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行政行为初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行为,是行政法学中一个广泛使用的术语。它不仅在一些大陆法系国家(如德国、西班牙)作为专门法律用语而存在,而且如今也被英美国家作为学术概念所使用。该用语在我国自八十年代初正式使用以来,①已被学界广泛采用和认同。行政行为在行政法学中居于核心地位,我国现有的行政法学理论基本上是紧绕着行政行为建立其体系的。行为是社会关系的.中介。没有行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就不存在。法律就权利义务所作的设定,实则是对人的行为的规范与控制。同样,行政行为也是行政法律关系的中介。没有行政行为,就不可能有行政法律关系的…  相似文献   

2.
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以含义宽泛的"行政行为"概念取代了"具体行政行为",使其成为统领行政诉讼法全部条文的基础概念。这将对我国行政行为法学研究和行政诉讼法的适用形成较大影响。就理论研究而言,法定行政行为的泛化将导致作为学术用语的行政行为的含义进一步稀薄,行政行为这一概念存在被虚置的可能;就行政诉讼法的适用而言,行政行为的宽泛界定一方面会促成由审判法官来完成区分审理对象、选择适用相关法条的局面,增加法官在个案中选择适用具体法条的负担,而另一方面也可能进一步提升学术研究对行政诉讼法律适用实践的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3.
论对物行政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导言 1989年制定的《行政诉讼法》首次正式使用了“具体行政行为”概念。这一概念的出现,对我国行政法学研究和实务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解决了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的审查对象问题;其次,形成了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分类,成为行政法学关于行政行为最重要的分类之一;第三,严格限定了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并成为决定受案范围的诸多变量中最重要的一个。[1]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具体行政行为的认识和研究,决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行政行为因同时被赋予了学术与实践的双重使命而承担了超负荷的功能,这使行政行为已经成为我国行政法学研究中的一个极为混乱的基本范畴。尽管学界围绕这一概念进行过大规模的论辩,但在很多问题上仍然难以形成共识,这种状况显然函待  相似文献   

5.
行政法治的演变线索——从权力的实体控制到行为的程序控制谈义引言行政法渊源繁多内容庞杂,行政法学理论应当去分析庞杂的行政法律制度内在的逻辑结构。目前国内外行政法学都没有使用“行政法的结构”这一概念,而经常被使用的含义相近的词是“行政法的内容”。“内容”...  相似文献   

6.
行政法学是一门年轻而富于朝气的学科,还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裁量就属于这样的领域. 裁量是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在我国行政法理论中,学者通常用自由裁量来表达这一概念.一般将行政行为划分为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然后依行政机关在具体行政行为中所受的拘束程度不同,再将具体行政行为分为羁束行为与自由裁量行为.  相似文献   

7.
论行政诉讼中对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司法审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蕾 《行政与法》2003,(12):98-100
由于不确定法律概念在行政法律条文中大量存在,而这些用语无不留有一些模糊空间,无法明确指明界限。行政机关在执行具有不确定法律概念的条文过程中,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往往表现为裁量行为,所以我国行政法学界也将行政机关的上述行为归纳为自由裁量行为。从德国行政法学理论看,不确定法律概念和自由裁量有明显的区别,尤其是在两者的司法审查制度上,审查的范围应该是完全不同的。本文将在分析不确定法律概念与自由裁量的区别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对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司法审查机制,以期推动我国对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8.
一、“行政事实行为”概念的提出 “行政事实行为”这一概念首倡于魏玛共和国时代的德国学者耶律纳克(W·Jelinek)。耶律纳克认为,公权力之事实上行为并非受到行政法支配,如若违法则依刑法、民法或国家赔偿法确定其赔偿责任。在我国,行政主体的“事实行为”概念首见于《行政法概要》:“国家行政机关的行为,有的直接发生法律效果,称为法律的行为;有的不直接发生法律的效果,称为事实的行为。”在“行政事实行为”这一概念的发源地德国,行政事实行为只是一个学理概念,并且这个学理概念从未得到过统一。德国传统的行政诉讼奉行的是“无行政处分即为无法律救济”的诉讼原则,“行政事实行  相似文献   

9.
“合法预期保护”这一概念不是我国法定概念和用语,它来自对两大法系国家学术理论成果的借鉴。在德国法上,“行政信赖(Vertrauensschutz)保护原则”是从涉及撤销违法行政行为的判例中发展起来的,典型的是1956年德国寡妇抚恤金案。[56]联邦行政法院强调,必须在公民信任维持违法行政行为的利益与撤销该行政行为所产生的公共利益之问进行衡量,若公民的信任超过了上述公共利益,那么就不能撤销该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10.
行政裁量概念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行政裁量是一个“舶来品”。由于我国学者在“拿来”这一概念时欠缺科学的梳理与鉴别,因而直接导致我国行政法学界长期以来对这一概念的误读、泛化,甚至滥用。本文在辨析考证域外行政裁量概念之演变和反思我国关于行政裁量理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厘清了行政裁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及其存在状态。  相似文献   

11.
行政主体在我国本不是一个法律概念,仅仅是行政法学中的一个学术用语。行政主体是我国学者上世纪80年代末引入的概念,这一引进的术语在我国却发生了巨大变化,有着明显不同的含义和适用范围。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行政主体的多元化,现行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存在一些模糊与歧义。文章以法国为例对中外行政主体法律地位进行比较,分析了我国行政主体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对我国行政主体法律地位的完善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蕾 《行政与法》2000,(6):11-12
一、界定行政公务行为的必要性 “行政公务行为”这一概念在法律条款中并没有体现,它只是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存在。而学术界提出这一概念的目的就在于对公务员的行为进行区分,确定公务员不同行为的法律效力、法律后果以及法律责任的承担问题。公务员的行为是否界定为公务行为关系到行为本身的效力,关系到相对人对公务员的行为的认识和接受程度。由于公务行为是公务员以‘代理人”的身份代理行政主体运作行政权的行为,所以它具有特殊的法律效力,法律后果也应由行政主体来承担。对于相对人来说,当他认识到公务员的行为是行政公务行为时,…  相似文献   

13.
行政行为界定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行为界定的法律问题王周户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在行政活动中,行使行政权所实施的旨在产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在我国,行政行为已从最初的行政法学理论术语,走进法律制度的规定之中,并成为行政法律制度中最重要的专门法律术语。行政行为的界定,涉及到行政行为客观...  相似文献   

14.
德国行政法学中行政主体概念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行政主体 (Verwaltungstraeger或RechtstraegerderVefwaltung )是德国行政法学中具有中心地位的概念之一 ,它加强了行政法学与宪法学之间的密切联系 ,反映了行政法学作为法学(权利义务之学 )的基本特征 ,并在诸多方面指导行政法具体制度的设计。德国的行政主体概念因其较为深厚的理论底蕴 ,对于大陆法系很多国家和地区 (如日本与我国台湾 )的行政法学有着重要影响 ,深入研究和理解这一概念 ,对于进一步深化外国行政法学的研究 ,反思中国的行政主体理论 ,① 推进我国行政法学理论体系的重构 ,具…  相似文献   

15.
因为显著的功能性与型式化,行政行为成为传统行政法教义学的核心。但伴随行政现实的变化与行政任务的更新,这一概念范畴却不仅表现出内在局限,而且遭遇外部挑战。革新者甚至主张彻底放弃行政行为,通过寻找行政法学新的阿基米德支点,完成行政法学的典范转移。面对内外困局,行政行为学理亦在努力进行自身的修整和调试,尝试借由提升灵活性与弹性、扩充概念范畴、引入时间维度等方式,来积极应对日趋复杂的行政现实。上述困境和革新都激发人们对行政行为未来的思考。作为概念范畴,行政行为的确存在相当局限,但其与法治国之间的密切勾连、对行政法学体系化建构的显著功效以及为应对现实变化所展示出的调整可能,都在相当程度上表明:作为行政法教义学的核心,行政行为并未与行政现实出现根本的结构性互异,因此仍旧能够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作为法解释和法规范的工具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行政主体是行政法学上的基础概念之一,我国从大陆法系行政法学引入了这一概念,却在不同时期在内涵和功能上有很大的不同。国家法人说自清末传入我国,逐渐成为民国时期的通说。国家是法人,行政主体是国家法人在行政上的表现,行政机关是国家的机关,没有人格。但进入新中国之后,作为整体的国家法人或行政主体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国家行政机关。即便行政主体在1980年代末再次被引入,也只是行政机关能成为行政主体,国家、省、市、乡等再也没有成为行政主体。理论上对这种机关的行政主体化多有批评,但那种将行政主体与分权、组织法建设关联起来的做法,亦属不必。我们应在法学国家观的指导下恢复行政主体的本来面目,确立国家与私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但可以在行政主体内部承认机关人格。  相似文献   

17.
行政相对人作为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一个行政法概念,已成为行政法学的一个基本范畴;但是,行政相对人作出的行政法意义上的行为,即相对行为问题,却是一个很少有人专门系统研究的问题。经济领域的相对行为,即经济相对行为问题理应成为行政法学研究的范畴之一。对经济相对行为若干基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对于完善经济行政法学乃至行政法学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也有益于我国经济行政立法、执法和监督的法律实践。  相似文献   

18.
在知识产权案件审判中最高法院对待行政行为公定力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绝对承认到相对不承认的发展过程。这种态度变迁的主要缘由,在于最高法院对知识产权案件审判效率的追求、妥当解决知识产权的权利冲突问题,以及对行政机关决定民事权利法律事实之权力的质疑。这对我国行政法学理论有关行政行为公定力原理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值得行政法学理论认真对待和反思。  相似文献   

19.
论行政重复处理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重复处理行为”一词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德国法上的WiederhedendeVerfuegung,我国台湾行政法学界将之引进后称之为“重复处置”或“重复处分”。但在我国大陆行政法学中,却一直不存在这样一概念,直至在最近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论法>若干问题的解释》①(因其共有98条,故以下简称《98条解释》)中,第1条第2款第5项出现了“重复处理行为”这个概念。②这种情况实际上便得立法规定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但是究竟什么是行政重复处理行为? 在实际中应该怎样把握这个司法解释?现实确实亟待我们从理论上作出阐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20.
对行政行为有价值的探索──读《行政行为法》一书有感杨海坤行政行为是在行政法学上及行政政活动的理论概括,是行政法学理论中极其重要的概念。特别是我国《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了我国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之后,行政行为已成为我国行政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