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伦敦专电 讨论制裁南非的英联邦七国首脑会议于八月三日在伦敦开幕、由于英国与其余六国的分歧无法弥合,会议开不下去,提前一天于四日午夜结束。会议公报表明: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赞比亚、津巴布韦和巴哈马联邦决定对南非实行十一项强制性制裁。而英国仅采取三项姿态性措施。会议公报公开宣布存在分歧,这在英联邦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裂痕可能标志着英联邦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这次首脑会议是根据去年十月英联邦四十九国首脑拿骚会议的决定召开的。拿骚会议决定派出七人“贤哲小组”赴南非进行和平劝说,半年为期,若南  相似文献   

2.
里斯本专电 历时两天的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在争论、妥协和分歧依然存在的情况下,6月27日在里斯本结束。尽管首脑们在会后发表了洋洋洒洒的最后公报,但西欧舆论认为,这不过是一项“掩盖了深刻分歧的最低限度的协议”。 这次会议是在欧洲联盟建设的关键时  相似文献   

3.
华沙专电 波兰政府总理马佐维耶茨基7月1日在全国公民委员会会议上,首次公开承认他同团结工会领导人瓦文萨之间存在分歧。他建议同瓦文萨直接会谈,以“不使无法避免的争吵和斗争葬送团结工会的共同成果”。团结工会是在去年8月上台执政的,迄今不到一年。 分歧的由来  相似文献   

4.
《瞭望》2010,(52)
<正> TOP 10 NEWS十大新闻之五新闻回放坎昆峰会分歧明显气候谈判坎坷前行11月29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六次缔约方会议  相似文献   

5.
东京专电 为期三天而耗资一亿多美元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于五月六日在东京闭幕。从会议的情况和通过的宣言和声明可以看出,这次会议在协调欧美关系、“显示西方团结”方面取得一些进展,但是与会各国的政治分歧  相似文献   

6.
安卡拉专电 伊斯兰会议组织第20届外长会议8月3日至8日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举行。这是海湾战争后这个组织首次举行的部长级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及带来的后果,由于伊斯兰国家之间存在意见分歧,会议没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大会围绕是否减轻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进行了激烈辩论,产生了很大分歧。会议最后以压倒多数拒绝了伊拉克提出的关于减轻联合国对伊拉克制裁的要求。同时大会还通过了由27个伊斯兰国家发起的敦促  相似文献   

7.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春季外长会议于五月二十九日至三十一日在华盛顿举行。这次会议虽属例行性质,但因它是在美苏关系恶化、美欧间在战略问题上的分歧表面化、以及海湾地区形势紧张的时刻举行的,因此受到各方的注意。北约外长会议着重讨论东西方关系的有关问题。会议发表的文件表明,北约的基本立场是:在继续加强军备的同时,呼吁同苏联恢复对话。会议在《华盛顿声明》中批评苏联“大规模地扩充军备”,“继续威胁着联盟的安全和西方的根本利  相似文献   

8.
历时3天的有12国16方代表参加的关于柬埔寨问题第三次雅加达会议,于3月1日凌晨降下帷幕。这次会议没有达成任何协议而宣告破裂。 会议两主席之一、印度尼西亚外长阿拉塔斯2月26日在开幕词中,就明确宣布了这次雅加达会议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他指出,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阐述联合国在柬埔寨问题的作用,讨论澳大利亚的建议,弥补对立各方的分歧,使谈判进程朝着柬埔寨问题全面解决的方向发展,以便为柬埔寨问题巴黎国际会议尽快复会作准备。  相似文献   

9.
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8日在维也纳就伊朗核问题进行了一天讨论。由于没有任何成员国或国家集团提出需要磋商或表决的决议草案,讨论以主席总结报告的方式结束,而原定于10日结束的理事会会议也提前两天落下帷幕。各方在伊朗核问题上分歧依旧较大,理事会会议决定将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的报告送交联合国安理会。  相似文献   

10.
为期两天的慕尼黑国际安全 政策会议2月3日落幕。由 于这是“9·11”事件后首次召开的高级别的国际安全会议,因此会议备受世界关注。来自40多个国家的近300名外交和国防官员就当前国际安全局势、反恐怖以及北约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会议凸显了欧美传统盟友之间的分歧,特别是美国的单边主义做法遭到了普遍的质疑。同时也听到了一些理智分析恐怖主义产生根源的声音。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闭幕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作出决定,要尽一切努力在1991年底前结束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美欧日经济矛盾重重,乌拉圭回合谈判停滞不前。但这次七国首脑会议似乎决心很大,声称如有必要可再次召开首脑会议协调;同时,美欧日各方已开始采取一些实际步骤。看来,今年底或明年初完成全球多边贸易谈判,即结束乌拉圭回合还是有希望的。 乌拉圭回合谈判在去年年底搁浅,焦点是在农产品补贴上存在分歧。美国要  相似文献   

12.
贝尔格莱德专电 10月17日至19日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了南共联盟17中全会。这是一次消除分歧、增强团结、促进改革的重要会议,对南斯拉夫克服当前的社会经济危机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这次全会是在南斯拉夫经济情况恶化、社会局势紧张、民族矛盾尖锐、领导层存在分歧的严峻形势下召开的,因而引起了南斯拉夫国内外公众的普遍关注。 进入80年代以来,南斯拉夫生产停滞,经济效益下降,外债负担沉重,通货膨胀恶性发展。据南联邦政府最近估计,社会产值在去年下降0.5%的基础上,今年将再下降1%,其中工业减产0.6%,农业减产  相似文献   

13.
截至本刊发稿时,第七届《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距离27日闭幕只剩最后一天时间。鉴于各方分歧巨大,加之所剩时间有限,除非奇迹发生,本届大会将难以一致通过《最后文件》,会议无果而终几成定局。  相似文献   

14.
为期2天的欧盟维也纳首脑会议12月12日闭幕。会议围绕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有成果,也有分歧。正如欧盟委员会主席桑特会后说的那样,尽管在一些问题上有不同声音,但会议为“建设一个更扩大、更强大的欧洲拟定了发展战略,对欧洲的...  相似文献   

15.
布鲁塞尔专电 107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长或代表参加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缔约国部长级会议,经过5天的激烈讨论,12月7日在布鲁塞尔休会。由于美国和欧洲共同体在削减农产品补贴方面立场分歧,未能成功地结束长达4年的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会议商定各方将进一步磋商,明年初在日内瓦复会。 关贸总协定是一个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多边协定,又是进行多边贸易谈判和协调争议的场所,其基本目标是通过实施最惠国待遇,削减乃至取消关税和  相似文献   

16.
丁文 《瞭望》1984,(20)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亚西尔·阿拉法特在目内瓦巴勒斯坦问题国际会议上所宣布的“团结起来直到解放和胜利”的信念,受到中国领导人的赞赏和支持。赵紫阳总理五月五日在欢迎宴会上发表讲话时表示,中国人民衷心希望巴勒斯坦各方以民族大业为重,通过民主对话消除分歧,团结起来,共同前进。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崛起,中美两国间的共同利益和分歧也在同时增长。中国处理两国关系的思路也出现转变的信号:管控分歧。中美应妥善处理分歧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27日  相似文献   

18.
海湾合作委员会十一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在科威特举行第五次首脑会议。会议在促进成员国的联合防务,共同保卫海湾以防止外来干涉,和平调解两伊战争,消除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分歧等方面,采取了一些积极主动的措施。 两伊战争已经打了四年多,战争升级的危险性仍然存在,海湾的安全与稳定一直受着威胁。在阿拉伯世界中,队伍不统一,存在着深刻的分歧和进一步分裂的危险。巴勒斯坦内部各种力量面临着重新组合的前景。两个超级大国正在利用海湾和中东地区的复杂形势加紧进行渗透。海湾合作委员会第五次首脑会议在这样的形势下召开,引起了人们普遍  相似文献   

19.
日内瓦专电 历时4周的第四次《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会议,9月15日清晨因在停止核军备竞赛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连个最后文件或声明之类都未能通过而结束。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旨在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系军备控制和裁军领域里最具普遍性的国际法律文书之一。该条约1968年缔结,1970年生效。根据有关规定,条约有效期25年,其间每5年举行一次审议会议。这次会议是1995年决定条约究竟是否续延前的最后一次审议会,受到各国重视,舆论也分外关注。  相似文献   

20.
国际要闻     
《瞭望》1994,(51)
欧安会最高级会议举行 欧安会最高级会议经过两天激烈辩论后,于12月6日在布达佩斯闭幕。会议通过了题为“在新时期建立真正的伙伴关系”的最后宣言。宣言规定,欧安会正式改名为“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会议还批准向原苏联纳卡地区派遣由3000人组成的国际维和部队。与会各国在波黑问题上分歧严重,波黑政府和俄罗斯均不肯作出妥协。原定列入最后宣言的关于波黑比哈奇局势和关于前南斯拉夫问题的内容没有被通过。 克里斯托弗第6次中东之行 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为打破叙以谈判僵局,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