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宗元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文学家,他文学创作的伟大成就不仅表现在他的议论文上,也表现在他的山水田园诗和游记上.本文试从柳宗元的山水田园诗记的意境特质和艺术风格入手,探讨和分析柳宗元的思想观念、审美特点、创作情趣心理素质、艺术修养等问题,从而细致、深入地理解柳宗元在山水田园诗记作品所表现的个性世界.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4,(33)
柳宗元因参加"永贞革新"而遭贬,柳宗元在贬地永州和柳州的山水诗有明显的区别,在情感上是从感伤到绝望,在意象上是从清秀澄明到峻拔险怪,在诗体上是从平和的五古到凄怨的七律,在风格上是从简古平淡到险峻冷峭,如此形成了柳宗元山水诗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15)
从老子的"自然"之道,到庄子的"逍遥"之境,再到魏晋时期的"玄对山水",揭示了道家主体性思想演变的基本特征:由天道向人道,由宇宙本体向人生价值本体演变的进递与转换。其中,"玄对山水"集中反映了魏晋时期玄学家们的人生旨趣与学理指向,不仅在山水中奕情,更在山水中"遗物""忘人",从而在人与物的一体性中开辟出了一片闲适的生命家园。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经常运用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教育党员干部,而在众多的历史人物中,他对唐代的柳宗元引证尤多,可谓非同一般。 1.充分肯定柳宗元的哲学观点 1963年5月毛泽东在杭州中央工作会议期间的一次谈话中说:“柳宗元30岁到40岁有10年都在永州,他的山水散文,与韩愈论辩的文章,就是在永州写的。”的确如此,柳宗元在谪居永州的10年中,除写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外,还写了两篇重要的哲学论著,一是《天对》,二是《天说》。  相似文献   

5.
继陶渊明、谢灵运之后,山水田园往往成为文人墨客的精神家园。盛唐时期的山水田园诗达到了高潮,出现了王维和孟浩然等代表诗人,借助自然风物来寻求精神的圆满,将自我消融在景物当中,中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一方面,山水自然意识渗入了日常生活,诗人往往能在身边发现自然的意趣;另一方面,诗人们难以忘怀自我,在山水描写中,自然的意趣往往表现得冷清孤寂,甚至索寞幽怨,尽管如此,他们的诗歌创作仍不失为中国山水田园诗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柳宗元是中唐著名散文家,诗人,曾经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偏远的永州与柳州。在被贬期间,柳宗元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柳宗元的山水诗文具有寂寞孤峭的意境、激愤幽怨的情结、高洁执着的人格坚守以及浓郁空寂的禅趣等艺术特色,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受到了后代读者的由衷喜爱。  相似文献   

7.
于皓 《学理论》2009,(6):109-110
永州城市发展缓慢,处于旅游阴影区。本着城市形象建设发挥地方特色、主导功能的原则,进行集山水风韵与文化底蕴于一身的形象定位,着力打造永州城市品牌,促进其全面发展,可做为欠发达地区形象建设的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8.
华锡兰 《学理论》2010,(23):196-197
自魏晋时期开始,山水田园诗被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表现形式而固定下来,并开始得到广泛发展。特别是在唐代,山水田园诗得到了高度发展,出现了大量写山水田园生活而著称于世的杰出诗人。而唐代山水田园诗创作繁盛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道、儒、佛的思想影响力,隐逸之风的盛行,以及魏晋时期山水田园诗所提供的艺术借鉴。  相似文献   

9.
一切文学艺术都是艺术家灵魂的再现,情志的观照。即使是单纯表现自然山水的艺术作品,那艺术作品中的山水已不是原来的自然山水,而是依附着艺术家的灵魂,寄托着艺术家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的山水,已是“人化的自然”。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并不以山水诗人著称,他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  相似文献   

10.
潘阳 《学理论》2008,(18):81-82
在魏晋南北朝士人的审美主体精神结构中,山水审美意识占有重要的位置。山水审美意识的进一步自觉和成熟。其文化内涵的进一步扩展,是魏晋以来的社会审美文化活动和审美主体精神发展与审美风尚演变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现象,其不但积极地推动了当时的文艺创作之发展,对丰富魏晋南北朝文学、美学思想起到了异常突出的作用,而且对后世山水审美文化的发展更是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本文具体分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然审美观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势、炉火纯青之境的原因和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11.
郝春燕 《学理论》2010,(25):167-168
张志民是山东著名的山水画家,他有扎实深厚的传统绘画功底,又能以笔墨写现代之意。他坚守现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思古虑今,对山水人的关系进行了阐释:大美无言;人与自然的仰慕交流;人征服自然的悖论;人与自然合一的理想。这四个层面既包含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规律,又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反思特质,以古寓今,以奇瑰之境畅情。不设结论的图景意味深长,冷静地描述不乏关注现实的热情,这正是其艺术境界的高度。  相似文献   

12.
意象是唐宋词中的重要因素。唐宋词中丰富的"花"与"雨"意象是词人表达情感的外在表征,它们承载着词人的个人情感、审美趣味,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两者的组合使用强化了唐宋词的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13.
叶萍 《学理论》2013,(8):180-181
梅花大致在7世纪中后时期,由遣唐使和僧侣从中国带回日本,后来迅速地普及起来。梅花作为春天最早开放的花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赞赏。中国人常把梅花与雪、霜等意象相结合来表现出梅花傲寒的品格,以此来借梅咏物、借梅叹人。其意境宏伟大气,尽显了中国"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而日本人把梅作为日本的风物,借梅言梅,感受梅花在大自然中从盛开到凋零过程中的"美意识",对咏梅大多停留在对山水自然景观的欣赏,一般很少寄托个人对道德伦理的看法。同样的梅花,在中日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却同样盛开的异彩多姿。  相似文献   

14.
《各界》2012,(1)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郡(今山西省永济市)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剌史任上,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98,(25)
永州市大力招商引资永州地处湖南南端,五岭北麓,为国务院确定的湘南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重点农业综合开发区和红壤开发区。近十年来,永州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投资环境日益改善。为此,笔者日前专程前往永州采访了副市长张维。近几年来,永州市委、市政府抓住改革开放契...  相似文献   

16.
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进程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和完成 ,并受环境的作用和制约。因此 ,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优劣 ,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工作成败。思想政治工作环境主要由社会环境、社区环境、组织环境、家庭环境和人际交往环境共同构成  相似文献   

17.
正和爱君,1956年出生,河北曲阳人,出生于北京市。擅长中国画。1989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获学士学位。曾受著名油画家高虹、何孔德、李天祥指点。后转学中国画,拜山水画大师何海霞为师,专攻山水。他善于把古代和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美学理念、表现技法融合进行比较、研究并加以吸收,逐步找到了自己追求的艺术气象。他的山水画用笔苍劲有力,泼墨酣畅,水、墨、色相混交融,形成了既粗犷雄伟又秀雅飘逸的风格。在考察当今中国山水画坛的时候,和爱君的  相似文献   

18.
几年来,方正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核心,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绿色农业、生态旅游、现代物流,加快山水园林城市、生态型新农村、侨乡和社会建设步伐,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文明协调发展,进一步打造适宜人居、适宜创业、适宜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推进山水园林化生态县建设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9.
汪晗  邱兆福 《学理论》2009,(7):191-192
情感是构成人的活动动机之一。而情感的表现具有两极性,即:肯定与否定、积极与消极。肯定积极的情感对发挥机体的潜能,提高学习和劳动效率起着积极推动作用。而否定消极的情感则抑制人的潜能发挥,降低工作学习效率。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情感变化,积极引导,使学生的情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从而使学生情绪高涨地上好体育课。  相似文献   

20.
许江 《瞭望》2006,(34)
在中国“城市化”的浪潮中,创建一个人与城市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环境,需要在城市建设中补上一堂美术课。今天中国的城市建设,普遍存在四个问题:一是有绿化没有山水。在不少城市,“绿化”变成了简单的镝草坪,没有“山水观”。好的绿化环境应该是“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在山水中找到人与自然的“尺度”。大家为何喜欢杭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