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键兴  齐湘辉 《台声》2014,(3):21-21
<正>2月1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同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一起出席两岸各界人士座谈会并发表讲话。俞正声表示,昨天习近平总书记同大家亲切见面,阐述了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的理念和前景,充分表明了我们努力促进两岸同胞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谋求中华民族复兴的真诚愿望。大陆和台湾是我们的共同家园,把这个美好家园维护好、建设好,是我们的共同愿望。我们要努力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加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2.
杨立宪 《台声》2008,(1):18-19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我们从事对台工作的行动纲领。十七大报告体现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台政策新思维。具体而言表现在:(1)进一步明确界定“一个中国”即两岸关系现状。十六大报告指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中国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两岸同胞理应携手维护好、建设好我们的共同家园”。  相似文献   

3.
毕崧 《台声》2003,(4):1-1
“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来到台湾代表团,和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并就祖国统一问题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讲话充满了对台湾同胞的骨肉深情,在强调“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时,总书记情真意切地说,“中国是两岸同胞的中国,是我们的共同家园”。这充分表明祖国大陆对台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是“矮化”、“打压”台湾,而是为了保护家园的完整,为了更好地建设我们共同的家园。美丽富饶的家园,是祖先留给包括…  相似文献   

4.
《两岸关系》2013,(3):F0002-F0002,I0001
3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广大台湾同胞和大陆同胞要携起手来,支持、维护、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同开创中华民族新的前程。(图自新华网)3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采访两会的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的提问。在谈到两岸关系时,李克强表示,在推动大陆进一步开放和发展当中,会更多地考虑台胞的福祉和利益,我们愿意与台湾共享发展的机遇。大陆和台湾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两岸要一道把这个家园维护好、建设好,使其花团锦簇。我想,花好总有月圆时。(图自人民网)  相似文献   

5.
鲍永安 《群众》2007,(8):41-43,47
构建和谐家园是我们南京市鼓楼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精神的重要举措,是促进鼓楼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鼓楼人共创美好未来的共同目标。几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共建和谐"  相似文献   

6.
《人民论坛》2015,(9):40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中非关系是双方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中非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发展任务、共同的战略利益把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2013年3月25日,习近平在达累斯萨拉姆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发表题为《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的演讲要对外介绍好我国的内外方针政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  相似文献   

7.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大陆"五位一体"总布局以及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这势必将为两岸林业等产业提供更多合作发展机遇。两岸同胞不仅要共同珍惜并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良好局面,也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两岸共同的生态环境,建设一个处处青山绿水的美丽家园。  相似文献   

8.
北京是祖国的“心脏”,更是全国56个民族共同的家园,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56个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建设着我们共同的家园。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曲阜考察时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国家如此,企业更是如此,要高质量发展就要不断加强文化建设。铁路局集团公司作为国铁企业,要注重加强安全文化、经营文化及家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功能,为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提供坚强思想保证,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当先行、添光彩。一、强化安全文化建设,增强保安全的文化自觉安全是  相似文献   

10.
郭建国 《中州统战》2002,(10):15-15
在社会主义时期,宗教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不是要消灭宗教,而是要把全体信教与不信教的群众团结起来,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集中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目标上来,共同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因此,作为基层党组织,我们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各级党组织应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基础上,逐步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重视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农村基层组织一定要在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一是引导农民积极调整产业结…  相似文献   

11.
爱国主义是贯穿于孙中山先生思想和行为的一条主线。中国共产党继承、发展孙中山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积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为实现两岸共同繁荣发展和国家统一强盛而不懈努力。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继续积极推动和深化两岸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2.
《今日浙江》2021,(7):4-5
每年这个时候,我们一起参加义务植树,就是要倡导人人爱绿植绿护绿的文明风尚,让大家都树立起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责任意识,形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共识和呼声.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为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6月1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了在阿拉木图举行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成员国领导人第二次会议,再次提出了同所有亚洲国家携手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亚洲的愿景。中国领导人近年已经多次在公开场合对亚洲的发展和中国在亚洲的作用发表自己的看法。去年胡锦涛在越南访问时指出:“亚洲是大家共同的家园,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亚洲,中国的发展是亚洲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节选自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发表的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5.
台海要论     
中国要强盛,中华民族要振兴,第一要发展,第二要统一。实现了祖国的完全统一,大陆和台湾地区就都能更好地发展。 (11月1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见巴西侨胞时的谈话) 当前台海局势复杂敏感。台湾当局仍然顽固坚持"台湾是一个主权国家"的分裂立场,拒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正谋求通过所谓"宪政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08,(7):1-1
对口支援绵竹恢复重建,是中央交给江苏的重大任务,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把绵竹恢复好、建设好、发展好,是绵竹人民的殷切期盼,也是江苏人民的共同心愿。全省上下要全面动员,全力以赴,继续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集全省之力支援绵竹恢复重建,为灾区提供人力、财力、物力、智力等多种形式的支援,帮助灾区人民重建美好家园、夯实发展基础。坚决完成中央交给的对口支援任务,让中央放心,让绵竹人民满意。  相似文献   

17.
"地球是我们的共同家园.我们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应对气候环境领域挑战,守护好这颗蓝色星球."2020年11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G20领导人利雅得峰会"守护地球"主题边会上致辞时,向世界阐述了中国的生态发展观. 此前,中国已经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对于广大中国企业来说,积极应对"30·60"目标的重大挑战与机遇已经成为他们的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8.
<正>首先,从现代国家治理的角度去看,为什么我们要提出现代国家治理?中国对于现代国家的认知,最早是从现代国家的成就所入手,看到它经济的繁荣、技术的发展、人民的幸福、公民的文明以及现代国家国力的强盛,我们需要来学习。学习最开始是"拿来主义",富国强兵、洋务运动。但是之后发现,仅仅拿来并不够,这些东西的运行背后还需要一套制度,然后我们开始进行制度的变革、改良、  相似文献   

19.
《政策》2006,(7):1-1
民族问题始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当前,我们正处在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繁重任务。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对做好民族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努力开创全省民族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共同的思想基础,是维系和支撑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魂。没有了这个魂,党就要瓦解、国家就要分裂、民族就要解体,人民就要遭殃。在长期的共同奋斗中,我们党和人民紧密团结,形成了共同的思想基础。这种共同的思想基础,概括地说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中,最关键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巩固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进一步解决好党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以及人民信任党、热爱党、支持党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