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钓鱼岛从来就属于中国,对此无论是从历史的事实,还是从国际法的角度分析,均能予以确定,而钓鱼岛争端的始末过程,也更加明显地显露出日本对钓鱼岛的非法窃取性.钓鱼岛问题已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的发展,两国同为亚洲大国,和则两利,斗则俱伤,只有相互携手,才能开创亚洲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2.
《党政论坛》2008,(16):35-35
政冷经热时代正一步步向政温经热时代转换最近几月,中日之间出现了一系列产生重大变化的动向。胡锦涛主席在奥运前西藏问题被突然呼高之时如期访问日本。同时,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在国内境遇也不易:内阁支持率在20%边缘徘徊,  相似文献   

3.
张剑荆 《党政论坛》2012,(22):28-28
虽然中日两国在钓鱼岛海域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并不能完全排除,但从趋势看,此轮危机的高潮阶段可能已经过去了。如果日本政府及右翼势力不再发起新的挑衅,钓鱼岛海域短期内将逐渐恢复平静。但是,更深入的分析显示,情况已经发生了巨变。  相似文献   

4.
《党政论坛》2013,(16):16-16
日前,日本【共同社】发表文章称: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未能给其政府的经济增长战略——即“安倍经济学”的第三支箭——赢得巨大热情,这可能会对经济产生下行风险,一些日本分析家讽刺地将其称为“安倍风险”。  相似文献   

5.
张可喜 《党政论坛》2014,(10):42-42
“安倍经济学”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再次执政后一系列经济政策的总称。这个说法据说是自民党前干事长中川秀直发明的,从2012年11月开始成为媒体上的流行语。  相似文献   

6.
石源华 《党政论坛》2014,(16):25-25
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当年邓小平关于处理中外领土争执和国际争端的论述,可以概括为: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相信后人会比我们更聪明、更有办法。四句话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政策原则,应该全面地来理解。  相似文献   

7.
张伯玉 《党政论坛》2014,(16):20-20
曾因不堪压力而辞去首相之职的安倍,为何在第二次就任首相后转而成为没有力量能够对其加以牵制或遏制的强势“独裁首相”?扭曲国会结构的消失 在总裁安倍晋三的领导下,自民党于2012年12月16日举行的众议院大选获压倒性胜利取代民主党上台执政。大选后,身兼自民党总裁与日本首相的安倍组织了自民、公明两党联合执政的第二次安倍内阁。  相似文献   

8.
刘春雷 《学理论》2013,(9):27-28
钓鱼群岛总面积6.23平方公里,由六个岛屿组成,分别是钓鱼岛、南小岛、北小岛、黄尾屿、赤尾屿和飞濑岛。中日围绕钓鱼岛问题发生了一系列争端。从四个方面对钓鱼岛问题进行探讨,以大量事实证明了钓鱼岛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我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  相似文献   

9.
冯俊 《党政论坛》2010,(14):29-29
美国草根保守派运动“茶叶党”领导人兰德·保罗18日晚战胜国会参议院共和党领袖支持的竞争对手,赢得国会中期选举肯塔基州共和党预选。  相似文献   

10.
《党政论坛》2013,(14):36-36
2007年9月,上任不到一年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布辞职。当时他遭遇了选民无情的嘲讽,又深受慢性病的折磨,被认为政治生命已经提前终结。如今,东山再起的安倍像是换了一个人。他在日本极力推行综合运用刺激政策、  相似文献   

11.
钟龙彪 《求知》2009,(10):41-43
今年8月30日.日本举行第45届国会众议院选举.自民党惨败.仅获得全部480个议席中的119席;民主党则一举垒下308席.成为最大的赢家。民主党取代自民党上台执政.鸠山由纪夫成为新一任日本首相。对于日本来说,8月30日是历史性的一天。从此.日本可能终结自民党“一党独大”的历史.开启自民党与民主党轮流执政的新时代。对多数人来说.民主党及其党首、新首相鸠山由纪夫是陌生的。那么,  相似文献   

12.
任景国 《求知》2013,(1):59-59
2012年12月26日.东瀛政坛传出政权更替的消息。民主党的野田佳彦正式宣告内阁集体总辞职.午后太阳西斜时刻.参众两院指名选举决出自民党安倍晋三成为第96届内阁总理大臣。复权之于安倍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几年来,他可谓是卧薪尝胆、处心积虑。  相似文献   

13.
王建民 《党政论坛》2009,(16):17-17
“法理台独”仍有死灰复燃的可能 所谓“法理台独”,就是谋求台湾法理上的“独立”,即通过法律程序(包括公投)建立“台湾共和国”或“台湾国”,也就是陈水扁大力推动的“公投制宪”行动,实际上是一种更为激进的“台独”活动。不过,民进党内部也有人主张在维持台湾法律现状的条件下逐步谋求台湾的“独立”,即承认“中华民国”就是“台湾国”的“国名”,认定台湾(“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相似文献   

14.
吕耀东 《瞭望》2013,(31):10-10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近日出访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三个东南亚国家,明谓“汲取东盟活力以促日本经济重振”.实为谋求“海洋安全合作”,渲染“中国威胁论”。在其感觉良好的“价值观外交”表演背后,展现出其借助美国亚洲战略再平衡,构筑所谓海洋国家民主联盟,谋求介入南海问题的海权图谋。  相似文献   

15.
《侨园》2014,(8):3-3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7月7日开始对澳大利亚进行访问期间,来自澳大利亚社会各界数百名华侨华人在堪培拉澳国会大厦前举行“向安倍晋三说‘不’”的抗议活动。活动组织者称安倍为“日本右翼代表人物”、“否定侵略历史及解禁集体自卫权的主要推手”以及“东亚紧张局势的始作俑者”。  相似文献   

16.
《党政论坛》2011,(1):25
如果认真思考今年东亚发生的种种争端,从中国与美韩在天安舰争端上针锋相对,到美韩频频通过军演来挑战中国的耐心,均说明东亚格局正在变  相似文献   

17.
叶入源 《学理论》2015,(7):71-72
遏制中国的地区影响力是美国关键的战略环节,利用亚太地区的热点问题成为美国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切入点。中日钓鱼岛问题随之激化,背后隐含着大国在亚太棋局上的新一轮博弈。通过加剧钓鱼岛争端可使美日两国都获取重要的政治与安全利益,并削弱中国在亚太的影响力,这成为美日在钓鱼岛问题上达成默契的共同利益所在。然而领土主权是我国根本的国家利益,中国必将对日美联手就钓鱼岛问题制衡中国的情况做出积极战略应对。  相似文献   

18.
陈锐 《党政论坛》2013,(22):24-24
近来,日本智库日经CSIS建言,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对中国应该采取“战略性忍耐”的对策,引起广泛关注。本报记者就此在东京专访了该智库核心成员、东京大学副教授川岛真。  相似文献   

19.
卢昊 《党政论坛》2014,(24):40-40
上世纪90年代初,因亚洲国家慰安妇勇敢现身揭露,慰安妇问题成为舆论焦点,在重重压力下,日本政府最终以官房长官发言的形式发表"河野谈话",试图摆脱道德困境。但实际上,日本国内一直存在否定"河野谈话"、否认日本战时强征慰安妇史实的鲜明意识与行动。这应引发亚洲国家乃至国际社会的警惕。  相似文献   

20.
方明 《理论参考》2008,(6):50-50
2008年3月台湾领导人这次选举以马英九的大胜宣告结束。这场选举结果所彰显的意义与影响,不只是国民党的一次大胜与东山再起,不只是民进党的重大挫败,而是宣告了横行台湾10多年民进党“本土神话”破灭,宣告民进党丑化中国与抹红手段的彻底失效,宣告了经济与生活问题取代意识形态成为选举的关键因素;宣示了民进党未来发展面临的巨大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