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笔迹现象反映的本质内容是多元的、多层面的。笔迹现象不仅反映人的书写习惯,而且还能反映书写人书面语言及文字布局等习惯。就书写习惯而言,又可从不同的角度将其分为不同的层面。不同的笔迹现象反映书写习惯的层面不同,有的笔迹现象反映书写人对文字符号的使用习惯;有的反映书写人书写动作习惯;有的则反映书写人书写水平的高低。以笔迹现象所反映的本质不同为依据,将笔迹现象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有助于认识笔迹特征在检验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笔迹是书写人书写动作习惯的反映,在教学中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先把握自己和同学的书写习惯,熟练掌握其笔迹特征,以利学生今后应对伪装笔迹检验时会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3.
笔迹从其实质来看,是笔迹书写人书写技能和书写动作习惯的反映.笔迹鉴定结论正是笔迹鉴定人通过笔迹特征来认识书写人的书写技能和书写动作习惯,经过综合评断而给出的检材与样本是否同一的推断性意见.当检材或样本笔迹中出现漏笔画现象时,其是否可以反映书写人的书写动作习惯将直接影响笔迹鉴定人对笔迹书写人书写动作习惯的认识,进而影响鉴...  相似文献   

4.
笔迹鉴定属于比对型科学,其鉴定意见的准确率往往会与提供的检材与样本的质量紧密联系。鉴定人员在每一个案件中历经分别检验、比较检验与综合判断后,进而结合笔迹的特征分析笔迹的书写工具、判断书写环境、书写水平与书写习惯,最终得出科学性的鉴定意见,这种系统的检验方法均来源于同一认定的科学理论之上。  相似文献   

5.
随着犯罪分子作案手段的日趋狡猾,给文件检验工作带来了新课题。为了探讨高位执笔悬腕书写笔迹的特点和规律,笔者对40份高位执笔悬腕书写的笔迹进行了分析统计,概括出高位执笔悬腕书写笔迹的特点、特征变化的一般规律及检验要点。检验此类案件,可以把笔顺、写法、错别字、字体的搭配比例、书面语言、标点符号用法等特征作为鉴定结论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摹仿笔迹检验中,否定是某人所写比较容易,确定是某人所写,即确定摹仿人却十分困难。笔者在检验实践中,发现在一定的犯罪嫌疑人范围内,根据摹仿笔迹多元性来确定摹仿人比较有效,特撰写此文,与各位同行商榷。 摹仿笔迹多元性是指摹仿笔迹既具有被摹仿人的笔迹特征,又暴露了摹仿人的书写习惯,还存在与被摹仿人笔迹和摹仿人笔迹均不相同的特征的这一特性。 一、摹仿笔迹多元性的形成原理 (一)书写习惯的随意性决定了摹仿笔迹能反映被摹仿人的笔迹特征。 人的机体的各种运动或动作,心理学上分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随意运动属于意志…  相似文献   

7.
贾玉文先生在文件检验鉴定领域颇有建树,极具影响力。综观其生前的各类有关著述,他的笔迹检验学学术思想可以归结为五大方面:立足科学的笔迹检验学科建设思想、尊重规律的笔迹检验系统论思想、与时俱进的笔迹特征量化分析思想、实事求是的批判形而上学笔迹理论思想、正本清源的反对不必要的标新立异思想。贾玉文先生的这些思想,对我国笔迹检验理论体系及实践方法的形成和完善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整个文件检验学科体系都极具方法论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办案实践中,笔者遇到一起条件变化笔迹的检验。由于当事人文化程度较低,平时很少从事书写活动,加上受到书写条件,如光照条件、承受客体、书写姿势、心理状态及书写环境的影响,使原本字迹数量较少的检材中笔划出现明显的抖动、弯曲和重描现象。这类现象是在书写人固有的书写习惯基础上产生的一些附带的、非本质的变化,但却往往给人一种特别象摹仿笔迹的感觉。因而迷惑性较强,检验中稍有不惧就容易出现失误,影响鉴定结论的准确性。对于此类条件变化的少量字且似有摹仿可能的案件的检验,只有运用辩证的观点和科学的方法,认真、细致…  相似文献   

9.
在笔迹检验中,以笔迹多层次属性为基础,才能正确认识笔迹,分析笔迹,系统开展笔迹检验。文章从笔迹形成的多层次和笔迹特征的多层次两个方面系统研究笔迹内在的多层次性,探讨了多层次属性在文件物证检验中的应用,对笔迹检验理论的丰富和检验技术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笔迹组合特征在笔迹检验中的应用体系;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探讨笔力变化组合特征、书写节奏变化组合特征、"神"态组合特征、细微书写动作组合特征以及整体搭配组合特征在笔迹检验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笔迹组合特征形态隐秘、层次深、实用性强,对于伪装笔迹、条件变化笔迹有较好的检验效果;结论:笔迹组合特征拓展了笔迹特征的内涵和外延,为笔迹检验提供了新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试论同一人不同书写速度笔迹的检验北京市人民警察学校锡满城书写是按照一定的速度进行的。人们经过较长时间的练习和重复而形成的书写习惯呈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发生显著的变化。本文论及的书写速度便是书写习惯诸多要素之一,因此,书写速度也同样...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笔迹特点鲜明,伪装情形较少,易检验识别。但由于样本少、书写条件差、形成过程复杂等因素影响,从而增加了实案的检验鉴定难度。在实践过程中可从分析案情、选取特征点、综合评判等三方面逐步进行检验鉴定工作。我国的笔迹检验对高水平笔迹的研究居多,而对农民工群体等低水平笔迹的研究没有形成系统研究。随着我国农民工群体的日益壮大,对农民工中涉及笔迹鉴定的纠纷案件也越来越多,因而急需对农民工群体笔迹进行研究,以了解其笔迹特点、解决检验的难点、总结检验思路,提高司法实践中农民工笔迹鉴定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3.
笔迹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的信息载体。从不同角度探求笔迹深层次的内涵 ,运用笔迹反映书写人这一信息资源 ,不仅能准确地认识书写人的书写技能和习惯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书写人的个性特征和书写时的心理状态 ,以及书写人的社会、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一、精神病患者笔迹形成的机理及其特征 精神病患者由于大脑功能的改变,在注意、感知、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动作等方面都发生病理性改变。反映在笔迹上,患者以前建立的书写活动机制即书写的条件反射、动力定型、书写技能以及书写习惯等也都相应发生了变化。因此,书写的笔迹有很大的随意性。 1.字、词的写法随意性,无规律性;有些精神病患者(如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等)的笔迹会出现顽固性的错别字、自造的字词。这种笔迹特征主要是由于精神病患者注意、感知、思维、记忆发生障碍的结果,其中记忆障碍是主要方面。他们对文字正确的…  相似文献   

15.
在文件检验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因书写工具变化而需要进行笔迹鉴定的情况。硬头笔携带方便,书写便捷,应用广泛,是笔迹鉴定中最为常见的书写工具。软头笔表现力、艺术性强,在信函书写、个人签名等方面应用较多。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存在鉴定材料与样本书写所用的笔头软硬性质不统一的情况,这就需要对软头笔与硬头笔字迹进行比较,通过实验比对的研究方法,发现其笔迹特征的规律,以准确认定两种字迹是否为同一人所写。  相似文献   

16.
摹仿笔迹是作案人仿照他人笔迹写成的字。是犯罪主体为达到目的,模仿他人书写习惯及其个体特征进行材料制作。在诈骗、杀人、经济等案件中,它是作案人惯用的伎俩。但只要识别检材是用模仿方法伪装的字,一般是能检验并作出结论的,相反,如识别不出检材有模仿伪装,就会做出错误的结论。如经练习模仿的字迹,要比用其它方法模仿字迹,在书写上要自然一些,若不仔细寻找细小特征和综合分析,就不容易识别。本文就检材字迹有无模仿迹象进行讨论,意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7.
高水平书写人 抄写笔迹特征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迹是人利用书写工具书写的文字符号,是通过书写活动形成的具有个人特点的文字符号的形象系统。按照笔迹形成的机理可分为"自述"型笔迹和"非自述"型笔迹其中"非自述"型笔迹是指书写人不是运用自己的语言习惯,只是通过自己的书写运动形成的笔迹,而抄写笔迹就是典型的"非自述"型笔迹,即书写人按照他人笔迹抄写形成的笔迹。在当前笔迹鉴定的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平时样本收集困难的情况,那么收集案后样本乃至试验样本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种条件下,抄写笔迹易收集、数量充足等优点就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并利用。另外,考虑到收集样本人群的广泛性及篇幅所限,文中仅以书写水平较高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笔迹特征的统计分析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技的进步,书写工具越发智能化,在司法鉴定实践中发现有多款可摹仿笔迹的智能仿生机器人,以直线关节型写字机器人RH890型号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同一人正常行为状态下的签名笔迹与写字机器人摹仿笔迹的异同,减少文件检验鉴错判与误判风险,通过对运笔特征和笔痕特征为重点研究,搭配比例特征与Hash相似值进行辅助分析,分析鉴别该笔迹是否为写字机器人摹仿。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遗嘱笔迹及签名的检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嘱文件上的内容及签名是该遗嘱文件真实和有效的标志。受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老年人遗嘱笔迹与摹仿变化笔迹有相似之处。鉴定人员在检验中要注意从案情上、言语内容上以及笔迹细节特征上进行分析,综合利用文件上的其它物证,作出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技的进步,书写工具越发智能化,在司法鉴定实践中发现有多款可摹仿笔迹的智能仿生机器人,以直线关节型写字机器人RH890型号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同一人正常行为状态下的签名笔迹与写字机器人摹仿笔迹的异同,减少文件检验鉴错判与误判风险,通过对运笔特征和笔痕特征为重点研究,搭配比例特征与Hash相似值进行辅助分析,分析鉴别该笔迹是否为写字机器人摹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