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凛 《政法论丛》2013,(2):67-74
政府部门立法或人大委托政府部门起草法律法规时,政府部门往往会将自身权利最大化、自身义务最小化,把不正当的部门利益甚至个人利益夹带进来,从而导致部门利益法制化的出现。部门利益法制化使得当前相关的立法质量得不到切实保障。在中央和地方立法中,部门利益容易导致权力与权利关系的不平衡,权力与责任关系的不协调,权利与义务关系的不一致。市场经济带来的一个必然结果,是社会多元化和利益格局多元化,其必然又带来中国立法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利益博弈。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保持法律法规公正、集中地体现大多数人的意志,遏制“国家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制化”的现象,就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而拓宽法律法规起草渠道、规范法律审议程序、立法公开透明化等具体措施可以从源头上防止部门利益法制化。  相似文献   

2.
我国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价值取向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其中转变政府职能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在此过程中,对部门利益的寻求和追逐己经成为阻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瓶颈。通过探究我国政府部门利益存在的原因及其特征,指出从部门利益向公共利益转变的实现途径,即以弱化部门利益,强化公共利益为主线进行有效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3.
童卉欣 《法人》2010,(2):11-11
随着依法行政进程的推进,目前地方立法正成为公共管理的热点。然而,在地方立法热的背后,却不同程度地夹杂着追逐部门利益的“私货”。针对此.云南省政协委员程达日前建议,在行政立法程序中,应建立适度回避制度,以防止“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制化”。  相似文献   

4.
随着依法行政进程的推进,目前地方立法正成为公共管理的热点。然而,在地方立法热的背后,却不同程度地夹杂着追逐部门利益的“私货”。针对此,云南省政协委员程达日前建议,在行政立法程序中,应建立适度回避制度,以防止“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制化”。  相似文献   

5.
刘武俊 《政府法制》2008,(23):13-13
根据10月24日原则通过的《环保部机关“三定”实施方案》,环保部将加大职能转变和权力下放的力度,取消涉及企业的所有评比达标活动,不再直接参与企业环评。笔者认为,环保部不再直接参与企业环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具体实践。从企业环评领域“退”出的一小步,实际上意味着向依法行政迈“进”了一大步。在推进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6.
6月15日。一桩被业内称为“中国考研培训第一案”的官司。在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在这起商业纠纷是非悬念的背后,是关于考研培训市场巨大利润的各方争夺。  相似文献   

7.
杨玉华 《政府法制》2010,(23):44-45
在国家明确规定小区电梯更新费由住宅专项维修基金支出的情况下,安徽淮南出台地方法规,要求当地所有房产开发企业在售房前必须交纳每部25万元的“首次电梯更新费”,不交钱不发房屋预售许可证。  相似文献   

8.
陈杰人 《法人》2005,(3):64-67
在时隔2年多之后,《重庆市物业管理条例》终于让重庆市民切身体会到了由律师起草法规的好处。  相似文献   

9.
柯浪 《法人》2006,(8):32-35
在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非公36条”出台一年多之后,民营经济的一些状况却难如人意。试图借政策东风,挑战垄断领域的民营企业,其重构利益格局的雄心受到了极大的挫折。原因不仅在于与“非公36条”精神不相适应的法律制度环境,还在于他们挑战的对手是当今最具权势的利益集团——垄断国企。这个利益集团借助于强大行政力量,垄断社会资源.获得企业和部门利益,他们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同时也是规则的最大受益者. 这场游戏似乎从一开始就已肚负分明……  相似文献   

10.
网络共享是一把双刃剑,在利于作品传播的同时也为盗版等侵权行为提供了便利,如何才能更好地平衡著作权人的利益与社会公众使用信息资源的利益?国外学者提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新机制,即以“激励创作、保护著作权人利益”为中心的“三振出局”机制和以“激励传播、保护共享用户利益”为中心的“补偿金制度”,其中“三振出局”已在许多国家得以实施,而“补偿金制度”目前仍只是学者的构想.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并不适合采用以上两种机制,而应当立足本国国情,在现有机制下进行改进,加强对著作权人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在保障重大公共资源配置行政决策的正当性上,公众参与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非常有限。为弥补公众参与的局限性,应当在法律上明确重大公共资源配置行政决策的作出应当遵循的利益衡量规则和程序,赋予上级行政机关可以撤销具有衡量瑕疵的重大行政决策的权力,同时按照审议民主理论的要求,建立重大公共资源配置行政决策强制说明理由制度。  相似文献   

12.
龚向田 《时代法学》2009,7(6):86-89
亚里士多德法治观的精髓在于立法者所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并且应当被普遍遵守。秉承此意,行政立法裁量中利益沟通的法治价值有二:一是利益沟通有助于行政立法裁量所立之法为良法;二是利益沟通有助于行政立法裁量所立之法获得普遍服从。  相似文献   

13.
柯里教授的"政府利益分析说"诞生于上世纪美国冲突法"革命"时期,并一举成为美国现代法律选择方法论中重要的学说之一。虽然"政府利益分析"理论存在概念难以确定、保护观念过于狭隘、不确定性和理论根基不牢固等缺陷,但它提出对法律的内容和"政府利益"进行分析,并将此作为法律选择的基础,突破了传统的冲突规范选法理论,给国际私法理论研究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影响了美国现代冲突法理论和美国法院的司法实践。"政府利益分析说"所提出的分析法律实体内容,以及"利益分析"方法符合未来国际私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备受学界关注的范志毅案第一次在司法实践中提出了公众人物的忍受义务,无论是从公众人物的公共利益属性还是其社会影响,也无论是就新闻媒体的时效性和连续性还是从社会利益平衡、强弱势群体的区别来看,公众人物都必须负有忍受义务。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我国自首制度的立法目的出发,从利益衡量的角度分析现行自首制度实施效果不佳的本质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借鉴世界先进制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求实现原有的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16.
6月26日特种设备安全法草案提请全网人大常委会一审。草案一大亮点是从初审和再审稿的六七十条增加到了101条,所增条款多为可操作性强的内容。有全困人大常委会委员指出,立法过程中增加法律的可执行性,有利于降低立法成本,树立法律权威,更有助于防止和遏制部门利益法制化倾向。  相似文献   

17.
康德的“自由意志”理论是传统民法哲学的基础。“自由意志”以“自主决定”与“自己责任”为原则 ,并衍生出近代民法的三大原则以及逻辑严密、体系完备、内容浩瀚的民法体系。但是 ,“自由意志”论在理论上与现实上都遭遇到了困境 ,民法制度随时代而变迁。庞德的“社会利益”学说是解说这种变迁的有力理论。依据庞德的理论 ,民法从专注于个人自然权利转向兼顾社会利益 ,民法价值出现了从个人自由到保护信赖的变化 ,民法的终极目的也出现了从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转向社会秩序的和谐 ,并实现在人们需求冲突时的调整的变化。现代民法的内在体系因之形成以“自由意志”为内容的“常规法”和以“信赖保护”为内容的“矫正法”的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18.
易嘉 《中国律师》2007,(5):43-44
近来.一则在中央和地方电视台频频播放的美容产品广告引起了消费者的极大兴趣。广告画面中.一位“老总模样”的人士向“克林顿”和“希拉里”推荐美国联邦再清椿面部智能修复系统。“克林顿”非常感兴趣,还露出了他特有的撅着嘴的微笑。最后他拿着这套产品向人们挥手致意,登上了直升机。发布广告的企业——美国再清椿亚太区总代理北京妆王科技公司的广告部经理崔先生说.这不是真的克林顿,只是片中的人物与克林顿长得非常相似,但这个广告要的就是“克林顿”的效果。崔先生介绍说,在这之前还有另一个广告,但在国内播出的效果非常差。自打改播“克林顿”后,人们一下记住了美国再清椿。除此之外。我们还能经常在报纸、杂志、互联网上看到有人通过整容变得和某位明星一模一样,并且获得了大量商业广告和演出的机会。正是由于大量“明星脸”的出现,使得商家只需向模仿者支付远远低于邀请明星的费用便可以提高自己产品的知名度,从而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而对于明星来说,本应该是他们利用自己的肖像获取利益的机会,却被自己的“盗版”抢了先机。这无疑是其肖像权财产利益的间接损失。那些通过整容等手段变成“明星脸”并借此从事商业活动牟取利益的行为是否侵犯了明星的名誉权、肖像权的人身利益,本文暂且不论,但我认为该行为已经构成了对明星的肖像权财产利益的侵害。  相似文献   

19.
美国反托拉斯法具有鲜明的“模糊性”特征 ,这突出表现在本身违法和合理分析、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纯粹效果和利益平衡这三对原则的确立及交替运用上。本文透过一系列著名案例 ,对模糊性的这三个具体表现进行了深刻剖析 ,进而指出一个多世纪以来 ,美国反托拉斯法一直扮演着“变色龙”的角色 ,它是如此的模糊不清、变幻不定 ,以致于谁也无法看清它的本来面目。长达十年的微软垄断案在全球引起的巨大争议 ,就是这种模糊性的效应。因此 ,我们要透过这种效应深入研究美国反托拉斯法的模糊性 ,并把它与世界各国反垄断法的模糊度进行比较 ,从中吸取其精华 ,剔除其糟粕。作者认为一部法既不能过于明晰 ,也不能过于模糊 ,主张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 ,确定我国反垄断法恰当的模糊度。千万不能制定一部极度模糊的反垄断法。  相似文献   

20.
"方便面联合涨价事件"凸显了我国反垄断立法和执法中对消费者利益保护不足的现实问题。《反垄断法》将消费者利益保护当作立法终极目标并主要依靠行政执法来实现,这并不能切实有效地维护消费者利益。反垄断法的消费者实施不仅具有私人维权的作用,而且具有促进法律目标实现的公共政策意义。我国亟待建立和完善消费者反垄断的私人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