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勇 《理论月刊》2006,(2):137-139
为适应战后60年来国际社会已发生的巨大变革,联合国安理会应当进行改革。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应遵循合理性及合法性原则:应有助于提高安理会的代表性;应有助于提高安理会决策的民主性;应有助于提高安理会行动的效率;应有助于国际社会及联合国的团结;改革的理由应相当充分;应符合现行国际法规范及《联合国宪章》。因《联合国宪章》缺乏确定哪些国家能够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规定,故这一问题属于政治问题而不是单纯的法律问题,不应在现有规范的框架内进行表决,而应当进行充分的国际协商。  相似文献   

2.
郭立军 《半月谈》2004,(20):74-76
在9月底10月初的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辨论中,几乎所有国家的代表都在发言中涉及了安理会改革问题,安理会改革的话题正在全世界持续升温。联合国成立近60年来,安理会基本结构,特别是五个常任理事国协商一致的运作方式一直未变,而世界则经历了冷战结束,非殖民化运动和全球化等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联合国成员国也增加了两倍多。这是要求联合国改革的主要依据。由于要求扩大的声音远远盖过了反对的声音,安理会改革问题也被更为简明地称为安理会扩大问题。问题简单了,但答案却没有更清楚:安理会该增加几人?把谁加进来?加进来的算一个还是半个?……  相似文献   

3.
《时事报告》2005,(6):8-8
新闻事实:联合国秘书长安南3月21日正式向联大提交了供今年9月首脑会议审议的联合国改革报告,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安理会的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于3月21日向第59届联大正式提交报告,报告的最后一部分是关于联合国改革的最敏感话题——安理会扩容问题。安南表示,他支持印度、巴西、德国和日本加入安理会。而在数天前,美国国务卿赖斯表示“美国毫不犹豫明确”支持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时间支持日本加入的声音异常高涨,就连中国国内一些观点也倾向于支持日本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但我认为中国及亚洲各国应旗帜鲜明地反对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首先,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存在道德障碍。安理会现有的五个常任理事国是反法西斯战争的战胜国,拥有…  相似文献   

5.
今年10月,联合国迎来了60周岁生日。联合国成立以来,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人类进步事业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创建联合国这一重要国际组织中,都发挥了哪些重要的作用?联合国改革的呼声为什么如此之高?中国已经表态,反对为安理会改革人为设定时限,如果强行表决有重大分歧的安理会改革方案,中国将坚定地投反对票。为什么?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联合国研究  相似文献   

6.
世界各国关注安理会改革吴毅今年是联合国成立五十周年。半个世纪以来,国际形势以及联合国本身都经历了巨大变化。联合国成员国由最初的SI个发展到现在的18毛个,从而使今天的联合国成为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具有最广泛代表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最近几年来,要求改革联合...  相似文献   

7.
<正>不管是借“四国联盟”集体行动,还是单枪匹马赤膊上阵,一直以来日本就在为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而努力。然而,日本驻联合国大使大岛贤三日前突然将“日本决定正式放弃自己单独提出的安理会改革方案”通知“盟友”德国、印度和巴西驻联合国大使。此举表明日本对争取在今年9月实现安理会改革的目标已经绝望,日本在“争常”道路上再次严重受挫。  相似文献   

8.
去年9月,在59届联大召开一般性辩论期间,日本、印度、巴西和德国宣布结成同盟,相互支持对方竞争新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3月21日,安南向联合国大会提交联合国改革报告。并称,日本有望在扩大后的安理会中获得常任理事国席位。随后,日本迫不及待地表示:“决心进一步努力,争取推动联合国和安理会的改革在9月前得以通过。”日本要求成为常任理事国的一大理由是,日本承担了很大一部分的联合国会费。而因为其长期以来始终不愿承认历史罪行的态度而不断受到周边邻国的批评,这是其迈向常任理事国席位的最大障碍。近日来,朝鲜和韩国都表示反对日本…  相似文献   

9.
卢月 《人民论坛》2014,(6):245-247
安理会出具的决议既体现了《联合国宪章》赋予的“促进功能”和“执行功能”,也不乏“造法功能”。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法律性质问题,目前仍然未有统一的认定。但事实上,安理会决议具有法律拘束力。这种拘束力来源于《联合国宪章》赋予了安理会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而安理会决议还会对其他国际法主体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 秘书长安南2005年3月21日正式向联大提交了联合国改革报告,并建议联大在首脑会议举行之前就安理会扩大问题作出决定。报告采纳了名人小组就安理会扩大提出的两个方案。方案A建议增加6个没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及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07,(8):54-55
继7月20日陈水扁致函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遭退函后.台湾东森新闻7月30日报道.陈水扁于27日再度致函潘基文和安理会轮值主席.中国驻联合国常驻代表王光亚,要求处理“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的申请案。在这两封信中.陈水扁竟称只有安理会及联合国大会才有权决定入会申请案,2758号决议没有提及台湾是中国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因此要求联合国秘书处重新考虑台湾的入会申请。  相似文献   

12.
《时事资料手册》2005,(1):54-54
2004年11月30日,联合国改革问题高级别名人小组向安南秘书长提交报告,建议将安理会的席位从现在的15席增加到24席,并就此提出了两种备选方案,但两种方案均将否决权仍限于目前的5个常任理事国。  相似文献   

13.
美国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拉克发动了单方面的军事行动,使安理会的权威及其作为国际集体安全体制核心的作用受到严峻挑战。但联合国为和平解决这场危机作了大量的工作,为约束当事的双方,延缓战争的爆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从这一点来看,但联合国的机制仍有一定作用。联合国为和平解决伊拉克危机所做的贡献不应抹煞联合国为和平解决伊拉克危机作了大量的工作。布什政府在以国务卿鲍威尔为代表的温和派以及美国的亲密盟友英国的坚持下,将伊拉克问题提交联合国审议。2002年9月底,美、英向安理会提交决议草案,寻求“自动授权动武”。法、俄、中等常…  相似文献   

14.
安理会出具的决议既体现了《联合国宪章》赋予的"促进功能"和"执行功能",也不乏"造法功能"。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法律性质问题,目前仍然未有统一的认定。但事实上,安理会决议具有法律拘束力。这种拘束力来源于《联合国宪章》赋予了安理会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而安理会决议还会对其他国际法主体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国际组织中,主权平等是一种比例平等。由于安理会否决权制度体现了这种比例平等,因此它符合旨在实现衡平的主权平等原则。而且,安理会否决权还要受主权平等原则的制约,安理会否决权改革尤其要遵循主权平等原则。依据主权平等原则,不能取消否决权,而应监督其行使。常任理事国席位的扩大要遵循比例平等原则,但新常任理事国不能拥有否决权。  相似文献   

16.
近来 ,日本等8国集团一些成员纷纷表示愿意邀请中国以观察员身份出席8国集团首脑会议 ,甚至加入该集团。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朱邦造2月22日发表评论指出 ,中国已多次表明无意参加8国集团首脑会议及其有关活动。联合国是全球最大、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任何轻视乃至无视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存在的想法和行动都是不能接受的。冷战以后 ,随着各种国际力量的变化与重组 ,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联合国面临着一系列巨大的威胁与挑战。但是 ,联合国及安理会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这是整个国际社会的共识。谁给世界带来了…  相似文献   

17.
安理会的改革,特别是增加常任理事国,不是简单的数量变化,面昌国际政治权力结构的变化,实质上是一种权力或大国地位的再分配,这也正是这场世纪大博弈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8.
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里,人类应当建立一个怎样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这种新秩序的建立又需要一个怎样的联合国?为此,联合国于2000年9月6日至8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了千年首脑会议。 作为联合国创始成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此次盛会中的声音格外引人注目。江泽民主席提出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在新形势下应遵循的四项原则,并提议召开了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首次首脑会议。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月1日,来自韩国的潘基文接替安南,正式就任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他是继缅甸的吴丹之后第二位出自亚洲的联合国秘书长.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历史上首次以全票胜出的秘书长。在2006年10月的推选中.安理会15个成员国一致通过决定.向联大推荐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潘基文为联合国下届秘书长,任期自2007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  相似文献   

20.
自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出联合国改革方案后,日本、德国、印度、巴西等“常任梦想联盟”加快了“入常”的步伐。而以意大利、韩国、巴基斯坦、墨西哥等为首的“咖啡俱乐部”国家则对“四国联盟”的常任梦想展开了坚决的狙击战。4月11日,在“咖啡俱乐部”国家的号召下,115个国家的联合国代表在纽约举行“团结一致”大会。与会国家就“同意对联合国和安理会进行改革,但应在联合国成员国协商的基础上展开”达成共识,认为“不宜为改革设定时限”,更不能就尚未达成共识的方案强行表决。115国集会达成共识,意味着日本等国年内“入常”从程序上已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