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低碳发展是18大报告提出的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指的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多种手段,减少石油、煤炭等高碳含量的能源的消耗率,减少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排放量,使碳生产、社会人文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达到相当水平的经济发展形态。本研究关注安徽省经济发展,围绕着安徽省低碳经济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并结合安徽省的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对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需要法治作支撑。然而我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与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在立法方面,还是在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方面,都存在一些困境。在对珠海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法治化作实证分析的同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初步探索珠海生态文明城市法治保障的基本路径。做到树立现代生态文明法治理念,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创新生态环境执法体制,强化执法监督保障机制;加大司法保护力度,大力推行生态环境公益诉讼。  相似文献   

3.
充分发挥公众主体作用,让全体市民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前提是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理念、政策及措施的认同,大众对生态文明的城市价值认同一定意义上决定着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成败。文章通过调查问卷,了解贵阳市民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价值认同现状,探讨提高市民认同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对贵阳市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举措,涉及到观念转变、产业转换、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等多方面。观念转变,不是将生态文明建设简单等同于控制污染和恢复生态环境;产业转换,要优化贵阳市的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要稳定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格局;体制转轨,涉及到创新机制,要建立严格高效的责任体系,以保障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顺利推进;社会转到,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种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发展低碳城市已成为我国应对生态危机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城市,不仅要依靠经济结构调整、低碳技术和产品的开发以及政策扶持,更离不开道德约束。深刻挖掘低碳城市发展的伦理基础,强化政府、企业以及公民的生态伦理责任,树立绿色低碳的治理理念、生产理念和生活理念,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这是推动低碳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更是科学发展观在城市建设中的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视角下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高度,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县域经济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生态优势县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而实现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共生共荣。  相似文献   

7.
工业强省战略对贵阳市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循环经济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范式和思路。以循环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立法,对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作用。针对贵阳市生态立法实践,重新梳理和修订相关法规,可进一步引导企业行为,规范政府措施,使贵阳以循环经济为突破口,逐步迈向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走出一条有效促进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建设使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必然,低碳经济的特殊性使其难以仅由市场来自发调节,政府必须实施低碳监管来解决低碳市场失灵问题。要充分发挥低碳监管的作用,必须适应低碳经济模式下权利义务关系的新变化、适应低碳经济的风险性和满足其自身的低碳化要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所带来的一系列气候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全球的关注,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人类摆脱气候困境的唯一选择,也是我国贯彻全面深化改革、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的一项重要抉择。如何能在过去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文章认为,应在法学的视角下,从不同的主体如国家、企业、个人等方面来制定相应的措施,从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长期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城市低碳转型是实现城市或区域节能减排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载体,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开创低碳、生态、宜居的城市发展模式的重要突破口。中国城市低碳转型主要包括城市低碳技术创新、低碳产业布局、低碳能源开发、低碳制度完善、低碳社会培育等方面的系统建构。加快中国城市低碳转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从发展理念、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采取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中国梦”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梦"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宣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国各族人民对国家未来的期盼,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成为"中国梦"宏大诗篇的应有之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有效抓手,各级政府应负起责任,深入认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保障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全民生态文明意识的觉醒,努力将"中国梦"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确立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沐川县作为山区后发展地区,通过探索错位发展新思路,从培育生态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产业等方面入手,闯出了一条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3.
生态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领域和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实施生态现代化战略,要以生态经济、生态社会和生态意识为突破口,以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抓手,以轻量化、绿色化、生态化以及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脱钩的"三化一脱钩"为主攻方向,努力完成现代化模式的生态转型。  相似文献   

14.
建设低碳城市的路径思考——以江西省宜春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城市发展面临着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类型复杂化、人居环境恶化、居民健康水平下降等巨大挑战。这迫使城市必须改变发展模式,建设低碳城市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平台。本文通过分析低碳城市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机理,阐述了建设低碳城市是引领城市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并在分析宜春建设低碳城市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宜春建设低碳城市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要实现农村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高度和谐。因此,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历城区委、区政府依托区位优势,创新发展思路,在农村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问题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也面临一些困境和挑战,为此作了专题调研,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点部分论述,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同时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内涵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对于寻找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不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前发展,进而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其核心就是如何保护人类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与政治问题有关,并由生态危杌引发政治社会困境。究其实质,生态文明是一种政治理念的体现,应以政治路径为准,以一种全新的政治理念,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框架下,推动四川革命老区美丽新农村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努力提高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大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9.
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创新能力和效果,对生态文明建设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陕西省安康市生态战略地位特殊,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既是普通参与者,也肩负着一些特殊的使命和责任,安康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更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其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远远落后于建设实践,制度建设的滞后已经严重制约了安康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安康要更好地履行对国家发展和全省发展所承担的生态战略责任和水质资源战略支撑责任,走好民生为本循环发展之路,巩固已经取得的生态建设成果,使安康的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就必须不失时机地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安康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而城市是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有利于城市生态化建设,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生态城市是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重要模式,二者相辅相成。基于循环经济视角,探寻杭州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