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7,(7)
以人与自然这一绿色关系为切入点,便会发现人类社会存在非此即彼的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政治共同体便成了人类共同体与自然共同体的分离。有机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的发展共同体基础上主张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坚持怀特海过程哲学的有机整体主义,旨在建构一个生态的世界秩序:即一个由万物相互联系的由共同体组成的共同体,一个符合全世界人民利益的共同体,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共荣共生,形成为了共同福祉的整个宇宙意义上的共同体模式。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问题,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关系到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延续,是人类在新世纪特别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寻求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其实质,是正确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发展与资源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等。它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两大理论课题,从而探讨人类活动的时空偶合、人类活动的理性控制、人类活动的效益准则、人与自然的演化动态、人对环境的调控与改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道德规范,最终达到人与自然之间的高度协调,同时达到人与人之间的高度和谐。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人类要追求可持续发展之路,就要求人口数量、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都要与环境维持一种协调、平衡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理论折射出人类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强调了人在征服自然的同时,兼顾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就当代人类中心主义视角下如何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论述中,本文从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失衡、人与社会的不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三个层面进行了论述,最后根据论述的结果就如何构建新时期和谐的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提出建设尊重自然的文化、构建新型生态伦理关系,建设绿色发展的文化、坚持生态平等与公平,建设绿色消费的文化、提升公民的生态意识,进而构建当代的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内在地包含了人类社会应该在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社会关系两个方面同时取得进步的伦理要求。它既有利于推进人与自然的持续协调发展 ,也利于推进人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毅 《民主》2004,(6):10-10
20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人不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正在恢复其固有的权利,自然价值、自然资本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人们开始对自然进行综合性与整体性的思考,关注工业革命的代价和生物圈的承载能力,人类社会正在经历历史性的变革,探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新文明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呼唤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能对满足后代人需要的能力构成损害;当代一部分人的发展也不能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这一观念,把发展的主体从经济和社会转向了人本身,认为发展不等于单纯经济增长,而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一切对人的发展不利的增长不再被看作是发展。“以人为本位”的新型发展观,对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一,在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中,在人类需要发展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中,关键问题不是对资源和人的“保护”与“节制”,而在于创新。可持续发展观可以说就是创新观。…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化资源枯竭和能源短缺以及人与自然关系持续恶化等现状,人类不得不以道德理性再度考量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兼顾了人与自然长期依存发展的双重需要,既实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又实现了人的自由发展需要,将人类回归到自然的道德血缘关系中,这种处理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已经得到了全球发展的价值认同。因此,认同和建构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对于我国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书旺 《学理论》2008,(4):12-14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既是对人类文明进入转型期的规律性把握。也是对当代中国科学发展理念的实践性提升。生态文明是人类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选择,将引领人类迈向文明的新高度,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是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是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的。自然史与人类史不可分割,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相互制约。人与自然的关系受到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尖锐对立。人与自然的矛盾的解决既要建立在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又要建立在消除人与人的对立关系的实践基础上。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我们,必须寻找建设解决环境问题的突破口,真正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理念。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目的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种生态思想为人类解决生态危机指明了方向,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对建设我国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绿色政治的产生具有显著的现实背景和深刻的思想根源。大规模的环境破坏导致环境危机的加剧,提升了环境关注,最终促成环境与政治的联姻;同时也促使绿色政治人反思和批驳了人类中心论。作为一种新政治,绿色政治理论力图打破主流政治传统,以生态中心主义的视角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采用尊重个体的整体主义思维模式,吸收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成分,努力塑造新异的绿色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3.
一部人类的文明史,同时也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博弈史.当前,随着休闲从福利向权利的转变,休闲中的人与自然博弈也逐渐由幕后走到前台.从理论上说,休闲具有给自然减压与放假的生态价值.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人们往往在休闲过程中大量消耗物质产品,毁损自然资源.亲近自然但不懂得关爱自然,本应属于绿色消费的生态休闲,实则变成了消费绿色.倡导休闲文化,实现文化武休闲和文明化休闲,才能真正落实休闲应有的生态价值,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4.
站在自觉反省人与自然关系的现代高度看,人与自然关系对教育起着深刻的制约作用,反过来,教育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只有充分认识它们之间的约束和实现关系,才能更有效地实现人类经过艰苦反思才确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5.
贯彻邓小平同志“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战略思想,就必须充分认识和正确处理可持续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这是实施现代化建设重要战略决策的现实需要。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是人类精神文明水平的升华。可持续发展观是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条件及发展趋势的最新认识,是人类认识上的一次飞跃。自人类在地球上诞生以来,人类就离不开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但是,人类对自身发展与自然、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却经历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这就是可持续发展观形成的背景。…  相似文献   

16.
近代理性主义的主体性哲学把人看作个人主体、无所不能的绝对主体,扭曲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造成了环境危机而且也引起了价值观和伦理观危机。发展伦理学在反省人类生存危机的基础上,超越了传统发展理论并积极吸收生态伦理学的合理成分,其目的是为了探索出一条实现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哲学之路。  相似文献   

17.
发展绿色消费是我国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绿色消费发展存在着绿色消费主体参与乏力、绿色消费法律机制不够完善、绿色消费管理方式落后等诸多困境,为此,需要在推动绿色消费主体积极参与、完善绿色消费法律机制、改进绿色消费管理方式等方面继续努力,推进我国绿色消费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自我管理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具有自我意识、自主意识和自由能力的人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自我设计、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等环节,以获得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并能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为目标的能动活动。可持续发展是人类为维护类的存续而进行的调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运动。尽管人们主要是从类的角度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但作为一种自我管理,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人类的自我管理,也包括个人自我管理、组织自我管理和国家自我管理等层次。从自我管理角度来看待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从自然的人化看智能化唐殿豪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自然的人化是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主线。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自然的人化过程中,人们智能不断得到提升.自然中的智能因素也在扩展,主客体的智能化趋势更为凸现。一、自然的人化:人的智力的...  相似文献   

20.
实践业已成为人们认识价值本质的马克思主义新视野。在生态实践中人与自然间存在着客观的价值关系,判断这些价值关系的是非标准在于人的需要。同产生于人的虚假需要、过量需要和冲突需要的否定性价值关系不同,生态文明是生态实践中肯定性价值关系的集中体现,它的形成能够满足人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人与人和谐与全面发展的需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