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安  黄晓明 《世纪风采》2023,(10):21-26
<正>2023年,是开国中将、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政治委员朱明诞辰120周年。朱明,原名朱良玉,1903年10月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鼎龙乡杞下村,1928年参加农民协会,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被派到工农红军工作;曾任县委书记、省委组织部部长、红二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八路军第120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358旅兼晋西北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第一野战军第3军政治委员、第2兵团政治部主任,总政组织部第一副部长、军委通信兵政治委员等职;先后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战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参与领导所部参加的陈庄、百团大战、晋西北地区反“扫荡”、田家会、榆林、宜川、陕中、扶眉、兰州等战役战斗。  相似文献   

2.
《新湘评论》2002,(9):44-45
北平解放后,罗荣桓终于因劳累过度而再度病倒了。这样.当第四野战军继续南下时,他作为政治委员却不得不留在天津治病。1949年6月,罗荣桓被任命为华中局第二书记兼华中军区(后改为中南局和中南军区)政治委员后,准备立即南下。可是,这时天津名医朱宪一又向罗荣桓发出了病情“警报”。  相似文献   

3.
我的爸爸黄烽.1949年解放福建时是十兵团二十九军八十六师政治部主任,8月任第八十六师副政治委员、代理师党委书记。爸爸对我说,解放福建时最头疼的是“四难”。  相似文献   

4.
常阳 《世纪风采》2011,(12):37-40
吴德,原名李春华,河北丰润人。193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文革”前任中共吉林省委第一书记,兼吉林省军区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处书记。1966年5月中旬,正是我国政治气候上“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关键时刻,他奉命调到北京工作,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兼市长、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5.
济南军区顾问、山东省军区原政治委员何志远同志已经离开我们一年多了。 1931年,我们就和何志远相识。他曾任赣南独立第3师3团政治委员,福建军区政治部宣传队队长,闽西南中共岩宁县分区委书记,代县委书记。在中央红军第一、二、三次反“围剿”中的龙  相似文献   

6.
<正>张云逸(1892—1974), 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并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他的政治委员任职履历有:粤赣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抗日军政大学第八分校校长,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等职。他还曾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二书记、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等职。从“险为黄花岗第七十三烈士”到红7军军长  相似文献   

7.
刘随春     
刘随春(1910—1952)湖南平江人.1928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工人出身,参加农民运动和工人运动.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三军团三师政治部党支部书记.1932年任第三师十一团三连指导员.不久入军团政治教导队学习.1932年夏任红五军军部特务连指导员.1933年入瑞金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上干队学习.毕业后任红三军团一师政治部直属队教导员、代理组织科科长、第一团教导员.6月部队缩编,任红三军团四师十团总支书记,第十二团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同年冬任江西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委员.1934年初任红三军团六师十六团政治委员.后调任江西军区独立第二团政治委员兼新淦军政委员会分会主席.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在大西南李德义,张秋云邓小平自1949年11月至1952年7月担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西南军区政治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财经委员会主任等职。他与刘伯承、贺龙领导第二野战军和第一野战军第十八兵团等部队,...  相似文献   

9.
叶青松 《党史博览》2012,(11):27-31
笔者在撰文介绍中国人民解放军首任军长时,有一位政治委员的名字让我非常感兴趣。他既是解放军第五十三军首任政治委员,又是解放军第五十五军首任政治委员。我脑海里曾冒出“难道是同名同姓”的疑问,觉得一个人不可能首任两个军的政治委员。但调阅档案资料后,发现原来确是同一个人,他就是半生光阴都在和起义部队打交道的将军王振乾。  相似文献   

10.
《新湘评论》2006,(4):31-31
滕代远是平江起义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1904年生,湖南麻阳人,苗族。1924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10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后历任共青团平江县委书记、湖南省农民协会委员长、中共湘东特委书记兼醴陵县委书记、湘鄂赣边特委书记等职。1928年7月与彭德怀、黄公略等领导平江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党代表兼13师党代表。同年12月与彭德怀率部到达井冈山与朱毛红军会师。1930年后历任红3军团政治委员、红一方面军副总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武装动员部部长等职,参加了保卫井冈山的斗争和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曾获二等红星奖章。1934年7月被中央派赴苏联出席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后入苏联红军陆军大学、列宁学院学习。1937年春回国到新疆,与陈云组织接应西路军余部进入迪化。  相似文献   

11.
项英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人出身的工人运动领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早期领导人之一,新四军的创建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他于192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二大”代表,第三至第六届中央委员,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务委员、书记处书记,担任过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委员长,中共中央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副主席、中革军委代主席,中共苏区中央分局书记、中央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四军副军长(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书记、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后东南局)书记等职,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是中国革命史、党史、军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一位人物。为纪念项英诞辰100周年,笔者根据多年来研究项英所接触到的史料,对项英早年在湖北的革命活动作一简要介绍,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12.
潘瑀 《党史文苑》2012,(19):34-35
黄志勇(1914—),原名黄念卓,江西崇义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地方工作团宣传队分队长,团俱乐部主任,团党总支书记,师俱乐部主任,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政治教员兼教育干事、第四大队政治处主任、第三大队政治委员,中央军委总参谋部作战科代理科长、作战室主任,军事学院政治部主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组织部副部长。抗日战争胜利后,赴东北任干部第二团政治委员,冀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第十四旅副政治委员,冀察热辽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独立第十六旅政治委员,热中军分区政治委员兼地委书记,冀察热辽军区参谋长,东北  相似文献   

13.
1941年夏,日军纠集十几万人对苏北各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并疯狂扑向新四军军部所在地盐城。在敌人的疯狂“扫荡”面前,新四军军部撤出了盐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治委员刘少奇带上少数机关同志,潜伏在建阳(今江苏建湖县)  相似文献   

14.
中原局第一书记邓小平:三战全胜1948年4月中旬刘邓大军进入河南中西部。5月9日中共中央决定:加强中原局,邓小平任第一书记,陈毅任第二书记,邓子恢任第三书记;成立中原军区,刘邓野战军及陈赓兵团改为中原野战军,刘伯承任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司令员,邓小平任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政治委员;陈毅任中原军区第一副司令员,李先念任中原军区第二副司令员。陈毅仍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以便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协同作战,逐鹿中原。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7月22日上午,由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主办的纪念曹荻秋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上海社联举行。曹荻秋同志从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起,先后担任中共广汉特委书记、皖北特委书记、苏北军区政治委员、江淮区党委书记、华中支前司令部政治委员等职。解放后,他先后担任重庆市第一书记、市长,四川省委第三书记,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市长等重要职务,以无限忠诚和对革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公安消防支队党委书记、政治委员侯文敬入伍30年来,忠实履行“责任重于泰山”的神圣使命,带领支队党委“一班人”,发扬“缺氧不缺精神,缺钱不缺干劲,创业不畏艰辛,奉献不计名利”的高原消防精神,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先后两次被评为优秀其产党员,三次荣立三等功。  相似文献   

17.
[万永诚(1898—1935):江西吉安人。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后转入莫斯科步兵学校。任中国连团支部书记。1930年回国在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4年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后调任福建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同年10月,中央红军...  相似文献   

18.
正张文彬,1910年7月5日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西乡梓江东港高基塅一个农家。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第七军政治委员,第三军团政治保卫局局长,第十五军团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南方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美国记者尼姆·威尔斯在《续西行漫记》一书中,称誉张文彬为"保卫井冈山的独胆英雄"、"中共第一流青年政治家。"从虔诚的基督教徒到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1920年,年仅10岁的张文彬进入平  相似文献   

19.
17、解放后我军首任总政治部主任北平解放后,罗荣桓终于因劳累过度而再度病倒了。这样,当第四野战军继续南下时,他作为政治委员却不得不留在天津治病。1949年6月,罗荣桓被任命为华中局第二书记兼华中军区(后改为中南局和中南军区)政治委员后,准备立即南下。可是,这时天津名医朱宪一又向罗荣桓发出了病情“警报”。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便通过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报告了中央。中央立即决定要他转到北京继续休养。这年的八、九月间,病情稍有好转后,中央决定他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罗荣桓得知…  相似文献   

20.
漆远渥,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十一师三十六团政治处宣传科副科长、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秘书主任,第十师司令部作战侦察科科长,红四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政治处宣传股股长、三八五旅政治部宣传科科长,七六九旅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三纵队一旅政治委员,七旅政治委员,华北军区补训兵团政治部主任,冀中军区副政治委员兼第七纵队副政治委员,第二十兵团六十八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天津警备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华北军区空军政治委员,北京军区空军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后勤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