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鸣 《党员文摘》2007,(3):11-11
1958年夏天,在中国大地上,突然之间冒出了数不清的大学。始终狂奔在全国前面的河南省.先是一个地区办一个大学.后来一个县一个,再接下来一个公社一个。徐水县不仅办起了一个拥有12个系的综合大学,而且全县每个公社都有一个红专大学。这种大学是怎么办的呢?徐水.还有山西平遥的综合大学,是把原来县里的中学挂上大学的牌子,中学的老师变教授.再配上些老农,算是土专家,教室原封不动,只是原来的教研组变成了系。  相似文献   

2.
有一个人当上了官。他高兴得好几天没睡着觉。几天以后,他的心情才平静了下来,才睡着了。可是,他却做了一个梦,一个他认为是个不吉利的梦。因为他在梦中梦到了一个棺材。他认为棺材和死人是连在一起的。他想莫非是这几天要有灾难?想到这,他那由当官带来的喜悦没有了。这天,他看到了一个算命的。于是,他就叫那人给算一下。他刚把那个梦说完,那个算命的就笑了,连声说:“这是一个好梦。这是一个好梦。”他不解,反问道:“梦见棺材怎么是一个好梦呢?”那个算命的不紧不慢地说:“你肯定是当官了。”他听了,没说是,也没说不是。那…  相似文献   

3.
党的建设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的党建思想全面系统地回答了在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在跨世纪的中国如何建好党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一整套的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在很多方面阐述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一、邓小平对党建目标的论述建国以后,在执政党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一直是邓小平关注的根本问题,1965年,他在接见外国党的领导人谈话时说:“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这不仅是我们这一代的问题,也是下一代,再下一代的问题。一个国家的革命,核心问题是党,有了…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溥仪,清朝最后一个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两个人早年不曾相识。新中国成立后,一个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一个是伪满战犯和阶下囚。作为开国领袖的毛泽东,对末代皇帝采取了从宽处理的态度,在生活及政治上给予了很大的照顾。  相似文献   

5.
前些时候,凤凰网上提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胡济邦,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回忆。我是20多年前在北京见过她,一个小老太太,时任联合国副秘书长毕季龙的夫人。当时她刚刚从美国纽约的联合国回国,却主动联系了我,让我晚上去她家采访。我已经记不清是在北京哪一个城区了,也不知道是怎么找到那个地方的。  相似文献   

6.
焦裕禄离开我们已经有43年了,作为一个英雄时代出现的英雄人物,焦裕禄往往被赋予了更多苍白而艰深的历史形象,在某种意义上也加深了与年轻一代的隔阂。事实上,一个真正的焦裕禄形象,不仅是一个对党和人民忠诚、无私到了纯净地步的县委书记,而且是一个颇具领导艺术、领导科学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7.
马钰 《共产党人》2010,(10):55-55,54
“看了张老太的家,我满足了。”同行者说。称之为家,只因为那四堵墙上加了一个草盖子,屋子里有一个铺着席子的土炕,和一个铁炉子上放着不知是盆还是锅的灶具;称之为家,是因为那面土炕上还躺着一个70多岁耳聋眼花的老太太。“什么是家徒四壁.什么叫孤苦伶仃,这就是!”有人在一旁叹息道。张老太有一个儿子在外打工,已经很多年不回家了,他忘记自己还有这样一个老母,忘记了自己是怎么来到这个人世的。  相似文献   

8.
任其挣扎     
小野 《党建文汇》2002,(15):42-42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新英格兰的一个小镇上,住着两个律师。同行是冤家,他们在法庭上以极其刻薄的言辞相互攻击,他们都想打败对方。这两个律师一个是羊身汉,一个是鳏夫,并有一个儿子。小镇上还住着一个富裕的老处女。她终生笃信宗教。在鳏夫儿子18岁那年,老处女死了。单身的律师去查证遗嘱时,整个小镇都为之轰动。人们都想知道,这笔丰厚的遗产会捐给哪家教堂?然而,谁也不曾料到,遗产的得主竟然是鳏夫律师的儿子。  相似文献   

9.
陈晋 《党史文汇》2008,(3):55-56
关于历史,人们不太陌生的一个比喻是,它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像一个人的记忆那样重要。一个人丧失了记忆就会成为白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轻慢和忘记自己的历史,那将是不堪设想的,至少不会是一个拥有成熟智慧和强大精神力量的国家和民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有一段名句:“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  相似文献   

10.
蔡勋建 《新湘评论》2012,(24):60-61
雪好像学会了“遁地法”,很快就潜入地下;春却像尚未完全孵化的小鸡还在硬壳一般的田野与草丛里挣扎。那天,我们一路追着北去的湘江,行色匆匆来到柳庄。柳庄,湘江附近的一个仿古院落,左宗棠早年耕读的地方。湘阴人很自豪,在清代出了两个大人物,一个是郭嵩焘,一个是左宗棠,俩人都是清末重臣,名震华夏。  相似文献   

11.
凡贪官,无非贪权、贪财、贪色是也。那些贪婪之徒一旦拥有了权力,就迫不及待地捞财捞色,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财色才是为官之本。于是便一个一个争先恐后地仿效,于是也就一个一个地为情欲拜倒在石榴裙下,演绎出一幕幕人生毁灭的丑剧。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 《新湘评论》2010,(11):62-62
如果说,在真理和谬误的问题上我们没有什么前进,那么在善和恶的问题上就更没有前进了。这一对立完全是在道德领域中,也就是在属于人类历史的领域中运动,在这里播下的最后的终极的真理恰恰是最稀少的。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更得这样厉害,以致它们常常是互相直接矛盾的。  相似文献   

13.
蔡勋建 《学习导报》2012,(24):60-61
雪好像学会了“遁地法”,很快就潜入地下;春却像尚未完全孵化的小鸡还在硬壳一般的田野与草丛里挣扎。那天,我们一路追着北去的湘江,行色匆匆来到柳庄。柳庄,湘江附近的一个仿古院落,左宗棠早年耕读的地方。湘阴人很自豪,在清代出了两个大人物,一个是郭嵩焘,一个是左宗棠,俩人都是清末重臣,名震华夏。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近些年来在法治建设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一是在全国地方法治建设中发挥了先行者的作用,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做了很多工作。二是很好地发挥了探索者的作用,如它在全国第一个制定了关于行政程序的规定,第一个制定了关于公共服务的规定,这在全国都是开创性的、探索性的。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震动了整个香港的一则新闻是,一个不堪坎坷的母亲,把两个10岁多一点的孩子手脚捆绑,从高楼抛落,然后自己跳下。今天台湾的新闻,一个15岁的学生在学校的厕所里.用一个塑胶袋套在自己头上,自杀了。  相似文献   

16.
建勇 《党课》2007,(5):26-27
理由之一:是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需要。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依靠着艰苦奋斗和其他优良作风,我们党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既面临着机遇,  相似文献   

17.
谢晓冬 《党建文汇》2005,(11):42-42
十运会开幕当天,正赶上神舟六号升空。一个是体育,一个是高科技,既然撞到了一起,恰好提供了一个比较的机会。不是比别的,只是想比较一下:在多元化的今天,当今的中国老百姓到底更关心哪一桩?因为,曾有段时期,国民对体育的关注度压倒了科学技术,科技人员的待遇远不如体育明星高就是佐证。  相似文献   

18.
过去的一个世纪是人类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一个世纪,是人类文明获得巨大进步的一个世纪,也是中华民族在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征程上扬帆远航的一个世纪。在这个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今天,站在新旧世纪交替的路口上,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理由为我们的过去骄傲。但是明天呢?我们面临的考验会更大,我们肩负的使命会更沉重,不过,我们深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19.
理想是一个人在现实基础上对于未来生活通过想象而做出的主观设定。理想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事实上理想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理想教育在教师教学中总是缺乏实效,教师在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理想的过程中总是感到力不从心。笔者在一次常规课中感受到了别样的理想教育。课前,我准备了这样一个故事作为导入。  相似文献   

20.
红书架     
《当代贵州》2011,(6):57-57
1911年,岁在辛亥,1O月10日夜的零星枪响,将一个疲态尽露的老大帝国摇晃得如泰山之崩。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在中国,第一次出现了没有君王的政治,在亚洲,第一次有了参众两院的民主共和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