟的影子",这是一些业内人士的戏言。1965年出生的他和中国地铁第一条线"北京地铁1号线"同龄,这也许是他立志为中国轨道交通事业奋斗一生的渊源。于松伟出生在山东平度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农耕劳作的童年记忆,对于已是国内轨道交通领域知名专家的他,依然难以忘怀。1987年,于松伟大学毕业后,一头扎进了地铁设计的行业中,抱着A1的图板,胳膊上缠着擦汗用的毛巾,握着鸭嘴笔画图,一条条的地下铁龙就在他们的一  相似文献   

2.
每天,当都市的喧嚣渐渐沉寂,最后一班地铁列车缓缓地驶离站台时,一群身穿蓝色工作服、脚穿绝缘胶鞋的工人却早已等在了站台上.对他们而言,一天的工作才刚刚开始.这些每天穿行在黑暗隧道里的线路工,负担着地铁线路的安全检修工作.也正是他们的努力工作,保证了第二天地铁列车的顺利运营.近日,记者走进北京地铁线路分公司综合维修四项目部,感受他们每天"黑夜中的战斗".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零工经济大潮的到来,更多高效管理工具的出现和升级,不管是"斜杠青年",还是"U盘化生存",无疑是转换生活和工作方式的一种新选择——从办公室白领到滴滴司机,从健身房教练到外卖小哥,众多"斜杠青年"都在零工经济中纷纷涌现。  相似文献   

4.
正北京运营着全世界最繁忙的地铁系统,只用了不到15年时间,地铁线路图就从"一圈一线"变成了现在的"电路板"。今天的北京地铁,已经成为了当前人们出行的必要交通工具,它为大家的平安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而在地铁工作的员工,有这么一群热爱摄影的人,他们喜欢用镜头记录地铁里的所见所闻,就像1号线苹果园站区古城站丁班站务员郭玉亭所言,"我希望在我的镜头里有更多的面孔,记录更多的故事,让照片呈现平凡地铁人的美好瞬间。"郭玉亭酷爱摄影,喜欢用镜头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尤其是在工作中,他喜欢用镜头记录同事们工作的瞬间,  相似文献   

5.
匆忙的脚步,拥挤的人流,呼啸而过的列车,洁净明亮的车厢和站厅……这是地铁留给人们的印象.支撑着这些"印象"的,是背后鲜为人知的机构设置和工种分类.只要身在这个系统里,不管你身处什么样的位置,安全,都应是你头脑中永远的"关键词".对于像北京这样拥有两千多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来说,用地铁来缓解交通压力已成为社会共识.经过多年的发展,截至2012年底,北京地铁系统已拥有15条线路,217座车站,总长突破440公里,单日最高运送乘客已突破800万人次.地铁的公共空间也成为了人流量最密集的场所之一.随着人流量的剧增而剧增的还有地铁工作人员压力.在这种压力下,每一个地铁工作人员都是安全人员,尤其是那些每天和机器设备打交道的人.因为这些设备是人们出行安全的直接保障.他们从不自夸,只是默默地守护,习惯在夜色静谧的时候行走,也时刻为"被需要"而准备着……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防灾报警与环境监控工".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铁职工技术协会是工会领导下的职工自愿结合开展群众性科技活动的社会团体。它兴于地铁事业,扎根于地铁事业,服务于地铁事业。  相似文献   

7.
为纪念北京地铁成立35年暨纪念北京地铁建设40周年,展示地铁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北京地铁公司工会以“继承、创新、发展”为主题,在职工中开展的“我与地铁同行”征文活动于近日结束。据了解,活动得到了职工们的  相似文献   

8.
正整理地铁红色打卡地、组建"红色故事诵读人"队伍,开展红色诵读活动……近日,在北京地铁公司庆祝建党100周年"乘地铁、寻足迹、学党史"职工宣讲活动上,开展了首场主题诵读,全公司6000余人次职工参与。据北京地铁公司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依托北京地铁路网,在地铁车站周边寻找"红色遗迹",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北京地铁公司工会与武汉地铁集团工会举行座谈交流。公司党委常委、工会主席贾鹏,副主席高萍、马占清与武汉地铁集团工会主席、运营公司党委书记何达曹等一行人就做好服务职工工作进行了交流。武汉地铁一行人首先参观了北京地铁展览厅,贾鹏从地铁发展历史、网络化运营情况、"十三五"规划及"六型地铁"文化等进  相似文献   

10.
地铁司机这一职业,对于“铁丝们”来说一直挺神秘,每天乘坐地铁来来往往,却从没人见过他们的“真容”.听说开车不用方向盘呀?眼睛一瞄就能把车停靠得与站台门完全重合吗?……前不久,北京地铁技能大赛地铁司机组的比赛,让记者亲眼目睹了“传说中”的种种绝活.  相似文献   

11.
正五十年风雨兼程,记录了一代代地铁人绽放青春的成长历程;五十年砥砺前行,见证了北京地铁谱写改革创新的篇章。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北京地铁公司成立50周年。为庆祝公司成立50周年,总结成功经验,激发创新动力,传承地铁文化,树立品牌形象,按照地铁公司党委的统一部署,地铁公司举办了"砥砺奋进五  相似文献   

12.
去年的5月16日,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召开新线筹备会.去年11月6日,在"第十六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上,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草签了《北京地铁十四号线项目特许协议》.今年1月18日,"京港地铁"进驻14号线项目,此时距离5月初14号线西段开通只有近4个月时间.  相似文献   

13.
正为加强工会"互联网+"建设,推进网上建家,提高精准服务职工的能力和水平,鼓励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阅读,提高员工素质,促进"六型地铁"文化传承和发展,经过公司工会、企发部以及服务方协商、调试,"六型地铁"书屋正式在企业微信平台上线。即日起,北京地铁公司员工登录企业微信即可进入"六型地铁"书屋进行阅读。书屋囊括395种期刊、2万册图书和200种电子报纸。  相似文献   

14.
正"走啊,你今天的任务完成了吗?""我走了,你走了吗?"闻声望去,地铁线路分公司机关内健步者的身影随处可见。"健步121"已然成为北京地铁职工的热点话题,大家见面第一句都是:今天,你走了吗?从4月14日,北京地铁公司"健步121"正式启动,500多名工会干部就进行了第一次尝鲜——长走5公里。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地铁各分公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中车株机·捷安杯"轨道列车驾驶员职业技能竞赛北京赛区启动仪式在北京地铁六号线五里桥车辆段举办。记者现场目睹了平时难得一见的地铁司机们同场竞技的赛况,原来每次地铁停车,车门可以准确对应站台安全门都是靠车技!上午9点多,第一组模拟器考试开始。选手坐上模拟驾驶器,这时列车突然紧急制动,信号显示屏显示紧急制动图标,气压表红色指针迅速  相似文献   

16.
正北京地铁终于有了"劳模专列"!一听到这个消息,笔者不禁叫好的同时,还专程搭乘6号线,去听"劳模的故事"。记得地铁"劳模专列"首次出现是在成都。早在2016年国庆前夕,成都市总工会以全国"工人先锋号"地铁1号线为平台,推出"中国梦·劳动美"为主题的宣传列车,6节车厢分别展示了成都市先进单位、班组、各级劳动模范、优秀技能选手、优秀工作室等单位和个人代表的先进事迹。  相似文献   

17.
<正>在全国第十六个安全生产月之际,北京地铁2017年"落实主体责任共建平安地铁"主题情景剧决赛如约而至。与其他表演比赛不同,地铁情景剧表演的内容,讲的都是地铁职工自己的事,讲身边的事,讲安全的事。每个故事都来自于一个个小的安全案例,都是宣传、普及地铁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的。这次情景剧决赛,共有来自10个单位的11个节目入围。虽然没有华丽的舞台,绚烂的灯光,但每个短剧的剧情跌宕起伏,音乐编配动人心  相似文献   

18.
李昊 《工会博览》2012,(35):11-12
横贯京城东西的第二条交通大动脉——北京地铁六号线,将从2012年12月28日开通试运行.这是北京市内第一条时速为每小时100公里的全地下地铁快线,其走向与地铁一号线平行,对缓解北京东西向中心城区的地面交通压力将起到重要作用.为保证年底地铁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安全,地铁六号线于2012年9月20日就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空载试运行.近日,记者走近六号线,探秘那里的工作人员在空载试运行期间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保证地铁的安全运行是我们地铁人的首要责任."北京地铁运营一分公司六号线平安里站区区长董斌向记者表示.  相似文献   

19.
正"大家好,我叫任振余,现任北京地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支援保障部电子创修主管工程师、讲师,‘任振余职工创新工作室’负责人。我演讲的题目是‘世上无难事,爱拼才会赢’。"这是任振余在地铁公司劳模线上大讲堂的开场白。任振余2004年大学毕业,一直从事电子相关行业。2011年开始涉足地铁AFC设备电子板卡的设计和技改工作,共完成了全国7个主要城市地铁AFC设备的技术  相似文献   

20.
北京地铁6号线是北京市内第一条时速为100km/h的全地下地铁快线,运载能力提高30%以上,其走向与地铁1号线平行,对缓解北京市东西向中心城区的地面交通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3年8月,中铁六局在强手如林的施工单位中,一举中标北京地铁六号线二期20标会展中心站.该标段全长312.55米,工程涉及面广,涵盖专业多,综合性强,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