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职场上最纠结、敏感的年龄是多少?大概是35岁——35岁意味着什么?35岁意味着,你在大公司也有被清理掉的危险;35岁意味着,人到中年的你可能竞争不过职场20来岁精力旺盛的年轻人;35岁意味着,你在投递简历时会被用人单位以"年龄不符合要求"婉拒;……不管你是否愿意接受这个现实,都要重视你的中年职场危机!曾经在微信朋友圈一篇题为"从30岁到35岁:为你的生命多积累一些厚度"的文章被网友疯转,引发了80后的集体共鸣。职场打拼  相似文献   

2.
正对于职场人来说,拥有一份高薪的工作,不仅保障了物质上的需求,还吸引来不少羡慕的眼光。可又有谁知道在光鲜的外表下,他们内心所承受的压力和苦楚?曾经的理想,却被现实吞噬。面对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既不能对单位的同事诉说,也不能增添家人的烦恼,此时,职场人选择了"有事自己扛"。同时,情绪焦虑、失眠、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也接  相似文献   

3.
<正>一些企业将招聘年龄上限设为30岁,不少求职者因为“超龄”吃了“闭门羹”——正值春招时段,记者在多个招聘平台上看到,一些企业将30岁作为招聘年龄上限。这也让不少求职者感叹,“职场的35岁中年危机提前了。”在受访专家看来,人口红利趋减、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对招聘设置“年龄门槛”不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同时,也损害了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  相似文献   

4.
时至今日,工作稳定仍是职场人羡慕的焦点之一,尤其是"35岁以上"人群.与其他年龄段的下岗人员相比,他们受教育的程度低,再就业能力弱,家庭负担重,如能在一个单位稳定工作,既能一直干着自己的老本行,又可免除后顾之忧、老有所养,还能避免"半路出家"、从头创业的艰辛与风险.那么,这种想法是否切合实际和可行呢?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人社部专家对"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实施原则的权威解析,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改革后就业会不会更难?养老金领取会吃亏吗?年轻人生孩子会没人带吗?就公众关切的其他政策焦点问题,大家听听相关专家怎么说。焦点1:会否加剧"就业难"?当前,不少企业和单位都将35岁作为普通岗位招聘招考的年龄上限。延迟退休意味着工作人数增加,腾出的岗位减少。有些人担心,供给结构变化叠加"35岁+"职场困境,会不会令今后找工作更难?  相似文献   

6.
崇尚中庸,不想卷入职场人事斗争,情愿收起锋芒,苦学韬光养晦之术,这是当下职场一个典型的群体,他们是"职场受虐族". 职场受虐族有时成为公司隐形人,给同事"和事佬"或者"受气包"的感觉.宣称"既要工作也要快乐"的他们相信,在公司里忍一下,换种心情,所谓职场风云会成为过眼云烟,与其在职场生闷气,讨人嫌,不如置之事外,快乐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极大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同时裹夹着送来了日渐强烈的空虚、焦虑、烦躁与寂寞。这种精神状态如今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另类,而是几乎成为了一种普遍。于是各种吐槽与抱怨便成为了许多人用以"消遣"、缓压、"解乏"或者表达各种观点、诉求与不满的最佳工具。日益复杂多变与竞争激烈的职场上尤为如此。  相似文献   

8.
正年轻人都会有一腔热血,但在面对职场不如意的境遇时难免也会心生抱怨,同事之间互相吐槽、传染成了办公室的情绪"雾霾"。作为一名入职几年、有过一些经历的职场中人,我认为诱发职场"雾霾"的原因主要是这两个方面:物质层面的压力和精神层面的压力。有调查显示,薪酬影响职场是否满意程度最高。被调查的职场人士中,62%的受访者表示,工资水平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收入低俨然已经成为了职场  相似文献   

9.
职场中有这样一类人:平时行动独来独往,在工作场合总是很闷,不愿意和任何人多说话,这是"职场自闭症"的表现.有调查显示,职场中有将近60%的人,因环境、压力等原因,而产生"职场自闭症". 感觉跟他们不是"一拨的" "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合群’了."小林在广告公司做策划,性格比较内向,总是不太习惯与别人打交道.小林觉得,自己已经成了办公室里的"透明人"了.  相似文献   

10.
按照一般的理解,低收入人群可能会存在收入方面的焦虑.因为他们受教育水平可能相对较低,年轻时可以在城市靠体力赚钱,但到中年之后,体能下降、家庭的负担加重,越来越没有竞争优势,容易产生强烈的焦虑心理.但出人意料的是,中等收入群体也普遍陷入了收入的焦虑之中."两会"期间一则"北京上班族月收入7500元没有安全感"的消息让有关中等收入群体焦虑的讨论日益激烈.  相似文献   

11.
正每年,都会有一批新的"菜鸟"步入职场,也有许多工作了30甚至40年的职工进入了退休的倒计时。这些即将结束职场生涯的老职工中,有的人事业有成、站在所在行业的顶端,但更多的人是默默无闻,在平凡的岗位奉献了一生。不论是什么样的职场经历,每人都有着收获,也有失败。在这里,本刊记者走近他们,与大家共同回忆刻入心灵深处的职场经历,为青年职工的成长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正《博弈》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多数人都自认为理性,但实际遇到问题时却常想着"先赢再说"。然而,看似获利的决策却总让人在事后吃了更大的亏。其实,无论是社会经济政策、企业经营策略还是职场人际关系,甚至  相似文献   

13.
去年,台湾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红遍大江南北,电影故事中充满遗憾的爱情让观众在唏嘘感动之余,对主人公更多了一分同情.现在的年轻人早已不满足于"缺憾的爱情","毕业那年,我们一起结婚"成为了一部分80后的选择,越来越多的"职场妈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对于这些"妈妈职场新人"而言,事业与家庭、爱情与婚姻,这些看似简单的选择题,却足以让她们绞尽脑汁.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上班族正在遭受"亚健康"状态的困扰。如何让职工遇到焦虑、抑郁、压力大等苦恼时得到相应的服务?工会作为职工的"娘家人",帮助他们找回好心情责无旁贷。各级工会纷纷结合职工特点建立了设施完备的"职工心灵驿站",通过健康状况测试、健康咨询讲座、沙盘游戏等多种服务方式,让他们卸下包袱,调整精神状态,提高幸福指数。北京现代放松辅助训练给职工心灵充电  相似文献   

15.
赵义 《南风窗》2010,(22):56-59
<正>作为一个正在复兴的文明古国,如今的中国无疑是梁启超笔下的"少年中国"。而当人口老龄化问题向中国走来时,一个"老年中国"也在成真。国际上通常的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据民政部发布的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714万人,比上年增长了4.53%,占全国总人口的12.5%。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相似文献   

16.
美在这里     
<正>当我们的"双美员工"评选活动开始以后,许多职工都到网上为他们心中的"双美员工"投票点赞。职工们的踊跃程度让我们惊喜的同时,也深深受到了感动。这一位位刊登在《劳动者周末》和《工会博览》杂志上的"双美员工"究竟美在哪里?他们或许并不是单位里最棒的职工,但却有可能是工作认真、生活充实的职工。他们分别来自工厂、公司、公园、医院、餐厅等工作岗位。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事着这个社会必须有人来做的事情。如同一颗颗小小的螺丝钉一样,确保了社会发展的车轮不松动,确保了这艘大船一路顺风!在全国的职工中,在北京市几百万的职工中,"双美员工"只是沧海一粟,但从这一粒粒水珠上,可以看到映射出来的祖  相似文献   

17.
职场如江湖,从容淡定地面对,运筹帷幄地控制自己的职业生涯,是笑到最后的保证.而真正让自己笑傲职场的,其实是不可或缺的五颗"心". 第一颗心:关心 适用范围:亲密同事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是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其实用在同一家公司的同事身上,依然有效.  相似文献   

18.
创业真累     
订单检验、验货、包装、出货……在全国最大零食团购网站"淘购网"所在的中关村科群大厦里,十多名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处理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创始人王彬也忙碌其间.这是他创业的第四个年头,人从学校走向社会,生意也从校园走向全国.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淘购网"每天的团购出货量都超过700单,加班对于王彬而言,早已是家常便饭.其实,像王彬这样游浮在生存链上的创业者有成千上万,他们不少是刚走出校门的莘莘学子,在现实和理想的包夹下,寻找着梦想,又会时常忍不住遥望相对平稳的职场生活.  相似文献   

19.
《南风窗》2016,(11)
正发现需求的痛客并不是"嗅觉敏锐"的商人,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是对国家、社会和家庭有着担当的社会中坚人群,发现痛点并非基于逐利,初衷更多的是来自于推己及人的人文关怀。痛客,他们能够从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中找到普适性的、亟待解决的关键需求,形成并提出痛点。中国痛客大赛的对应的痛客,来自全国各地,而痛点则涉及了当下备受关注的P2P监管、食品安全、新能源汽车、网络信息安全等热点。这些痛点的汇  相似文献   

20.
李张光 《工会博览》2013,(29):10-12
被忽略的角落 现代化的进程稀释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稀释的作用也从社会蔓延到个体社会化的最初单位——家庭。双职工家庭,特别是职场上的年轻父母,在我们的职工群体里已不是少数。而社会的变迁,使他们背负着这个时代赋予他们的特殊责任和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