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你不可能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理,我们也不可能遇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婆婆.了解婆婆是改进婆媳关系的捷径.有人说过,女人如茶,如何把这杯"婆婆茶"品得有滋有味,就看我们下多少功夫了.掌握合适的水源、火候、容器固然重要,但关键还是搞清楚你的婆婆是究竟是哪杯茶.  相似文献   

2.
乍一看,这象爿农场。田里种着瓜菜,周围养着鸡、鸭、鹅……其实这是间学校,月薪五十元五角的陈秋银是这间山村小学的语文教师。我们可不象你们城里人,下班后可以去逛街。我们住在山里买东西总是不那么方便,学校占的地不少,反正荒着也怪可惜的。我们各家便开了一些荒地,种上了瓜菜,业余时间打理一下,就经常能吃上些新鲜蔬菜了。我们收入不高,吃自己种的菜也是一项不错的“补贴”。除了种瓜菜外,还有种花的。一早一晚劳动一下,既能获经济收益,还可以领略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哩。可惜我不是“清静无为”的出家人,不会享受这  相似文献   

3.
顺义区北务镇今年五月开始的采摘文化节,在以往采摘瓜菜、垂钓的休闲游的基础上,利用镇内花卉产业优势,推出了鲜花采摘活动。  相似文献   

4.
《工会博览》2013,(1):60-60
烹调讲究色香味,一盘菜炒得好不好,“赏心悦目”是最直观的衡量标准。这里教几招大厨的炒菜秘诀,让你做的菜色泽更鲜艳。炒瓜菜、豆角。改刀处理后,在锅中用沸水焯一下捞出,过一下凉水.然后再进行炒制。在锅中.炒制时间要快,这样既可以增加菜的色泽,同时还可以保持菜的叶绿素不被破坏。  相似文献   

5.
瓜乡行     
正盛夏的北京简直就是西瓜的世界,大街小巷堆的是瓜,汽车拉的是瓜,行人背的、抱的、拎的还是瓜。在这西瓜的世界里,堪称一绝的是瓜摊竞相标榜自己是"正宗庞各庄西瓜",小贩们的叫卖声更以"庞各庄纯种大西瓜"为甚。为什么"庞各庄西瓜"叫响京城?为什么"庞各庄西瓜"有如此神韵呢?带着这个谜我们驱车沿永定河东岸南下,想见识一下"庞各庄西瓜"到底有多神。顺永定河坡向东望去,只见一望无际的瓜田里,一片繁忙的景象。瓜蔓之间,瓜影烁烁。瓜棚之下,摇着蒲扇的瓜把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十对婆媳九不和",婆媳关系问题从古至今,不知困扰了多少家庭,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婚姻的幸福和家庭的和睦。那么如何处理好婆媳之间的关系呢?我们不妨来看看本期作者在和婆婆相处的23年来,如何真心付出,以诚相待,尊重孝敬婆婆的。  相似文献   

7.
正《吃瓜时代的儿女们》作者:刘震云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日期:2017年11月1日定价:48.00元该书是当代著名作家刘震云睽违五年的现实主义力作,堪称百万级畅销书《我不是潘金莲》的姊妹篇。刘震云称:"知识分子要像探照灯一样照亮民族的未来。"《吃瓜时代的儿女们》就是他探照民族命运的反思之作。老辣之笔剖析吃瓜本质,慈悲之心探寻荒诞底线。在全民吃瓜的年代,我们  相似文献   

8.
正清代名医王孟英曾说:"冬瓜,一名白瓜……诸病不忌,荤素咸宜,惟冷食则滑肠耳。"事实上,同时期的大美食家袁枚,不仅认为"冬瓜之用最多",且在《随园食单》中,提到两个冬瓜菜,一出自官府私房菜,另一来自寺庙中,各有特色,颇耐人寻味。袁枚写道:"余到粤东,杨明府(汉代对郡守的尊称,唐以后,多专用以称县令)冬瓜燕窝甚佳,以柔配柔,以清入清,重用鸡汁、蘑菇汁而已。"此一至清之菜,如果专用素馔,可用白木耳代燕窝,然后用蘑菇汁或素高汤。  相似文献   

9.
菜虫     
父亲叫大伟:"帮我拉菜去市场。"大伟看见筐里的菜都是生虫的,就说:"这种菜送给人家都不会要。"父亲说:"这筐菜是我特意跑到田边收购的,我今天要凭它赚大钱呢。" 在市场,大伟看见有几条虫子爬到竹筐外面来了,  相似文献   

10.
三九集团掌门人赵新先被强势的"婆婆"国资委免职,又一个曾经辉煌的人物落幕。赵的命运,不免为"中国模范生怎么了"的疑问,又增加一个最新的案例。但这样的结局恰在某种宿命安排之中。20年的历史,对于"国有"此种类型企业的人物而言,如果浮出水面,大凡有三种命运。  相似文献   

11.
正那是2020年的1月24日,武汉"封城"的第二天。多年来,我们都是除夕上午去妹妹家,所以,早晨给住在同一小区的妹妹打电话:"上午过去看庆娘(妹妹的婆婆)。"妹妹赶紧说:"大姐,你别来!你外甥在机场上班,每天接触的人员复杂,他休班回来哪也不去,万一有事儿,只涉及到我们家里仨。我们也有长辈亲戚没去呢,电话沟通了,大家都能理解的。"2月1日凌晨,接到二表弟电话,他哥哥突发心肌梗去世了。  相似文献   

12.
正"傣味油淋干巴。干巴是什么食材?"记者好奇地问云水遥执行总监单选朝。今年32岁的云南小伙子单选朝告诉记者:"傣味油淋干巴是云南传统菜。干巴就是云南特有的牦牛肉。""你是怎么想起学做云南风味菜的呢?"记者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单选朝向记者慢慢讲述了自己学做云南菜的坎坷经历。1986年,单选朝出生在云南省曲靖的大山深处。"我的家乡是一个很贫穷的地方,又是一个很闭塞的地方。如果我从家乡到镇政府所在地,距离300多公  相似文献   

13.
正无关"深夜食堂"。我说的是我和我的食堂,或者说是关于食堂的"乡愁"。小时候羡慕吃食堂。一次,家里没开伙,父亲给了我5分钱菜金,我在食堂买了一盘雪里蕻腌菜炒青米豆。腌菜咸津津的,青米豆软糯酥香,比我们家水煮盐拌的菜好吃多了,菜里的油尤其厚,吃完饭,碗边上蜿蜒着几道黄黄的油花。一餐饭,吃得我心满意足。成人后,进厂当了工人,单身汉,三餐吃食堂。食堂的菜,自然不是珍馐百味,但每天也  相似文献   

14.
正人要顺利,必须讲德,这叫顺德。人要安逸,必须注意民以食为天的事情,不可以走几公里都买不到一个肉包子,买不到葱油饼,买不到酱油、肉菜。家附近有一间顺德菜馆,生意很不错,价格也适合,于是偶尔去帮衬,顺便尝尝顺德菜的口味。顺德菜,在粤菜里是主打,所谓的粤菜系列,是以顺德菜为核心的。如果套用时兴的术语,是核心技术,粤菜创新款式多来自顺德县。当然,如今叫顺德区了。近日又去这间顺德菜馆,关门了。原先的饭店被一间购房、销售的中介机构"侵占"了。现在满街都是购房的  相似文献   

15.
在巴西民间广泛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故事:从前,一个由蟒蛇养大的男孩,不幸被猴子用箭射死后,被一位印第安妇女埋葬.不久,从男孩的眼睛里长出了一棵树苗,这就是最早的瓜拉纳树.瓜拉纳树的果实,就是瓜拉纳果.成熟的瓜拉纳果,外壳呈桔红色,果实为黑色,并被雪白的内膜半裹着,正像是一只人眼,煞是好看.为了纪念那个男孩,每逢11月,当地居民就在河边搭台,举行隆重的瓜拉纳节.据说,瓜拉纳树还具有灵性.一家农民曾在自己门前的一棵茂盛的瓜拉纳树下偶然与游客照相留影,一年后,这棵树再也没结果,并呈枯萎状.当地居民迷信地说,"照相使瓜拉纳果闭上了眼睛".  相似文献   

16.
瓜德尔是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省的一个港口小城,靠近伊朗边境,是中巴拟议中的能源走廊的开端,也是中亚地区通往印度洋的最近出海口。早在1964年,巴政府就产生了建设瓜德尔大型深水港口的设想。贝·布托执政以前的历届巴政府都试图和美国大公司共同开发该港口,可惜不顺利。1998年南亚核试爆后,巴印同遭制裁,之后巴国发生政变,印度却迎来克林顿访问,倍感孤立的穆沙拉夫将军遂请求中国援建瓜德尔项目。中国于2001年同意援建,目前已开工建设第二期。前不久,美国出于军事目的欲出价30亿美元接手瓜德尔港项目,但这一企图在穆沙拉夫访华深化中巴能…  相似文献   

17.
人们常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也不知道是我嫁错了郎,还是老公入错了行。七年来,只有我和婆婆还有一天天长大的儿子组成的三口之家,过着柴米油盐的日子。因为老公也是工程人。  相似文献   

18.
我5岁那年,家里在苞谷还没有成熟时断炊了。而恰恰在这时,我又得了急性肺炎,高烧烧得一连三天人事不醒。家家(外婆)抱着我,和我的父母以及我的两个姨坐在火垅里,唉声叹气,暗自抹泪。婆婆,我饿。我叫我的家家为婆婆。醒来之后,我见我躺在婆婆怀里,所以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向婆婆讨吃。要知道,那个时候,我可是三天三夜没进过一粒米了。  相似文献   

19.
双周人物     
《南风窗》2004,(3)
舆论"井喷口"上的老总最近,央视的《新闻联播》有两道几乎是每天必上的"菜":一是播放各地民众喜迎春节的红火场面,再就是跟踪关注在中石油川东钻探公司"12·23"特大井喷事故中受灾群众的救助情况。尽管中石油老总马富才在事故现场直接指挥压井封堵了井喷口,但240余人死于井喷事故的残酷事实,还是将一直"很低词"的他置于舆论的"井喷口"上。在石油系统历练30年的马富才,1996年起仕途一路上扬,从胜利石油管理局局长一直做到中石油总公司总经理,接管了这个中国最大的企业,1999年11月兼任上市公司董事长。  相似文献   

20.
华沙怀旧     
走在华沙街头,虽然满眼是现代都市的市容,但回忆波兰一页页的沧桑历史,感觉竟是"缅怀"多于"观景".由于"欧洲心脏"的地理位置,由于列强环伺,又或许由于波兰人生性善良温和,这个国家饱经战乱,多灾多难,甚至三次遭受瓜分之辱.经过古今无数次大小战役,华沙已经没有什么"旧"观了.目前的华沙市容基本上是1949年以后重建的.这样的一个新城,它的如诗往事,它的人文风流,它的历史意蕴,还能保留几分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