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担任“加拿大亚太基金会”联合首席执行官的保罗.埃文斯在《国际杂志》2006年春季号发表了《加拿大对全球化中国的回应》一文。文章认为,中国发展向全球化的延伸,对加拿大及全球带来的影响总体上是积极的。这一观点与美国主流观点有一定的反差。因此如何在中加、中美和加美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官方话语中认为全球化这一词汇的特征是:经济界定与机遇论。这种界定与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政策完美契合,因此迅速成为中国内外政策的一面旗帜。中国的全球化实践进程主要包括改革国内经济体制、参与国际组织特别是WTO以及参与和引导区域合作等。这其中经历了波折,也存在不足。我们要注意平衡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国家安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全球化将对中国国家安全产生深刻影响.它在给中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中国国家安全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尤其是经济安全方面.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力争在全球化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保证自己的国家利益和安全.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必须严肃面对的客观趋势。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性质的国家共同参与世界经济竞争,使不同的经济制度被纳入到统一的全球化经济体系之中。由此而涉及的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较量也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下去,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如何主动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以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新变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这是经济全球化给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梁云祥 《国际政治研究》2003,(1):117-122,135
冷战结束后,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除去对世界经济影响巨大外,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国际政治的变化。实际上,在历史上已经出现过一次全球化,即殖民化。殖民化的过程就是将世界连成一体的过程,然而殖民化虽然推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但是却对国际政治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新一轮的全球化应该记取殖民化的教训,在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建立平等与相互尊重的世界新秩序,使人类不仅在经济上共同享受全球化带来的好处,而且也能够平等和睦地相处。  相似文献   

6.
阳敏 《南风窗》2007,(17):82-85
一年来,于丹热了,《论语》热了。其实,传统文化在中国民间的复兴早就开始。有人说,这是在革命年代过去之后,人们想追求一种信仰以安身立命,处世为人。也有人说,这是在现代化与全球化过程中,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与认同。虽然它背后有市场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7.
1996年,是中国盛产畅销书的一年。而《中国可以说不——冷战后时代的政治与情感抉择》可以说是领畅销书之先,成为1996年最为炙手可热的一本畅销书。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在5月把这本书匆匆抛出市面后,海内外媒介大面积炒作,读者蜂拥抢购,书摊一摆即空,这种热闹场面是多年来从未出现过的。许多评论家指出,《中国可以说不》正好迎合了近年来中国日益高涨的民族情绪。由于中国经济的攀升带来的国际中的角色转换,也由于美国挥舞起“最惠国待遇”和“人权”大棒并对中国  相似文献   

8.
新闻盘点     
2005年《财富》全球论坛于5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演讲。他强调,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条件下,中国及亚洲的发展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量,世界经济发展也将给中国及亚洲的发展带来新的重要机遇。世界各国经济互利合作、相互依存的加深,必将给全球经济增长创造更加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南风窗》2016,(26)
正随着中国经济及国际地位的提升,不仅西方的精英阶层,就是普通人也开始关注、关心中国,这对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是有利的,关键是中国人能否有文化自觉地创作出中国主体的故事。近期,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电影产业促进法》,这是文化产业领域的第一部专门法律,不仅有利于促进电影产业、电影管理的法制化,对其他文化领域也有示范效应—据悉《文化产业促进法》也在起草之中。这些年,国家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各级地方政府多  相似文献   

10.
美刊《政治事务》2004年6月号刊登了该刊记者对美国著名左翼经济学家 (著有《华尔街》、《新经济之后》等畅销书)、《左翼商业观察家》杂志的创办人道格·亨伍德的访谈, 题目为《非主流经济学: 专访道格·亨伍德》。亨伍德在采访中谈到了全球化与老式帝国主义的异同、美国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民主党在2004年大选中在经济议题上可能陷入被动局面等等内容。访谈主要内容如下。记 者: 在《新经济之后》一书中, 您主张全球化一直是资本主义的一个特征。道格·亨伍德 (以下简称亨伍德): 某些对经济现状不满的人认为, 全球化是一个新生事物…  相似文献   

11.
《工会博览》2005,(11):8-8
2005年《财富》全球论坛于5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演讲。他强调,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条件下,中国及亚洲的发展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量,世界经济发展也将给中国及亚洲的发展带来新的重要机遇。世界各国经济互利合作、相互依存的加深,必将给全球经济增长创造更加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邢少文 《南风窗》2012,(1):76-78
黄怒波投资冰岛事件,其身后,既有着"中国威胁论"的误读,也有着中国"非市场经济国家"和对中国企业官商关系认知的模糊,这给民企的海外投资带来了困扰。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资本自由与经济民族主义间的矛盾和冲突注定相伴随。在对外开放30余年之后,当中国企业更加积极地投资海外时。同样遇到了国外资本"冲击"中国时所带有的情绪排斥和玻璃门。不但中国的  相似文献   

13.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由黄宗良、林勋健主编的《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书,最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阐述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国外对全球化的研究状况,马克思主义“全球化”思想的建构和发展,总结了近代中国、苏联在此问题上的历史经验教训,探讨了全球化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各方面的影响及我们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陈志敬 《南风窗》2011,(26):100-100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人们倾向于利用传统文化的象征、认同、符号、情感对经济全球化已经或即将带来的危险进行修正、预防甚至抵制。作为全球化重要推动者和塑造者的国际NGO,也难免要经受这种异样目光的检视。韩俊魁博士在《境外在华NGO:与开放的中国同行》一书中,探讨了在中国大陆被视为另类的国际NGO的别样生存法则,首次系统研究和回答了这些组织的发展现状、合法性、与本土组织关系、公益供给等重大问题。境外NGO在中国开展活动时,面临的较大问题是如何协调与本土政治、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本书首先从组织社会学的角度得出一个有意思的结论,即尽管境外在华NGO与政府有着最密切的合作关系,但对与之合作的  相似文献   

15.
正本文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蔡欣怡(Kellee Tsai)教授针对《中国的经济开放和地区政治》、《从铁饭碗到非正式化:变化中国的市场、工人和国家》、《中国的管控型政府:面对全球化的新战略》这三部著作发表于美刊《政治观点》(Perspectives on Politics)杂志2013年9月号上的一篇评论性文章。蔡欣怡教授长期研究中国政治经济学,出版过《后街金融:中国的私营企业主》、《绕过民主:当代中国私营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与非洲联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本质内涵。它有着历史进步性,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一些发展的机遇。非洲国家面对被边缘化的局面,探索采取符合洲情、国情的新的发展战略,走联合自强的道路。《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是勾划非洲经济、社会发展和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蓝图。非洲联盟的成立为实现这一计划提供政治和组织保证。非统组织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为非洲联盟所替代是必然的。非洲联盟有其明显的特点。要实现非洲联盟的已定目标任重道远,还可能会有波折,但前景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17.
美刊《激进政治经济学评论》2003年夏季号刊登了爱尔兰学者特伦斯·麦克多诺题为《长波理论对全球化的争论会作出什么贡献?》的文章。该文应用长波理论,讨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认为自20世纪70年末以来,世界经济制度确实发生了质变,质变后产生的这种新制度是持续而稳定的,其基本特征都和全球化相关,因此称这时期为全球化阶段是适当的。又由于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深刻地相互关联,这一阶段应更准确地称为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或全球新自由主义阶段。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明确提出要"建设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这是中国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吸收借鉴全人类文明发展优秀成果,为解决当今世界面临问题而贡献的"中国方案",其实质是对传统全球化进行扬弃的新型全球  相似文献   

19.
这一轮反全球化现象有着深刻的背景和动因,客观看待全球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影响非常重要,中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应旗帜鲜明地支持全球化进程,并与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金融化与世界经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5年爱德华.爱尔加出版公司出版了戈拉德.A.爱泼斯坦主编的《金融化与世界经济》一书,该书认为新自由主义、全球化、金融化的兴起是过去30年全球经济变革的主要特征,而金融化是关键,新自由主义和全球化都是金融资本的霸权势力在世界重新兴起的表现。金融化深刻地而又主要是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