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8年,欧盟对内完成了2030年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目标法律化、搭建能源联盟治理规范体系、限制汽车尾气二氧化碳排放等一系列重要立法工作;对外以落实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为重点,重视多边舞台并加强与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上的沟通与协调。上述行动是欧盟建设能源联盟、向低碳经济转型之路上的关键步骤,对落实《巴黎协定》具有积极意义。但是,由于欧洲能源转型受到新旧能源利益冲突的阻碍,欧盟在全球气候治理领域的领导力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特别是低碳转型引发对公平的担忧成为欧盟亟需解决的新矛盾之一,气候能源政策在社会维度的影响力需要加倍重视。  相似文献   

2.
张路 《国际展望》2023,(2):137-157+162
2022年初俄乌冲突发生后,欧盟国家与俄罗斯多年来因非对称能源依赖所累积的矛盾激化,引发的地缘危机直接造成欧盟能源短缺,价格飙升,能源问题政治化趋势明显。基于欧盟国家与俄罗斯关系的严重恶化,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上升。欧盟先后出台对俄罗斯的煤炭和石油禁令,主动对俄实行能源制裁。这是欧盟自成立以来首次从官方层面运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预能源市场,标志着在地缘危机的驱动下欧盟开始深刻变革自身的能源理念——由能源理想主义走向能源现实主义。欧盟正重新定位与俄罗斯的关系,并试图弥补以往由于认知偏差所造成的自身能源结构缺陷,扭转能源体系的脆弱局面,重塑自身的能源安全格局。相较于以前的能源政策,欧盟新的能源行动更加注重能源的结构性安全和相对的能源自主,但一定程度上以牺牲经济利益和气候目标为代价,其行动的一致性和政策效果还受内部利益分歧和外部供应链风险等多方面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3.
欧盟对俄能源战略的目标是保障能源供应,推动俄罗斯能源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并使其最终融入欧洲统一的能源市场体系;欧盟对俄能源战略的实现途径是通过经济援助及构建欧俄能源相互依赖关系,推动俄向符合欧盟价值规范的方向发展。市场的稳定性是与其规模及容量成正比的。因此,中国应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在加强与俄罗斯等能源生产国合作的同时,注重与欧盟等能源消费大户的协调,积极推动建立欧亚大陆核心区域的能源自由贸易区,惟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能源生产国与消费国的不同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4.
吴磊 《当代世界》2023,(12):30-35
2022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国际能源供应链再次断裂,欧洲成为断裂的中心地带。欧盟通过增加来自美国等国的天然气供应来重置供应链,俄罗斯油气市场出口则进一步向东转,全球油气供应链重构暂时相对平衡但远未结束。在能源转型背景下,清洁能源供应链正在取代油气供应链,并成为全球能源供应链重构的主战场。全球能源转型对关键矿产需求的大规模增长和美西方国家实施的“脱钩断链”“去风险化”政策,加剧了各国对清洁能源供应链的争夺。中国坚决反对将能源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在加强同相关国家和地区能源合作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优化营商环境,深化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5.
“纳布科”项目与美欧俄及里海新兴资源国能源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布科管道项目是欧盟实施能源多元化战略的首选。欧盟与俄罗斯围绕该项目在中亚-里海新兴油气资源国、外高加索和伊朗以及土耳其、中东欧过境国等展开博弈。管道的未来命运将取决于美国与伊朗关系改善以及俄美关系演变。  相似文献   

6.
高文欢 《南风窗》2014,(5):82-83
<正>上个世纪,反垄断主要瞄向能源等传统行业。而今,快速革新的互联网领域正成为反垄断的新沙场。在向谷歌等跨国巨头施压上,欧盟显然比美国更卖力。2月6日,谷歌以主动"和解"为在搜索业务上与欧盟反垄断机构长达4年的缠斗画上句号。"我们将对谷歌在欧运营方式做出重大调整。"谷歌表示同意在搜索结果中将3家竞争对手提供的服务放在与自身服务类似的突出位置。然而,2月13日谷歌再遭欧盟调查,  相似文献   

7.
李昕蕾  郝俊逸 《国际展望》2023,(2):116-136+161-162
中欧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已持续30余年,双方气候能源外交协作诉求持续上升。中欧在清洁能源贸易中的相互依赖增强,在能源危机下绿色产业互补优势凸显。当前中欧清洁能源合作路径呈现新态势:中欧气候能源伙伴关系的制度化程度稳步提升,多元包容性创新合作平台日益增多,清洁能源合作新领域不断拓展。但同时双方的竞争面也在不断扩大,体现为“战略自主”下欧盟绿色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绿色与数字双重转型下欧盟的价值观原则标准化趋势上升,欧美气候能源政策趋近且对华多边遏制不断强化。随着绿色竞合的复杂化,中国迫切需要从清洁能源生产大国转为清洁能源外交强国,利用自身结构性优势推进全球气候能源治理新秩序的塑造,在中欧互动中注重推进双方的良性竞争与标准协调,在绿色亚欧联通中构建包容、务实的清洁能源伙伴关系网络,并推进双方在多边气候能源治理平台中的议题性合作。  相似文献   

8.
论欧盟邻国政策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邻国政策是克服其在2004年“爆炸式”扩大后面临的扩大疲劳症和管理外部边界两个困境后产生的。在结构上和方法上,欧盟邻国政策明显地借鉴了扩大政策。欧盟邻国政策是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地区实践,具有差异性、双边性与联营性等特点。在实现繁荣、稳定、良治的目标上,尽管欧盟邻国政策不像扩大政策那么有效,却是必要和有潜力的。  相似文献   

9.
沈芳 《当代世界》2010,(11):36-39
地中海地区横跨欧亚非,是三大洲交融的要冲,对欧盟具有毋庸置疑的战略重要性。早在1992年,欧盟理事会就强调了发展与地中海国家全面关系的重要性。1994年,欧洲委员会发布了题为“加强欧盟的地中海政策:建立欧洲-地中海伙伴计划(EMP)”的通讯文件。出于对自身安全和利益的考虑,欧盟渴望与地中海国家建立更为有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洲地缘政治和安全形势急剧变化。俄乌冲突的爆发背后有着深层的结构性矛盾,并展现为俄乌之间的安全困境。俄乌冲突极大冲击了欧盟及其成员国现有的安全观念,促使其重构安全与防务战略构想,加强防务能力,一些成员国甚至转变传统中立政策。面对俄乌冲突,欧盟成员国在吸纳乌克兰入盟、对俄制裁以及对俄能源脱钩等方面存在分歧,进一步凸显了成员国间的利益纠葛。俄乌冲突很大程度上使欧盟提升战略自主的意愿更加强烈,但在实践过程中欧盟仍面临更复杂挑战和更大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