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0年 12月 25日,河南省洛阳老城区东都商厦发生 309人遇难的特大火灾,震惊全国;而就在此前一个月的 11月 25日,内蒙古大雁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51人死亡。重大恶性事故的一再发生,震惊全国。事实上,中央对安全生产一直非常重视。尤其是 2000年作为管理年,安全生产可谓重中之重。然而, 1999年 11月 24日烟台发生重大海难事故, 2000年 3月 11日江西上栗县发生特大烟花爆竹爆炸事故, 6月 30日广东江门烟花厂发生特大爆炸事故。安全生产警钟一敲再敲,红头文件一发再发,安全检查一查再查,为何重大特大事故仍旧不断发生?是安全…  相似文献   

2.
一些地方近期接连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特大安全事故,不但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而且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国家的形象。能不能遏制住当前重大、特大事故上升的热头,关键在—— 接二连三发生重大、特大安全 事故后,全国上下都震动 了。7月上旬开始,国家经贸委、公安部、监察部和全国总工会组成的国务院工作组,分赴广东、湖北、四川、重庆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检查结果表明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安全隐患依然较多。红头文件为何在执行中形同废纸 今年6月30日,广东江门市烟花厂突如其来的大爆炸夺去了38人的生命,3200平方米…  相似文献   

3.
施平 《瞭望》2001,(31)
尽管中央三令五申要切实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对安全生产进行全面检查和专项整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特大伤亡事故和事件依然不断发生。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最近又就吉林、四川、陕西、上海、江苏等地连续发生特大伤亡事故和事件发出了紧急通报,要求切实记取这些事故的教训,加大安全生产五项整治工作的力度,克服形式主义和整治工作措施不落实的倾向,遏制重大、特大事故频繁发生的势头。  相似文献   

4.
《瞭望》1999,(51)
1999年 ,世界政治经济依然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 ,但这一年国际上风云变幻 ,暗流汹涌。当我们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期盼走向新世纪的时候 ,了解一下这一年发生了哪些影响我们生活乃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国际事件 ,这些事件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对世界政治与经济未来走向会产生何种影响 ,是非常必要的。为此 ,本刊编辑部邀请了国内30位国际问题专家共同评选出1999年十大国际新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宋以敏参与了本刊编辑部文章的起草 ,10位专家对评选出的十大国际新闻作了点评。根据多数评委的评选意见 ,这十大国际新闻是(按时间顺序排列)  相似文献   

5.
于滨 《瞭望》2005,(33)
又是一起特大矿难。8月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 张德江强调“矿主发财,矿工遇难, 政府埋单,我们不能再这样干下去 了;我们一定要用铁的手腕,防止安 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并痛斥兴宁市 大兴煤矿特大透水事故安全生产监管 不力的行为。 事关100多名矿工性命的大兴煤 矿特大透水事故,又是一起典型的违 法、违规、违章的安全生产事故。近年 来一系列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各级领  相似文献   

6.
新闻回放 2004年,欧盟为建设大欧洲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行动:5月,10个中东欧和地中海国家正式加入欧盟,成员国由15个扩大为25个;6月,在布鲁塞尔就欧洲宪法条约草案达成协议;10月,25个成员国和3个候选国领导人在罗马郑重签署了欧盟的第一部欧洲宪法条约;12月,欧盟首脑会议决定2007年1月吸收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入盟,并将于2005年10月启动与土耳其的入盟谈判。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南方谈话” 发表,至今已有十 周年。回顾十年的历程,中国和世界都已发生了重大 变化,尽管如此,今天重温“南方谈话”,仍很亲切,其中的思想原则依然具有重大的现实 意义。在此基础上,学习江泽民“七·一讲话”,能进一步认识两者之间的承继和发展关系, 更深刻认识两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共同特质。“南方谈话”发表的背景条件,和江泽民“七·一讲话”发表的背景条件,有某种相似之处, 两者都处在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转折时期,都需要回答面临的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十年前,邓小平“南方谈…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4,(Z1)
国务院联合调查组负责人王德学说:“铁岭昌图‘12·30’特大烟花爆炸事件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发生爆炸的企业本来不具备生产条件,违章生产,业主违章指挥,员工违章作业是造成这起爆炸事件的主要原因。” “12·30”铁岭特大烟花爆炸事件发生后,由国  相似文献   

9.
"矿难"暴露人力资源开发落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炭生产客观上容易发生事故,然而最近几十年世界各主要产煤国通过各种有效措施,煤矿安全状况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比如美国的采矿业已成为该国最安全的行业之一。但与国际相比,我国煤炭业的事故死亡人数在1981年~2000年问,百万吨死亡率近6人,远远高于美国的0.044、俄罗斯的0.73和波兰的0.41。云南省同期、同比例甚至达到10.69人,是世界先进水平的10倍。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四年过去了。这一年世界上究竟发生了哪些重大新闻?本刊评出的世界十大新闻,就此向读者提出了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于滨 《瞭望》2006,(37)
对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问责,将推动我国问责制度进一步完善落实这几年,人们目睹了太多的特大矿难、爆炸、污染事故。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一个数字:去年松花江污染事件发生后的4个月内,全国又发生了73起水环境污染事故。  相似文献   

12.
《瞭望》2006,(9)
2001年国内十大新闻一、江泽民总书记发表“七一”重要讲话 7月1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精辟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推进党的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  相似文献   

13.
张艳军 《学理论》2010,(19):141-142
按照刑事法律相关规定及其立法意图,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只应成为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情节,而不应当做定罪的情节。交通肇事罪成立的标准为是否造成重大交通事故。该罪属于典型的过失犯罪,本罪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而非是否逃逸。我国刑法规定只要交通肇事造成了重大公私财产损失,就可构成本罪,并且肇事行为被要求在属于公共交通管理的铁路、公路上,如果是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定重大责任事故罪。  相似文献   

14.
《侨园》2016,(1)
2015年,对全球华人华侨来说可谓是"全面开花"的一年,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科技文化领域都可见华人的身影。年终岁尾,本刊特从一年来发生在华人华侨身边的事件中精选出十大新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地处祖国北部边陲的齐齐哈尔铁路分局安全运输生产的最高记录,日前被再次刷新,实现了连续12年无责任行车重大、大事故,在全国56个铁路分局安全榜中位居第三。 12年前,齐齐哈尔铁路分局安全运输生产的最好记录仅仅是271天,平均每10天就要发生1起险性以上事故。最为令人震惊的是1984年8月17日,由北京开往齐齐哈尔的39次特快旅客列车,在齐分局管内的一个五等小站正常通过时突然脱轨,造成中断正线行车7小时40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00,(51)
2000年的世界正处在一个大调整、大转折时期。国际舞台风云变幻,各种事件层出不穷,异彩纷呈中悬念迭起,大潮奔腾中暗流涌动,突出地反映了大调整时期活跃于国际舞台的各种力量相互冲撞、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特点。如何从纷繁复杂的国际事件中抽丝剥茧,认清我们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准确把握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我们思考未来、乘势前进的基础。为此,本刊编辑部邀请了国内53位国际问题专家、学者,对2000年国际上发生的大事进行了一番梳理,依据得票多少评选出今年的十大国际新闻。除十大国际新闻以外,今年国际上还…  相似文献   

17.
临近岁尾年末时,按照惯例新 闻媒体总会评选各种各类的 本年度“十大事件”、“十大新闻”等等。1999年 12月 20日,美国最著名的时事杂志《时代》周刊评选出该年度的世界十人丑闻,却又评出一条引人注目的新闻来──1999年初在美国国内和中美关系中闹得沸沸扬扬的“考克斯报告”居然名列“十大丑闻”之中。《时代》周刊在这条丑闻前加了一个小标题:“考克斯报告的秘密与谎言”,并且评论指出,考克斯的煽动性报告几乎点燃美中间的新冷战。 此前不久,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及合作研究中心的四位权威科学家和教授举行记者招…  相似文献   

18.
传媒在报道重大公共事件时,对于社会舆论引导提供了一些值得遵循的准则.但另一方面,却仍然存在着与其公共传媒的责任使命不相匹配的现象,如公共信息平台的倾斜和重大公共事件报道娱乐化;传媒镜像歪置、失真,新闻公共性失守等.在重大公共事件发生时,作为公共产品的传媒服务应彰显自身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9.
"食无忧"不再是食品品种、数量意义上的保证,而是对食物安全的严格要求,要求与我们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的食品行业不要再出现掺杂使假、以假充真、偷工减料、不按标准组织生产、以非食品原料、发霉变质原料加工食品的问题。 2004年的"毒大米"、"地沟油"、"农药菜"、"肉精肉"等食品曾经让普通百姓发出"我们还能吃什么?"的无奈感慨,让中央电视台的  相似文献   

20.
新闻回放 2004年1月,利比亚正式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3月10日,利比亚正式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附加议定书",并将与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有关的材料和设施运往美国。随后,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英国首相布莱尔、法国总统希拉克等欧洲领导人纷纷访利。卡扎菲于4月底正式访问欧盟和比利时,6月28日,美国与利在断交24年后正式恢复外交关系。10月11日,欧盟正式决定解除对利比亚长达18年的武器禁运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