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改革开放19年的实践,使中国大众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道德评价及修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如何评价业已发生的道德价值观念革命,指导、调整国民的利益关系,校正、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引导公众道德价值观向适应市场经济的方向发展,这是实践给新时期道德建设提出的一大难题。笔者认为,倡导“进取互利”道德原则是破解这一难题的一剂良方。“进取互利”原则,指的是人们在实现自身利益过程中,其行为以不损害他人或社会集体利益为前提。这一原则的核心,一方面强调通过进取型行为给社会带来益处,推动…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确立和完善 ,社会道德发生了一系列的嬗变 ,有“滑坡论”、“爬坡论”、“代价论”等说法。这些变革一方面以经济活动的方式直接表现在人们的职业生活中 ,另一方面作为社会道德的价值目标引导职业道德建设 ,使我国职业道德在实践和变革中发展 ,大体形成了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一、职业道德建设成为整饬社会道德的突破口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结合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把职业道德建设作为整饬社会道德的突破口 ,是由职业道德在市场经…  相似文献   

3.
世纪之交,人类正处在全球经济即将发生根本性变革的时代,工业经济将经历脱胎换骨的改造和升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对历史悠久的工业社会的教育提出了挑战。1.“知识爆炸”挑战“仓库理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科学和信息传播手段的日益发展,知识量在短时间内发生猛增现象,这种现象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知识爆炸”。虽然知识量的急剧增长不是知识经济时代所特有,但知识的加速增长是不可否定的事实。在这一背景下,教育领域中曾经盛行的“仓库理论”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  相似文献   

4.
社会物质生活领域的深刻变革必然引发社会精神生活的相应调整与变化。自八十年代初,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社会发展新时期以来,道德问题就始终是社会大众、思想理论界和领导管理层普遍关注的“热点”。可以预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扩大,人们将会更加尖锐、突出地面对道德领域发生的一系列变换。因此,道德建设已经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一、对当前社会沉格变换状况的基本估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目前道德领域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是与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认为,社会转型是一种社会发展目标、运行方式、价值取向、文化氛围向另一种社会发展目标、运行方式、价值取向、文化氛围的嬗变。进入新世纪,我国社会正处于由总体建设小康社会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将发生嬗变。它要求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的目标为指导,加快思想观念的变革,从而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1.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为思想观念的变革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6.
二十年前,席卷全国的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荡涤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固有阵地,结束了长时间的“左”的束缚,使中国重新走上了正确的发展轨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短短的二十年,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被国际社会誉为最辉煌的时期。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什么能够产生如此之大的社会效应?究其原因,就在于这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我们的党和人民摆脱了“左”的僵化思想的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思想领域的根本变革,从而推动了社会领域的深刻变革。一、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中…  相似文献   

7.
马俊 《行政论坛》2022,(4):141-146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智能技术成为推动社会治理变革的重要力量。研究发现,智能技术所具有的数据理性、赋权治理和隐性规训等特质推动了社会治理的变革,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智能技术权力化引起社会权力结构重塑;二是数字化治理引起社会治理的理念、路径和方式等发生变革。智能技术嵌入社会治理,在促使社会治理变革的同时,也呈现出社会权力分化、“数字官僚主义”和集体共识困境等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注重“自我利益”、强调“等价交换”的市场经济时代,加强对个体利他行为的研究对于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教育工作,很有必要。 就社会因素来说,利他行为的发生是社会环境多因素、多变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具体而言,要受到个体赖以生存的社会生活、教育培养以及家庭熏陶等因素的影响。社会生活包括许多方面: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人们发生着强有力的影响,社会的改革进程、社会的发展程度都会影响到人们的思想观念及行为。同时,党风、民风也有巨大影响作用,党风不正、腐败严重,会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9.
李广生  李涵 《学理论》2009,(20):90-91
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现代化转换实际上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的日常生活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革。文章通过对传统中国社会中日常交往之礼的现代变迁的阐述,对转型期中国社会有别于传统乡土社会特质的日常交往模式——“新差序格局”进行了再认识。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理论与现实的冲突中,一个突出而又占居核心地位的问题是价值观问题,各级党政干部在舆论导向和宣传教育中普遍感到比较棘手的问题也是价值观问题,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很重要的一个出发点就是针对当前社会上在价值观问题上存在的种种错误倾向而言。当前,我国正处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新老体制转换,人们利益关系发生重大调整的变革时期,处在社会结构最深层次的价值观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强烈的冲击,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因而,正确地引导和构建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吻合的价值观体系以及社会…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范式作为一种整体主义方法,受到以诺思为代表的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家的责难,认为他没有解决社会政治变革中“搭便车”问题,并借此否定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性.这是对马克思的曲解和超历史苛求.与一定经济关系互补的意识形态是解释“搭便车”问题的基础.意识形态嵌入人们的经济、政治关系,从而影响、促使人们摒弃“搭便车”行为.近年来演化博弈论的发展,为从微观上解释人们的利他主义行为如何产生与存在,从而解决社会政治变革中的搭便车问题提供了一种说明工具.运用演化博弈模型得出:在组群间冲突频繁的时期,高水平的利他主义得以产生和维持.  相似文献   

12.
消费是“联结经济与文化的社会活动”,不仅具有经济和营销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意义。传统研究认为,人们消费只是为了表现一种预先确定的“我”是什么人的感觉。而本文认为,在消费社会中,现代消费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它成为一种“操纵符号的系统化行为”,从而对现代社会结构具有了建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个社会的道德状况如何,表现为道德主体的个人行为,而道德主体的行为又需要社会道德环境的保障,在一个没有保障的社会环境中,为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都可能面临危险或者造成损失。轰动一时的2006年的南京“彭宇案”和2009年的天津“许云鹤案”,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就社会道德状况展开了大讨论。2011年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的发生,网友热议的焦点已经不单单是社会道德状况如何的问题,而是开始了对自身的叩问:“是否可以如此冷漠,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全面转轨,我国的社会经济基础已发生巨大变革——构成计划经济的三大要素:公有制、按劳分配、高度集中的计划配置资源,都已发生巨大变化。执政党的历史任务已由巩固政权转向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上层建筑的核心——执政党的自身建设进行相应改革,以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经济基础,强化执政意识,“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十五大报告),已作为“历史性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在这里,我们对与经济基础关系最直接、最紧密的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的改革作一探讨。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相似文献   

15.
浅析“一切向钱看”蔺亚杰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这一重大变革必然对上层建筑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一方面使我国社会从经济到政治,从物质生产到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另一方面使经济生活中的难题和矛盾,思想观念上...  相似文献   

16.
心理变革是完善社会主义社会的必要条件.研究心理变革问题,必须弄清心理变革的内容,分析心理变革对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确定心理变革的途径。社会生活发展的矛盾、70至80年代之交形成的主客观条件以及在其影响下我国国内所出现的状况,决定了心理变革的必要性。苏共二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曾提到目前存在着一种“特殊心理”,其特征是无动于衷、自我满足和要求不高等。要克服这种心理,培养高标准、严要求、批评与自我批评、敢于公开讨论迫切的社会问题,以及致力于使我们的社会发生根本的质的转变的心理,巳经成为生活中的一个迫切的需要。由此看来,心理变革是改革管理体制和党的领导作风的二个重要环节,也是使经济、社会、政治以及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发生变革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科技进步对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军  应宪 《理论导刊》2001,(12):12-14
探讨科技进步对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对于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机制和决定力量以及人类自身发展的规律,引导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朝合理的方向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科技进步促使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理念、战略、模式和运行机制发生变革科技进步的影响关系到整个人类社会的走向。它对整个人类的社会发展、经济活动、组织方式,以及人们的思维、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必然带来而且已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与变革。这种影响与变革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理念、战略、模式和运行机制等方面也会得到充分的体现。1.科技进步诉求发展型人力…  相似文献   

18.
生态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是一种有利于和谐社会构建的“社会资本”积累,价值的普遍认同和机制的成熟高效能使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大众传媒之于大泉教育载体的开辟对于生态知识的普及与生活方式的变革具有可行的实践意义,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应该重新定义生产力──把认识力纳入生产力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从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以来,关于生产力的命题又出现了很多,如“教育是生产力”,“管理是生产力”,“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等,关于生产力外延的研究日益深入、扩大,从而也使生产力的革命性、历史性作用得到了充分的研究和强调。但是,人们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生产力的定义(内涵)还未变革。外延是由内涵决定的;外延的扩展必然要引起内涵的变革.正是基于此,笔者提出应重新定义生产力,即把认识能力纳入生产力内涵。一传统的政治经济学观点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是客观的…  相似文献   

20.
自启蒙运动起,人类历史开始进入了"现代"。从此,在"理性"、"主体性"等内源性精神力量作用之下,人们的认知范式发生了变革,由此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结构也相应发生了变革,从而开启了对现实社会的系统性解构与建构的历史进程,社会因之获得了全面改观。基于此,"现代化"、"现代性"、"后现代"等学术话语应运而生,且经常交织在一起,从而给我们认知客观世界带来了困难。一、何谓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