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毛泽东的一生是为中国的独立和统一而奋斗的一生,他提出的关于解放台湾,尤其是和平解放台湾的设想和政策,对"一国两制"构想的产生和形成是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魏庆 《世纪桥》2005,(6):8-9
毛泽东生前为了解决台湾问题花费了不少心血。他解决台湾问题的构想,在当时起到了反对分裂的作用,在后来为我党提出“一国两制”方案奠定了基础,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彩的一笔。1949年上半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迅猛发展,毛泽东开始思考解放台湾的问题,毛泽东曾经设想在上海战役结束后立即移师福建东南沿海地区,解放沿海岛屿,建立进攻台湾的军事基地。同时,积极组建海军和空军,掌握制海制空权,从各个方面做好解放台湾的准备工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谋求解决台湾问题的进程,经历了从“武力解放台湾”到“武力和平双策并用”的转变,但他从未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始终把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为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的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庄严而神圣的使命.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为解决台湾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指导着祖国统一的实践.这些重大决策是:武力解放台湾的决策;和平解放台湾的决策;与美国开展大使级谈判的决策;中国与外国建交中处理台湾问题的决策;暂不收复金、马的决策,等等.这些重大决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进程中的重要步骤,为改革开放后党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提出和实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1949年初,毛泽东对台湾问题就作了深入思考.确立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是他追求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决心与信念的必然.此间毛泽东对和平统一,就有所考虑有所安排.朝鲜停战后,台湾问题再次凸现.在政治斗争、外交斗争紧密配合下,中国对沿海蒋占岛屿的有限军事行动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是巨大的.50年代中期明确提出和平解决台湾的方针,是从容应对国内外形势重大变化的结果.1958年,金门炮战后,毛泽东进一步思考了台湾问题,对大陆与台湾和平统一,提出了许多富有新意的重要原则."一纲四目"成为了"一国两制"理论逻辑发展的原始点.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共积极筹划武力解放台湾,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计划最终被迫搁浅.就其外部因素而言,固然有美国因素的介入,然而苏联因素的影响却不容忽视.正是由于苏联三次拒绝中共援助请求、支持北朝鲜首先完成半岛统一,使得台海局势变得复杂化.而苏联的民族利己主义、日益尖锐的美苏矛盾则是其背后更深层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进藏部队总指挥李狄三牺牲6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后,毛主席听到进藏先遣连英勇悲壮的事迹后,连说了三个“盖世英雄”,来盛赞李狄三和他的战友们,开国领袖毛主席这一仅有的首肯,更为烈士李狄三增添了绚丽的光彩。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莲花决策引兵井冈,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毛泽东对井冈山已经有所了解:二是江西省委书记汪泽楷的密信是决定性因素;三是军力情况使退向湘南割据汝城的计划已经变得不可能:四是毛泽东一路上对宁冈、永新一带地形和有关情况作了深入调查.毛泽东在莲花决策引兵井冈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使毛泽东的"上山"思想由构想变为现实.是我党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的转折点,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各种历史档案的逐步解密,关于新中国建立初期我人民解放军停止武力攻台的真相愈来愈清晰。本文试以多种历史档案解读这一历史事件的真相。攻台时间的选择三大战役结束以后,毛泽东主席将解放台湾问题列入议事日程。中国人民解放军二、三、四野战军在相继解放福建、广东等沿海城市后待命,中央在此间作了如下军事部署: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莲花决策引兵井冈,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毛泽东对井冈山已经有所了解;二是江西省委书记汪泽楷的密信是决定性因素;三是军力情况使退向湘南割据汝城的计划已经变得不可能;四是毛泽东一路上对宁冈、永新一带地形和有关情况作了深入调查。毛泽东在莲花决策引兵井冈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使毛泽东的上山思想由构想变为现实,是我党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的转折点,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1.
丁金栋 《党史纵横》2010,(10):37-37
1949年1月14日天津解放后,东北野战军10纵160师奉命进驻北平外围的固安一带。稍作休整后,部队官兵就立即投入了紧张的战前训练,为解放北平做好准备。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160师广大指战员整装待发,准备南下解放全中国。此时,东北野战军政委罗荣桓、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辑出版的《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收入毛泽东重要文献821篇,其中91篇系首次公开发表。本刊今年第2期从中选载了毛泽东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一组文献,受到读者欢迎。这一期再从这部文稿中选登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论述台湾问题的重要文献7篇(其中6篇为首次公开发表)。从中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一直在为最终解决台湾问题作出不懈探索和努力;中国共产党关于反对美国借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反对"两个中国"和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立场和主张是一贯的。  相似文献   

13.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了隆重的入城式。毛泽东说:“北平入城式是三年半战争的总结,北平是全国打出来的,入城式是全部解放军的入城式。”  相似文献   

14.
吴志平  吴晨 《湘潮》2013,(9):13-15
随着中央红军转兵历史研究的深入,随着红色旅游的深层次开展,1930年9月13日在株洲协丰长绸布店召开的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扩大会议,史称“株洲会议”,引来了众多史学家们、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浓厚兴趣和关注。毛泽东引领的“株洲转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终于拨开其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实战中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决策思想。深入研究毛泽东的决策思想对于提高领导干部的决策水平,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历史自信是历史主体对民族、国家、政党等历史的信心和信念。毛泽东在研读历史、创造历史、洞察历史和关注国际社会相关评价的过程中形成了历史自信。毛泽东的历史自信,主要围绕中华民族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史、新中国历史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来表达,实现了历史情感与历史理性、历史自信与历史主动、历史与现在和未来、民族立场与世界情怀的有机统一。毛泽东的历史自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尊重历史的态度,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形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历史自信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昊文 《党史纵横》2004,(6):28-31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清朝灭亡后,西藏归国民政府领导。尽管当时的国民政府更换频繁,但西藏归属于中国这一点从来没有改变过。国民党统治时期,国民党政府设立蒙藏委员会,直接领导蒙古和西藏地方政府,处理蒙古和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对于西藏,国民党政府还向拉萨派出了国民政府驻拉萨办事处,其职责是保证国民政府对西藏地方政府的领导。但是,就在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即将从根本上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时候,西藏少数分裂主义分子却想趁机把西藏从祖国分裂出去。在此历史关头,毛泽东以其雄才大略,粉碎了西藏分裂主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周恩来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不仅在理论上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具体政策和原则,而且在实践上也为以和平方式实现两岸统一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努力。周恩来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与实践,为“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对西藏问题十分关注。最初,因顾及西藏交通不便、给养供应困难、民族及宗教问题突出等因素,毛泽东提出解决西藏问题“须要稳步前进”。尽管未提上日程,毛泽东部署积极争取十世班禅,为解决西藏问题作出了一项英明的战略铺垫。后来,新中国诞生、大陆除西藏以外的全部地方获得解放,可以集中充足的兵力、财力支持进军及经营西藏。印度、英国为保护其在华利益,先后承认新中国。与此同时,西藏分裂势力加紧分裂活动,制造“驱汉事件”,还派出“亲善使团”分赴美、英、印等国寻求对其所谓“独立”的支持和军事援助,加之解放台湾意外受阻,毛泽东认为不能再拖,适时发出解放西藏的战略指示。  相似文献   

20.
陈思 《党史纵横》2020,(1):8-12
抗美援朝,对于刚刚建立的新中国来说,是一件关系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毛泽东不能不慎重对待。他在作出这个重大决策前,谨慎思虑反复权衡,从全球政治格局考虑,从国家安全考量,从国际时局分析,多个方面、多个角度研究,最终作出决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