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健江 《政法学刊》2001,18(4):15-18
当今大多数国家从立法上肯定了被告人的沉默权,同时又作出了适当的限制.尽管赋予被告人沉默权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但沉默权是与刑事诉讼的一系列诉讼原则、规则,诉讼制度、结构和国际标准相一致的.从诉讼目的、道德观念、社会文明等法哲学的角度来看,承认沉默权是社会向前发展的一种必然,但是目前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条件尚未完全具备.  相似文献   

2.
3.
文章首次在国内明确提出了“刑事集团诉讼”这一概念,并对刑事集团诉讼的含义、必要性和意义、适用的案件范围以及程序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且富有实际价值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5.
沉默权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文主要对我国确立沉默权的诉讼价值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沉默权制度之建构。  相似文献   

6.
郑瑞琨 《政法学刊》2001,18(2):56-58
沉默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刑事司法正当程序的一项重要保障。沉默权在我国的刑事诉讼立法中尚无明确规定,但无论是从权利的自身属性,还是从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本意,或者是从形式逻辑的思维规律等方面,都有充分理由证明沉默权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客观存在。因此,如何确实有效地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沉默权,杜绝刑讯逼供现象发生,应是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和司法实践急需研究和迫切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聂友伦 《法学》2023,(3):131-144
刑事诉讼通常由与案件结果存在直接利害关系的主体实施,一旦其不能、不愿起诉或应诉,诉讼的成立和进行便将受到阻碍。若立法者意欲使诉讼在直接利害关系人缺位的情况下运作,则一般须通过例外规定赋予第三人诉讼实施权,由其启动与推进诉讼。这种例外在诉讼理论上被称为诉讼担当。诉讼担当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呈现立法先行、理论缺位的状况,亟待梳理与明确。从现实性面向看,现行规范中的诉讼担当包括为了担当人利益的诉讼担当、为了被担当人利益的诉讼担当与为了公共利益的诉讼担当,涵盖公诉、自诉与附带民事诉讼诸程序类型。从可能性面向看,出于解决实践问题、填补程序漏洞的目的,得经法律修改拓展诉讼担当的范围,增加检察机关对刑事自诉的诉讼担当、被告人近亲属对缺席审判的诉讼担当。  相似文献   

8.
决定诉讼中当事人地位的是实体法律关系。诉讼中的当事人一般是指原告人和被告人。但是,并非任何情况下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都是当事人。民事诉讼中有个当事人更换的问题。“当事人的更换,即在诉讼进行中,将不符合条件的当事人,换成符合条件的当事人”。所谓不符合条件的当事人是指作为原告的人“不是自己民事权益受到侵犯,或者与别人发生争议的人”;作为被告的人“不是侵犯原告的民事权益,或者与原告发生争议的人”。民事诉讼是这样,刑事诉讼也应当是这样。在刑事诉讼中,如果发现自诉人(即原告人)  相似文献   

9.
张秀琳 《法制与社会》2012,(30):125+127
沉默权的出现展示出反对强迫自证其罪或无罪推定的一种崭新的法律观念,这是和传统的口供主义和有罪推定对立的,这也展示出我国法律对于人权的重视以及对于程序的公正性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在刑事审判中,证人拒绝出庭作证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既有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又有立法方面的缺陷,但更为重要的是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证人保护的诉讼价值未达到应有的认识和重视。本文通过对刑事证人保护的诉讼价值即体现诉讼民主、文明、公正的分析,以期在现有立法框架下,对刑事证人保护工作能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11.
张勇 《山东审判》2002,(6):41-43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该条已经非常鲜明地突出了新时期法院工作的永恒主题——公正与效率。“准确”就是公正,“及时”就是效率。公正是目的,效率是途径、是手段,没有效  相似文献   

12.
刑事辩护制度之诉讼价值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熊秋红 《法学研究》1997,(6):117-130
刑事辩护制度之诉讼价值分析熊秋红刑事辩护制度在刑事诉讼中具有怎样的功能、能够起到怎样的作用,这是我们对刑事辩护制度进行理论研究时不可回避的问题。对刑事辩护制度诉讼价值的正确认识,有助于这一制度在立法上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在司法实践中得到正确有效的执行...  相似文献   

13.
英国限制刑事沉默权的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英国议会于1994年11月通过了《刑事司法和公共秩序法》,该法对英国刑事诉讼中嫌疑人和被告人所享有的沉默权作了重大限制。英国是沉默权制度的发源地,这一重要变革,在西方司法界和法学界引起了较大反响,它不仅被视为一个具体的司法程序问题,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一个与国际人权法有关的政治和文化问题,众说纷法,莫衷一是。本文拟介绍有关的情况并稍作评析。刑事沉默权(TheRightToSilence),是指刑事诉讼中,嫌疑人和被告人所享有的不自证其罪,可以对司法人员(包括警察、检察官和法官)的讯问保持沉默的权利。这一权利从观念…  相似文献   

14.
沉默权与我国的刑事政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樊崇义 《法学论坛》2001,16(3):78-82
沉默权最早源于英国,其法律本质就是不被强迫自证其罪或不被强迫自我归罪的特权.沉默权的确立与我国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并不矛盾,运用得好,还会收到相得益彰之效果.沉默权并不排斥自顾原则;与警察的询问权也不矛盾,反而有利于警察依法行使询问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我国是否应该在刑事诉讼中引进沉默权制度,并修改现行的刑事诉讼法"这一问题展开论述。文章的第一部分介绍了沉默权的含义和本质,总结了当前法学界在沉默权问题上的争议和不同主张。第二部分对沉默权和我国刑事政策的关系做了具体的分析。第三部分权衡沉默权制度的利弊,对"我国在面对沉默权时的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论刑事被害人的诉讼地位、诉讼权利及其保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是刑事诉讼的重要问题 ,保护被害人 ,给予其恰如其份的诉讼地位和诉讼权利成为追求司法公正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和诉讼权利的重视应当肯定 ,但是在保护受害人合法权益方面仍有一些不周到之处 ,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目次一、有效地缓解程序正当化危机二、克服刑罚的有限性三、有利于减少死刑,贯彻少杀、慎杀的刑事政策并促进死刑制度改革四、减少刑事司法腐败近年来,不仅我国刑事法理论界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关于刑事和解的研究与探讨,各级、各地检察机关单独或联合其他有关  相似文献   

18.
论刑事程序中的诉讼及时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诉讼及时原则是刑事程序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则,该原则的贯彻实行需要期间制度、集中审理制度和简易程序制度等加以保障.诉讼及时原则对控制犯罪、保障人权和提高诉讼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其价值的侧重点应为保障人权.我国立法在对这一原则的规定上存在着重大疏漏和缺陷,应当建立和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以保障该原则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9.
中国刑事诉讼人权保障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刑讯逼供、超期羁押、非法取证、冤假错案等都表征了中国刑事诉讼人权保障机制之缺陷。从刑事诉讼人权保障机制之内外关系、实践中提出了机制问题性、程序正义信仰之制度基础三个方面看,在追究犯罪与保障人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中,人权保障的实现需要以一种整体的、系统的方式调控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构建起有力的人权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0.
从本质上看,犯罪涉及到被告人(或称作犯罪嫌疑人)、社会和被害人。被告人和被害人作为被指控行为侵害的具体社会关系的主动者和承受者其关系是互相对立的,即刑事上的对立者。刑事诉讼的过程便是双方在司法机关主持下所进行的案件处理过程,两者诉讼权利保障的不同规定,势必影响这一过程所要达到的目的。一、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有不少弊端刑事被害人的诉讼地位低下,权利保障不力,并由此带来不少弊端。因为认为公诉案件由检察机关提起,并出庭支持公诉,检察机关的控诉实际上已经代表和维护了被害人的权益,故法律没有赋予被害人以当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